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活易腐货物物流运送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
2009-07-24杨凯
杨 凯
摘要:文章从鲜活易腐货物需求和物流运送的发展现状入手探讨了鲜活品物流的发展空间,在分析了影响其物流运送的各项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鲜活易腐货物物流运送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各影响因子的排序,为企业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鲜活易腐货物;物流运送;评价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F224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Based on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eed and transportation of fresh perishable goods, and considering every factor influenced the logistics of this kind of cargo, a comprehensive index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transportation's integrated beneficial result was established. The system was build by the method of AHP. Through this way, the order of every influenced factor which can be used by enterprises when they make some decisions can be gotten.
Key words: fresh perishable goods; logistics trsportati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0引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趋向多元化使得人们对食品的要求更注重新鲜、多品种、高品质、更营养和更安全。鲜活易腐货物的物流运送面临着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迫切需要迅速的发展和提升。本文首先从鲜活易腐货物的需求增长趋势与鲜活品物流运送的发展现状入手探讨鲜活品物流的发展空间,并尝试构建鲜活易腐货物物流运送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期加强以“消费需求为中心”的供应链管理思想,并对企业鲜活品物流运送综合效益及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1鲜活易腐货物的需求增长分析
据预测2010年全国肉类需求量将达到8 306万吨,肉类延伸制品将由目前的250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 300万吨,人均约10公斤。且消费发展趋势逐渐由冷冻肉向热鲜肉,再由热鲜肉向冷鲜肉转变[1];中国速冻食品近年来也正以35%的高速度递增,食品种类涵盖了粮油、水果、蔬菜、畜禽和水产五大行业;中国乳制品消费自1990年到2000年的10年间乳制品年均增长率即高达12.1%,居世界首位。近年来,消费增长更加迅速,2004年全国液态奶总产量迅增至800万吨,比2000年产量增长了近6倍。然而,目前中国乳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仅为1%上下,而经济发达国家已经超过20%以上,二者差距悬殊。对于果蔬类,预计至2010年,中国水果总需求量将达到8 000万吨,人均需求量相应达到57.31公斤。2010年,中国蔬菜总需求量将达到30 408万吨,人均需求量相应为217.84公斤。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果、蔬菜生产国,但物流运送中的损耗量也非常巨大,所以物流成本高居不下,亟待改善。另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以出口为导向的水产品生产、加工体系。目前向150个国家(地区)出口水产品,其中向日、美、韩和欧盟市场的出口量占总出口量的82%以上;冷饮行业更是中国一个广大的消费市场,其规模在不断扩大,消费的季节性差异逐步消失。目前国内人均消费量仅为1.1公斤,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美国人均冷饮消费量已达40公斤,是我国的36.4倍。悬殊的差距同样表明我国冷饮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与此相应的冷藏保鲜物流运送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鉴于上述,我国消费者对于鲜活易腐产品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品种越来越多,消费者购置鲜活易腐食品的比重日益上升,加之鲜活易腐产品的海外需求和出口,致使冷冻冷藏食品成为经营者一个重要的利润来源。因此,快速健全和提高鲜活易腐品物流系统,加强鲜活易腐品物流运送质量和效率,无疑将会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先占据优势地位。
2中国鲜活易腐货物物流运送的发展现状
我国平均食物年产值约为3 000亿美元,由于基础设施薄弱、冷藏技术与冷藏运输率不足等原因,在物流运送中的损失超过20%。仅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就达25%~30%,每年有总值约750亿元人民币的农产品在运送过程中损失,腐烂损耗的果蔬可满足近2亿人口的基本营养需求,损耗量居世界首位[2],而发达国家的果蔬损耗率则控制在5%以下。欧、美、日等国食品冷藏运输率达80%~90%,东欧国家约50%,而我国只有10%左右,其中铁路运输率为25%,公路运输率为15%,水路运输率为1%,空运运输率为0.1%,其余均采用普通棚、敞车运送,缺少冷藏运输设备[3]。由于缺乏完善的冷链物流,也造成某些食品售价高居不下,一些易腐食品售价中甚至高达7成是用来补偿物流过程中损失的货物价值[2]。消费者对高价值的易变质、需冷冻食品的生产和消费的增加,更加大了鲜活易腐品物流的缺口。
