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2009-07-28林丽娅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5期
关键词:音乐能力高校大学生

谭 卉 林丽娅

[摘要]音乐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演技能,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音乐查技能三方面入手,提出培养与提高普通高校大学生音乐能力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校 大学生 音乐能力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加德纳(Howard Gardner)博士在《心智的结构》( Frames of Mind )一书中提到,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其中有一项便是音乐旋律智能——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作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对其进行音乐智能的培养,能够锻炼他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陶冶情感,激发创造性,使之身心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由此可见,音乐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备和重视的能力。

普通高校非专业音乐教育不同于专业院校的音乐教育,并非要培养专业的音乐表演人才和音乐教师,他们学习音乐的目的在于加强对艺术的感受力和理解力,提高音乐的审美力,作为进一步拓展知识面的手段。为了进一步掌握普通高校学生音乐能力的具备情况,我们对湖南几所高校的500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回收问卷476份,有效回收率为95﹪,调查对象涉及8所高等院校,其中文科生占55﹪,理科生占45﹪。以下我们将从调查结果入手,分析普通高校学生音乐能力所具备的情况,并研究如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

一、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1.我们对学生音乐作品欣赏范围和对音乐作品的理解程度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音乐作品欣赏范围

(2)音乐作品内涵的理解程度

问卷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音乐欣赏的范围局限在流行音乐,民族音乐只占一小部分,而西洋音乐更是少之又少,音乐的理解程度与学生对音乐作品类型的喜好程度成正比。调查还显示,所有的学生都能听懂并喜欢流行音乐,绝大多数的学生能听懂中国民歌,而能听懂民族器乐和戏曲音乐音乐作品内涵的只有少部分,能听懂西洋音乐作品内涵的几乎没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听懂流行音乐并对此很感兴趣,对民族音乐和交响音乐不感兴趣的根源在于听不懂。

2.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在音乐教学中的实际体会,谈谈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1)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学生喜欢听流行歌曲的原因在于流行音乐通俗易懂,旋律优美,琅琅上口,具有现代气息。根据这一特点,笔者试着引导学生用流行的音乐眼光欣赏民族和古典音乐作品,激发他们的音乐欣赏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2009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周杰伦和宋祖英共同演绎的《本草纲目》以其新颖的形式和独特的魅力获得广大青少年的喜爱。该曲运用大量《辣妹子》这首民歌的曲调,吸取民族音乐的精华并与之完美结合。我抛砖引玉,简明地阐述了民族音乐的历史和其常见的曲调形式和特点,并让学生哼唱这首熟悉的旋律并分析这首民歌的风格和曲式结构,进一步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意境。莎士比亚曾说:“学习,必须符合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当学生变被动欣赏为主动欣赏,加之教师的适时引导,音乐欣赏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2)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选择音乐欣赏作品

在选择音乐欣赏作品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欣赏能力,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入难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学生的作品。调查显示,学生对民歌的喜爱和理解程度较高,因为他们曲调短小,旋律优美,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富有生活气息。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茉莉花》、《大阪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等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的歌曲,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分析和探讨民歌产生的历史原因,不同民族的民歌所具有的特点以及作品表现的情感特点等。在掌握一些音乐欣赏的基本常识后,教师可以适当地让学生欣赏一些古典音乐作品,采取“举一反三”的方式,结合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欣赏一些相对简单的标题性音乐作品,如《动物狂欢节》、《蓝色多瑙河》等,这样循序渐进的方式能使学生逐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二、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表演技能

在大学生是否学过声乐和器乐的调查中,95﹪的同学表示音乐教师在小学和中学阶段曾教过他们唱歌,99﹪的同学表示想进一步学习声乐。器乐学习方面,有62.3﹪的同学表示曾经学过乐器,所学乐器中口风琴占的比例最大(31.2﹪),其次为电子琴(7.2﹪),再次为古筝(5.1﹪),在没有学习过乐器的同学(37.7﹪)中,有85.5﹪的同学表示想学乐器。由此可见,学生对学习声乐和器乐的积极性很高,却心有余而力不足。

1.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演唱技能

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同学对于欣赏和演唱不同唱法的歌曲很有兴趣。在小学阶段,考虑到学生对节奏的把握和音高的辨认等能力不强,因此,此阶段的课堂教学演唱主要的方式为老师教,学生学,会唱即可。中学阶段学生各方面的音乐能力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迫于学业的压力,音乐课这类副课很难得到充分的重视,在教唱歌曲时至多考虑的是教唱的歌曲的类型的范围稍广,学生能相对流畅地演唱。当学生进入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给予了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却苦于基础薄弱,无法展现自己。在音乐课演唱教学中,我精心挑选不同类型的声乐作品,先通过视频的方式让他们欣赏名家名人的演唱,激发他们想学习演唱的兴趣;再亲自有表情地范唱,使其身临其境;接着简单地讲述声乐演唱技能和不同唱法各自的特点。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在讲述这一部分时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因素,讲述要尽量通俗化并在学生的理解范围之内。当学生掌握歌曲节奏和旋律的特点时,便可在此基础上,根据曲谱自己哼唱,在演唱技能的培养上,并不在于演唱的技巧有多高,而在于学生与音乐作品主客体情感的交流,联想和想象作用的发挥以及对音乐情感的理解和表达,并从演唱中感受到音乐作品的美。

