APP下载

高职高专语文教学的创新型人才培养

2009-07-28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高职高专语文教学

朱 旭

[摘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中小学教育是基础,大学教育是关键。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高职高专当然就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语文教学要从创新型知识、创新型能力、创新型人格这三方面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高专 语文教学 创新型人才

国家科技部副部长程津培院士算过一笔账:我们卖给国外销售商一台DVD是32美元,但成本要18美元,还要付给外国专利费13美元,我们只能挣剩下的1美元。其他如电视、手机、mp3等白色家电的情况与此类似。中国的GDP总量虽然已进入世界经济大国的第一集团,进出口贸易额也突破了1万亿美元,仅次于美国、欧盟,但实际收入和效益并不高。究其原因就是缺乏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而提高科学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何积丰院士在一次访谈中谈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是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中小学教育是基础,大学教育是关键。我们提出大学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要抓好入校大学生的学风教育,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从中学教育向以自主学习、探究为主的大学教育生活的转变。

那么,作为大学教育一个组成部分,高职高专当然就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使命。

什么是创新型人才呢?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努力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作为创新型人才,除了要具备相应的知识水平、勇于探索的精神,还要具有高尚的人格。众所周知,创新型知识、创新型能力、创新型人格作为创新型人才的三大必备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三者有机统一于创新型人才的发展全过程。其中,创新型知识是基础,创新型能力是核心,创新型人格是最终归宿。所以,我们的工作应从这三方面入手。那么在高职高专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一、端正认识,脚踏实地

在高职高专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表现为疲软。分析原因,既有从学龄前以来一直就没有中断对它的学习,已无新鲜感甚至于感到有些厌烦的原因;也有进入高职高专以来语文课已不再是主科而是一门只开半学期的副科,感到它不再重要的原因;还有因为有太多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需要学习,感到语文学习的实用性不强的原因。同时,由于学生们的轻视,有一些语文教师甚至也怀疑起来,怀疑在高职高专阶段语文课是否还有开设的必要了。

因此,首先,我们要端正教师和学生们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语文课如果在学习内容上进行合理选择,在教学方法上精益求精,其实,完全可以突显它强大的实用性,它其实也是学生们未来在社会上生存一项技能;其次,我们还要脚踏实地的教研和教学,在工作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个脚印,要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坚实的知识积累和蓄积深厚的知识底蕴,从而在高职高专的语文教学中实现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从学习创新型知识入手,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创新型知识、创新型能力、创新型人格中,创新型知识是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我们首先必须打好基础。具体做法是:

明确自己学院专业特色及培养目标,力争做到语文教学的创新性。例如,我们是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那么我们的语文学习内容就要考虑到,学生们作为将来祖国铁路建设的实用性人才,他们会因为不同工作的需要而必须掌握一些应用文的写作。比如,他们必须要会写铁路科技论文、专用公文、土木工程类专用文书等,那么,就要把这些内容加入学习的内容当中。此外,还应选学一些有助于学生创新型能力、创新型人格培养的文章来学习。根据实际需要安排教学内容,使语文教学也能体现自己学院的特色,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这就是创新型的知识。

确定了教学内容的创新性,下面要做的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想法设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以创新型能力培养为重点,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创新型能力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现实、关注世界前沿科技的发展的能力等。具体表现在语文教学上还要培养学生具有清楚的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具体做法是:

1.教师在明确教学目的、掌握学生认知水平的前提下,应使其传授的知识难度略高于学生的认知水平,这样就会激发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往,因为高职高专的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所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因为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状况,讲授的知识难度相对不够,学生考试得了高分,这就使许多学生误以为自己的语文水平已经可以了。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学生们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后其实收效甚微,甚至于只是原地踏步。于是,我们尝试提高教授知识的难度,使其略高于他们的认知水平,结果学生不仅没有大批掉队,反倒因为学习的自主性的充分被调动,既在成绩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

2.教学过程是师生间共同参与、交流、互动的过程,也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所以,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表达和写作能力。

为了启发学生创新思维,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我们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教师在讨论中再加以点拨,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劝学》这篇文章时,我们充分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识水平、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每个学生的古文程度也不同,所以制定了针对不同学生的有梯度学习目标。这样,学生们都能积极参与、大胆质疑。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优化教学时间,没有面面俱到,只是把重点、难点讲透,在节省出的时间里,对他们进行能力培养。这时,教师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的设置,如作者为什么写作这篇文章?劝学是劝谁学习?是劝所有人吗?为什么?他只是劝人学习吗?他还指出了哪些有效的学习方法?作者认为学习的意义是什么?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等,促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并且教师不要包办代替,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教师只是点拨,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同时还鼓励他们大胆地在众人面前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写出自己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3.教师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巧妙地把当今世界的文学的最新成就,世界的发展现状等介绍给学生,吸引、培养他们的关注现实、关注世界前沿科技的发展的能力。

四、以塑造创新型人格为核心,为创新型人才的继续发展攒足后劲

创新型人格具体表现为:具有创业理念、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人格独立、自信勇敢、百折不挠以及与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等。

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让形势逐年严峻的大学生就业问题雪上加霜。2009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达610万,再创新高,但大学毕业生参与自主创业的人数比例一直保持在0.3%~0.4%。一部分受过相当教育的知识劳动者找不到工作或降低工资标准、放弃专业技能优势与其他劳动者竞争工作岗位。所以,必须要培养、塑造学生们的创业理念。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通过作品的选择,比如,介绍论证严峻的就业形势的作品。比如,介绍成功的创业者的创业经历的作品等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组织一些文学社团,通过学生自主组织一些大型活动,培养他们的创业意识。在组织活动的起起伏伏过程中,同时,也培养他们的自信勇敢、百折不挠及于他人团结合作的精神等。

另外,在分析和学习作品时,可以通过对名家名作的学习,尤其是一些批判现实主义作品的学习,培养他们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体做法是可以通过道德情感教育的方法实现这一目的。道德情感是一个人根据社会的道德规范,去处理各种关系和评价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时所体验到一种情感,它是道德行为产生的重要助动或激发力量,也是维持人们自觉行为的重要力量。同时,还是使社会的道德要求转化为个体内心道德需要的必要条件。实践证明,学生的情感调控直接影响他们的包括责任感在内的各种心理品质和能力的培养。通常良好的、丰富的、健康向上的情感会有与之相适应的积极的责任感。反之,社会责任感水平会大打折扣。教师要善于通过道德情感教育,帮助学生塑造优良的人格,引导、启发学生发现和完善自己,从而培养他们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在学习中,还可以通过对文学名著中人物的详细赏析,培养学生们的人格独立的意识。人格独立就是有科学求实的严谨、有敢于质疑求异的勇气、绝不人云亦云的独到、坚决捍卫创新成果的决心等。这点是以往的语文教学中也一直重视和强调的,这里就不赘述了。

我们必须认识到,培养创新型人才不是应景之需,而确实是我们高职高专教育的当务之急。作为语文学科,它所起的作用可能是有限的,但只要每一个学科都把创新型人才培养作为自己的教学目的,高度重视、刻苦研究和坚持实践,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一定会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一周高教参考,2007,(6).

[2]赵婧,夏静.高校创业教育攸关大学生就业和培养创新型人才.光明日报,2009-1-12.

[3]叶辉玲.高校德育规范和道德评价体系的创新与探索.福州大学学报,2004,(1).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人才高职高专语文教学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在生理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云南省高职高专校园体育文化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