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智力歧视:另一种形式的教育不公
2009-07-24蔡正学
蔡正学
一位已毕业离校几年的“差生”过年时特地给我这个昔日的语文老师拜年祝福,并感念我们实行语文自主教育曾锻炼了他的综合能力,使他步入社会后受益无穷。当时,我被这意外收获的春暖“电击”得心潮起伏,竟不知是否得体地答谢如斯:多亏你还能把我记住,一份实在难得的情义!没想到他却回敬了我这么一句:其实,那些平日被老师宠着夸着的多半都自以为比老师聪明,他们心里记着的也只有他们自己。一句朴实的话语点出了一种来自心底的痛切感触,也反映了一种冰冷的教育事实,足以让你面红耳赤,品咂再三,为个人良心的不济发耻,为学校教育的不公发堵,为社会文化前途的不测发怵……
首先,回想我们平日的管理评价等等,把本应由全体学习者共享同润的阳光雨露太多太多地播洒在了个别人身上——这是露骨的校园智力歧视,与秉持社会正义的官方倡导和实现教育公平的民间期待背道而驰,那些尖子生在老师的信任、激赏、重用和同学的艳羡、妒忌当中,美滋滋飘忽忽走过了在别人看来是“文化苦旅”、叫他们感觉是“知识蜜月”的中小学时期,在鲜花和奖状的拥戴之下迫不及待扔下既往的“山居笔记”,登上通往“211”、“985”的专车、包机。从此后“霜冷长河”、“行者无疆”,与亲友、与老师,与家乡、与祖国各走一边,渐行渐远,让她们徒生“黄鹤一去不复返”,“烟波江上使人愁”的无奈与慨叹。有媒体披露,清华、北大等名校学子毕业后三成以上乃至整班人马集体出国留学定居早成定势。而那些曾因不服管教、惹人厌烦而被判为“差生”(“问题学生”)的同学以及广大中等生同学则老实巴交留守家国,为建设和谐社会流汗出力、贡献聪明才智。每遇洪水、地震一类灾害,我们总是在靠那些出身于“差生”、中等生的一批批“新时期最可爱的人”冲锋陷阵,“力挽狂澜”,“解民于倒悬”,在此,我们没必要自命崇高去进行国际主义的宏大叙事,或违背原旨去谈建立和谐世界的高端命题。同时。也没理由顽固坚持那些对昔日“差生”的公然歧视;相反,却要向他们报以满怀的愧悔与深深的敬意!
其次,上文所作的事实对比是对“尖子教育”(“精英教育”)、应试教育和对整个中国当代教育的绝妙讽刺,它正告我们,经拳头捶打唾沫淬火所铸造加工的“差生”及中等生毕竟是中小学生中的多数,他们在学校受过锻炼后恰是地方和国家信得过靠得住“砸不烂捶不扁”的建设主力(而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也正是“为社会培养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和“特别能战斗的队伍”。从后续发展反观在校修业,“差生”和“尖子生”其实“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更何况聪明与否还不是他们生命的全部,认知领域之外,尚有学生的情感世界和道德天地。恐怕只是名利迷惑了老师的心窍,分数屏蔽了老师的双目,才使我们缺乏识才的高度、容人的气度、成美的力度,无视“差生”最强烈的心理渴求和受助解困愿望,从而为他们某些方面(譬如参与组织管理、手工制作、歌舞表演)的“独特”、“出色”表现提供应有的理解和支持。凭良心说,那位“差生”的拜年就是“宽容与理解的宣言”,只可惜宽容仅是学生对成人而言,而理解则是师生间的类角色认同,是一种对教师的善意抚慰!既然如此,笔者不禁要问:平时我们的教育尤其是它们的评价,何不割断对科举文化的历史因袭和对现实名利的过多追逐,而去顺应“差生”饥渴心理,将关怀重心下移,给“差生”和中等生比当下多得多的关注、尊重、爱护、肯定、鼓励、扶持呢?我们何必一定要从负面着笔,借非人道非理性的申斥、辱骂、体罚甚至殴打打造师长的刚强形象,锻造学生的顽强意志,令类似于那位拜年同学的“差生”生发出较不少“尖子生”慷慨数倍的感恩之心、尊人之礼?我们只盯分数、不问其余,“侍”强凌弱、“嫌贫爱富”,荒废了众多“差生”及中等生的天性优势,惯坏了不少“尖子生”的人格品质,直至玷辱了育人者自己“为天地立心,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德,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四句铭)的良心和美誉却浑然不知,这又是何苦来呢?当然造成这一切的根子恐怕还在文化与体制。君不见,自恢复高考以来,由于“知识改变命运”的宣传愈炒愈热,社会达尔文主更死灰复燃,就业生存压力越来越大,青少年一代深陷应试教育的恶性竞争而难以自拔。于是,发生另一种形式的教育不公——校园智力歧视,便因深具中国特色而长盛不衰。