2.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演奏技能

调查显示,器乐的普及程度远远不及声乐,只有部分城市学生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上受过过口风琴,风琴,竖笛等乐器的训练,而农村的学生则更谈不上对乐器的了解和学习了。基于学生的基础和现有的教学设施和条件很难开展普及性教育,我们利用第二课堂组建器乐队的方式进先培养部分有器乐特长的同学的演奏技能。我们考虑到这一部分学生并非专业院校的器乐演奏者的特点,适当的进行相对简单的演奏技能训练,充分保护和鼓励学生的积极性。第一,让学生介绍各自所擅长的乐器的特点能让他们对相互的乐器有初步的认识,以便于以后的合奏训练。第二,训练作品的选择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如《喜洋洋》、《步步高》、《茉莉花》等这类作品音乐形象鲜明、具有欣赏价值又相对简单,能让学生接受和喜爱。第三,采取个别指导和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个别指导是针对不同的乐器,先要求他们较熟练演奏自己的声部,再指出其不足并加以改进;集体指导指强调器乐演奏中的误区,克服依赖、自卑、胆怯等心理,并力求在合奏时能谐、完整地表现乐曲的情感,体现集体的凝聚力。

三、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创作技能

调查显示,36.9﹪的同学表示在音乐课上根本没有接触过”音乐创作”这个名词,45.5﹪的同学在中小学音乐课堂上接触过“音乐创作”这个名词,但没有亲自尝试,仅7.6﹪的同学尝试创作过。李岚清总理曾说:“音乐的美育功能不只是一般地提高审美能力和陶冶情操等,它对人的智力开发,特别是提高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和能力等方面都有帮助。”在所有的音乐能力中,音乐创作技能是相对而言最难培养的,但创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直觉创造力。因此,音乐创作技能理应得到重视。

1.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音乐创作

音乐创作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其中既有丰富细腻的精神体验,又有充满理性的对音乐素材和各种表现要素的驾驭。它的抽象性、创作直觉、顿悟、灵感的突然性,使音乐创作被蒙上了一层神秘性,让学生望而生畏。虽然中小学音乐教育已把音乐创作纳入授课范围,但由于音乐创作需要一定的创作知识和手段,而中小学生的记忆力、思维能力、理解力等发展还不够完善,因此,他们多以音乐欣赏、音乐演唱为主,音乐创作最多只局限于简单的节奏和旋律。大学生正是思维十分活跃的时期,他们的直觉能力、记忆能力和比较判断能力都比较高,他们完全有能力进行进一步地音乐创作。作为教师,首先要打破音乐教育的神秘感,教师可以先从模仿入手,充分利用自身特长,演奏或者演唱自己改编后的名家名曲,让学生意识到并不只有音乐家才能进行音乐创作,它也一定的规律性,给予他们一个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的空间,让他们对音乐创作产生兴趣。

2.大力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当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创作知识和手段时,要让学生大胆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音乐作品。大学生处于思维比较活跃的时期,他们有着较为敏锐的音乐感知记忆和理解能力,对音乐作品有较深的情感体验,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责任感,这些有利因素都为他们想象和创作音乐作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不管创作的好坏,只要敢于发挥想象和联想进行创作,学生就从音乐创作中得到了成就感和欢愉感,就是一种成功。学生是音乐的创作者也是音乐的表演者,欣赏者,当学生演唱和演奏自己创作的作品时,进一步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创新能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开展原创音乐会,让学生演绎自己原创的音乐作品,包括原创歌曲,原创吉他曲,原创音乐剧等,给学生提供一个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尽情挥洒自己青春的舞台。

综上所述,我们根据调查的结果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音乐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民族的振兴在于教育,高校音乐教育作为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任重道远。如何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真正发挥音乐教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还有待广大高校音乐教育者进一步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岚清.在关于在高等院校提倡交响音乐的讲话[N].北京:音乐周报,2000,(1).

[2]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9.274.

[3]赵宋光.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4.

[4]阿宝.创造心理[M].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9.

猜你喜欢

音乐能力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小提琴演奏过程中音乐能力的培养
如何提高高师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器乐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小班幼儿打击乐活动的实践与应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