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圆圆曲》开拓性的叙事模式分析

2009-07-24肖鲁云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09年6期
关键词:叙事手法反讽

摘 要:吴伟业在创作《圆圆曲》时,采取的是一种开拓性的叙事手法,采用“复调”的叙述,时空的跳转,淡化了的讽刺意味。“反讽”的应用,表现出作者创作时的两难境地。本文从《圆圆曲》艺术形式之叙述人的变化和叙述时空变换的角度分析《圆圆曲》的叙事手法。

关键词:《圆圆曲》 反讽 叙事手法

作为叙事文学较为发达的中国,叙事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汉朝的《孔雀东南飞》,唐白居易的《长恨歌》,清吴伟业的《圆圆曲》等都是叙事诗的杰作。他们大多数遵循单一的叙事线索,《孔雀东南飞》是以刘、焦命运发展为叙述线索,《长恨歌》是以李、杨爱情为线索。诗人采取的是全知全能的叙述视点,按照故事发生时间先后线索,讲述故事,作者的议论只在故事外抒发,而且是点滴而已。而《圆圆曲》的叙事线索则极难把握,这里从叙述人的变化和叙述时空变换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究背后的原因。

“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可看作诗人以第三人称叙述吴三桂之事,“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却是三桂自语。最复杂的是下面几句“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许将戚里空侯伎,等取将军油壁车。家本姑苏浣花里,圆圆小字娇罗绮。梦向夫差苑里游,宫娥拥入君王起。前身合是采莲人,门前一片横塘水。横塘双桨去如飞,何处豪家强载归?……座客飞觞红日莫,一曲哀弦向谁诉?白皙通侯最少年,拣取花枝屡回顾。早携娇鸟出樊笼,待得银河几时渡?恨杀军书抵死催,苦留后约将人误。相约恩深相见难,一朝蚁贼满长安。可怜思妇楼头柳,认作天边粉絮看。便索绿珠围内第,强呼绛树出雕栏。”这一段诗,既可看作是诗人以第三人称的叙述,又可看作是圆圆的自语,而“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一句是由三桂的自语与目光中转化而来,同时又可视为诗人叙述的强行插入。

同样的叙述人不确指的情况,也出现在诗的后半部分,如“长向尊前悲老大,有人夫婿擅侯王。当时只受声名累,贵戚名豪尽延致。一斛珠连万斛愁,关山漂泊腰肢细。错怨狂风飏落花,无边春色来天地。”读者无法分清这是圆圆的内心表白还是诗人的客观议论。诗中叙述声音似乎杂乱不明,忽而是诗人,忽而是三桂,忽而是圆圆,忽而可能既是圆圆又是诗人,既是三桂又是诗人,或同时可以是三种声音并存,如“蜡炬迎来在战场,啼妆满面残红印”,“相见初经田窦家,侯门歌舞出如花”。这种“复调”的叙述颇具现代主义,意识的流动不受过多的控制,这样的写法在词作中常见,是叶嘉莹先生所说的“以思力为线索作词”,而在叙事诗中出现却是很罕见的。

另外,从诗中时空变换亦可看出诗人的情绪支配着他的笔。叙述语的时空化,这并不是中国文学所擅长的,中国的叙事文学长于单一线索叙事,故事发生的时空有线可循,交代得清清楚楚,讲究的是情节的连贯与不露针脚。而《圆圆曲》中,时空的跳跃让人惊异。如从“鼎湖当日弃人间”至“冲冠一怒为红颜”,写崇祯帝之死,是历史与事实的大转折,是宏大悲剧场面的再现。紧接着却从三桂自语进入他的内心世界,而“相见”一句的辘轳句式,恰似电影中镜头的淡化处理。从三桂之回忆淡出,进入更久以前,圆圆、三桂的初次相见,接着又进入圆圆的内心,回到她出生之地。这里更奇妙的是没有琐碎事件的记述,却有着对一片清澈横塘水的特写境头,有着对人物内心的暗示作用,镜头从横塘近景,转到镜前的明眸皓齿无人惜,又扫至歌舞升平的宴席上年轻少年的回眸。时空场景的变化几乎是一组出色的蒙太奇镜头剪辑,既跳跃又连贯。

下文的处理也很精彩,“君不见馆娃初起鸳鸯宿,越女如花看不足。香径尘生鸟自啼,盓廊人去苔空绿。换羽移宫万里愁,珠歌翠舞古粱州。为君别唱吴宫曲,汉水东南日夜流。”这四句写出了绝妙时空的变化与流逝,千年之前与千年之后同处一个空间,越女、小路、青苔、东流水、歌声、鸟鸣、美丽,物是人非,时光流转,为全诗增添了历史与哲理上的厚重感。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吴伟业在创作《圆圆曲》时有意无意中采取了一种具有开拓性的手法,我们可以从叙述人的变化和叙述时空变换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探究背后的原因。诗歌体裁的特点,讲究一个真性情,所谓“动大地,感鬼神,莫近于诗。”(《诗品序》)但同时,“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又说明了诗歌是不能脱离社会时代。更何况,明清正是民族矛盾激化、社会动荡不安之时,此时的诗歌创作相对于其他朝代具有更多的时代的烙印。由此一首诗的创作,总是与已情与世情相关的。而已情世情的融合与碰撞又使诗作呈现出复杂的面貌。正是这样,吴三桂沉醉于所写对象之中,被自己的思力所控制,所以才能时空跳转,写出让人心会其神的场景。

参考文献:

[1]王英志.清诗三百首[M].苏州大学出版社,1993.

[2]刘德鸿.《圆圆曲》的基调——与宋谋同志商榷[J].晋阳学刊,1982,(1).

[3]黄天骥.论吴梅村的诗风与人品[J].文学评论,1985,(2). (肖鲁云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10097)

猜你喜欢

叙事手法反讽
当代舞蹈作品的叙事类型和手法研究
浅析反讽在《变形记》中的几种形式及其效果
《哈利·波特》的魔幻叙事解析
临界之美
《小世界》的现实主义革新之我见
《黄色墙纸》的女性主义解读
《钢琴师》:一个时代的诉说
《哥儿》作品赏读分析
论电影《建党伟业》的主题思想和叙事结构
浅析日本银行题材类职场剧中的叙事手法与风格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