再次,由具备甄别选拔功能的各类考试和单一的分数评价所产生的“尖子教育”,同高等教育不明就里照“猫(平正、公允)”画“虎(贪残、霸道)”,以开设高尔夫球必修课为其代表的“精英教育”前后对接,都涉及对学习主体人格发育、行为塑造的日常教育及其管理评价的态度表达和行动干预,应引起我们必要的关注,关注和警惕基础教育因“尖子教育”而给高等教育积淀并输送负面信息,使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对青少年成长共同制造精神腐蚀。根据我国基础教育中民间自发施行、官方(至少为基层)实际推助的“尖子教育”和中外“精英教育”的经验教训,在此可以申明:我们所要的“尖子”、“精英”不该是脱离社会、自视高贵、优越感十足的贵族化知识分子,他们尤其是其中的“精英”应朝着“精神独立、创造力丰沛、能与社会沟通”、“有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热情”、有能力争取并捍卫民主、“创造国家的持久竞争优势”、“引领社会健康发展”的方向迈进,应具有平民心态或平民情怀。(实际上在民主社会中一切敬业、至诚、尽责的合格公民均在精英之列)我们所要的“尖子观”、“精英观”不该颇为简单或势利地把“尖子”、“精英”与考分和财富、地位混为一谈,而应让他们在追求突出(杰出)与贴近生活(社会大众)之间找到最佳结合点。我们所要进行的“尖子教育”、“精英教育”不该“宣扬和提倡脱离群众、脱离生活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把陈腐的等级意识、身份意识嵌入青少年学子的精神世界,在他们身上激发和培植自我膨胀、睥睨众生的“伪尖子”、“伪精英”感觉,挑逗漠视公义、追求占有和享受的不良心态,为培养特权阶层准备第四、第五梯队。我们应将紧密联系生活的实用性教育和拥抱经典原著的通识教育并举,既坚持贴近社会大众,又决心开创独立思考风气,既追求教育公平,又力避教育平庸。换言之,整个教育要为建立现代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并且也为他们将来发展成为人格相对独立、思想比较自由、能够承当社会文化批评大任的准现代知识分子做出起码的准备。
最后,从学科与课程角度说,由于代表课程评价主流方向的质性评价重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本考量,故具有人文关怀性质。更多体现出价值理性、信念伦理,包含了模糊评价、整体评价的某些特征,同汉字象形表意、汉语朦胧叙事、汉文学艺术及其鉴赏多喻象寄托、重感性悟证,汉语文教育提倡“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和汉民族思维突出综合与辩证倾向的几重特点天然相关。而人文性又“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之一,“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因此,我们应从语文课程特点出发,高扬人文旗帜,标举自觉理性,增进语文教育智慧,进行校园民主化教育及其管理评价的草根实践,使其为促进言语生命成长、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呼风唤雨、稼禾布谷,更添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