具体来说,我国鲜活易腐品物流运送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运送过程缺乏先进的冷藏保鲜设施,包装防腐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较存在较大差距;二是多式联运尚难实现;三是尚未形成较为完整的冷藏保鲜链;四是运送时效和运送期限亟待提高。
3鲜活易腐货物物流运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鲜活易腐货物物流运送综合效益的评价最终是为了定量地测算和比较出采用不同方案时鲜活易腐品物流运送综合收益的高低,或对不同方面进行投资改善时有据可循。因此,评价体系从尽力满足消费需求和提高物流运送的综合效益的总目标出发,进而确定对鲜活易腐品运送效益影响较大的因子指标及其权重,最后用加权平均法得出在实际中可选不同运送方案的综合效益值,并对不同方案进行比较,以选取较佳的可行方案。
3.2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构建
利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鲜活易腐品物流运送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层次分析法是将半定性、半定量的问题转化为定量计算的一种极其有效的方法[4]。所谓层次就是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并按照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影响和隶属关系将所有因素按若干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我们在多方考察和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将其归类和分层,形成了如图所示的分层结构[5]。主要分为三层,第一层次为目标层即满足消费需求和提高鲜活易腐货物物流运送的综合效益;第二层为对总目标的主要影响因素:物流技术、保鲜运输组织、绿色物流和顾客满意度;第三层次是对第二层指标的具体分解。值得加以阐明的是,据有关资料显示,100吨毛菜可以产生20吨垃圾,由此推算未进行预加工的一些鲜活品在物流运送中存在着一个数量惊人的无效物流成本和废弃物处理运行成本[6]。因此我们把鲜活品预加工和废弃变质物的处理作为做好绿色物流,提高综合效益主要考虑的因素。
3.3构造判断对比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根据影响鲜活易腐货物物流运送综合效益的各个因素,建立比较矩阵,即每一层元素对上一层元素的重要性值。假定A层元素与下层元素C1,C2,C3,…,Cn间有关,创建比较矩阵,其形式如下:
在全面了解和衡量鲜活易腐货物物流运送综合效益评价体系的各个指标的基础上,确定各因素的判断矩阵如表1-表5。
3.4一致性检验
如果决策者给出的判断矩阵是一致的,则意味着决策者对各个因素所作的两两比较是可以传递的,即决策者在进行比较时判断思维是一致的。如果不具备一致性,那么判断矩阵则无法真实地反映出各元素所占的比重。方法如下:
首先计算层次单排序一致性指标:
CI=
式中,CI可视为判断矩阵对一致性的偏离程度。但最终我们需要通过矩阵的一致性比率CR,来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当CR<0.1时可认为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CR=
其中RI是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对于特定的n,随机构造正互反矩阵,矩阵元素从1,2,…,9,1/2,1/3,…,1/9中随机抽取。取充分大的子样(如500个样本)求得矩阵的最大特征根的平均值λ′,平均一致性指标RI=
CR==0.026<0.1
结果表明,比较矩阵可以接受。
3.5计算组合权向量
各个影响因素相对于总目标的层次总排序计算如表6所示。
4结论
(1)从总体排序来看,保鲜物流急待解决的首要问题,依旧是基础设施的保障,在这个大前提下我们才能够讨论如何更有效、更经济地进行鲜活易腐品的物流运送。因此这需要政府对此的关注,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甚或整个物流行业的合理统筹与经济投入,以期建立一个良好的物流设施保障体系。
(2)先进的冷藏保鲜技术是保鲜物流运输的核心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保鲜物流的总体效益,还涉及到食品的安全性等。比如,化学杀菌剂一直是控制果蔬采后病害的主要处理方法,但基于环境与健康等因素的考虑,它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越来越受到质疑:辐射储藏对果蔬的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如是否会致毒、致癌、致畸及致突变[7]。当然权威专家指出未来果蔬保鲜技术的研究开发将从采后生理学角度,从细胞和分子成熟与衰败的机理入手,前景不可估量。因此,冷藏保鲜技术的合理投入将对保鲜物流的综合效益及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3)鲜活品的预加工可保证保鲜物流的有效性,以实现物流的增值目标,提高保鲜物流的整体效益,不可忽视。
其他因素的影响程度可依据权向量的排序看出,由此即可选择性地先行对影响保鲜物流综合效益较大的影响因子进行投入,以期以有限的投入获得最大的经济回报。
参考文献:
[1]宗岩. 我国铁路冷藏运输现状及发展建议[J]. 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7(5):21-23.
[2]刘艳, 刘红, 陶梅京. 食品的冷链物流[J]. 中国科技信息, 2008(2):162-164.
[3]郭萍, 纪嘉伦, 张岚,等. 我国铁路冷藏运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分析[J]. 铁道货运, 2004(3):36-38.
[4]林齐宁. 决策分析[M]. 北京: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3.
[5]王岳峰. 谢如鹤. 保鲜物流及其发展研究[J]. 物流技术, 2006(7):65-67.
[6]裴劲松. 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 物流技术, 2007(7):23-24.
[7]谢如鹤, 刘霆. 保鲜链——食品物流的后起之秀[J]. 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4(5):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