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如何“做”有成效
2009-07-23郭其云
郭其云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来获得和巩固的,结合多年初中化学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学生实验想“做”有成效,最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实验目的要明确
要想做好实验,明确实验目的是关键,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对自己能“动手做”实验感到很新奇,很有兴趣,甚至是一种渴望,这往往成为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直接动力,能很好地激发他们潜在的勤奋和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无论做什么实验,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也就是让他们明白为什么做这个实验,目的明确了,学生才知道这一节课要“做什么”、“怎么做”等等,才能围绕目的展开实验进行观察和思考。
例如,实验室氧气的制取实验,目的要求如下: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2.学习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围绕此目的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利用化学实验制取氧气,需要用到哪些化学药品,产生的氧气用什么方法收集,依据是什么,等等,给学生提出明确且具体的目标,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更加深人细致地去观察,作为化学教师,绝不能让学生在没有实验目的的情况下完成实验,如果那样的话,即便实验过程很精彩的,但从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这个角度来说,也是失败的,学生不知道做实验的目的,只是跟在教师后面看了一通热闹,这样的实验又有什么作用呢,尤其是教学初期,学生刚学习做实验,只有让学生带着目的做实验,学生在做完实验后才有成就感,才会产生兴趣,也才会更好地学习化学,如果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目的性,将来要学好化学就难了,因此,明确实验目的很重要。
二、实验器材的作用要熟悉
实验中,各个器材的作用在实验前必须让学生有所了解,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心中对实验器材有了大致的了解,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例如,在做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要用到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带导管的橡皮塞、水槽和集气瓶等,学生对这些仪器的外形、实验装置操作原理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注意氯酸钾的纯度,不能混入易燃物质,否则会发生爆炸;收集时试管口要向下倾斜,否则,试管将会破裂;停止制取氧气后,应该先移导管,再移酒精灯,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等)要有清晰地了解,让学生在实验前了解实验器材的作用,才能在实验中完整地连接仪器,才能防止在实验中对仪器造成损坏或一些事故的发生。
三、观察对象要明确
初中生往往对科学很是崇拜,很渴望自己能够亲自做好每一个实验,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但是,对于化学还是很陌生的中学生,要完成观察任务,光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观察什么呢?观察反应物的形状、颜色、状态、气味,读书有三到,观察也应该有三到:心到、眼到、鼻到,也就是学生观察途中要用眼睛看,用鼻子闻,还要用心思考,其次,在观察过程中不能只注意主要现象,而忽视一些细微现象;最后,要观察生成物的形状、颜色等等,往往最重要的就是那些细微的容易忽视的现象,学生开始学做实验,没有经验,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科学家的发现往往是从一些细微观察中产生的,并举一些例子,如镭的发现等等,这样学生的观察就会更加全面,科学地听、科学地做,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感知事物,如果学生实验中动用了这些感官,认真全面地观察实验现象,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观察能力的提高,同时观察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了学习化学这门功课的兴趣,如此良性循环,学习就不难了。
四、实验结论填写要实事求是
从现象到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才算真正获得了知识,教师要针对实验教给学生记录实验现象的方法,如,制取氧气的实验结束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本实验的反应物是什么?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完成实验现象的总结,在做实验记录时,教师要根据表格的说明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实事求是地填写,尤其是细微的容易忽视的实验现象,实事求是是关键,很多学生喜欢照搬书上的东西,其实科学在于发现。如果对待科学仅仅是注重学到的知识,那么科学就永远不能创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运用所学的知识推出结论或者做出相应的解释,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大家分析,甚至于可以再做一次实验,让“发现”更加合理。
比如,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可能会出现异常现象,如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的过程中,我们常会嗅到一种刺激性的气味,而氧气是无味的,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课上时间是有限的,于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后讨论探究,通过查资料、找文献的方法寻求答案,总之,方法不限,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会探究出结果,学生通过探究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二者结合反应会有氯气生成。
实验后,教师要带领学生找出难点,实事求是地分析原因,改进方法,克服困难,对于细微现象切不可糊里糊涂一带而过,比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会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采用什么办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学生最终会思考出解决措施,如,减少二氧化锰的用量,或者用氧化铜代替二氧化锰,或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教师还可以根据改进的方法引导学生再实验,尽量通过实验课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五、实验后的再分析要做到位
实验结束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再分析,比如氧气制取实验结束后,我们还可以用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来做其他的实验;再比如加热铜绿,假如对装置进行整改,还可以用来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等,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收集氧气的装置可以得出氧气具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用它还可以收集哪一类性质的气体,除了用氯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外,还要引导学生总结是否可以用其他方法来制取氧气,其装置和收集方法是否要做相应改变等,学生会在这样的启发中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思维,渴望做好下一次实验。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而实验能力正是创造能力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了自主实验的能力和习惯,动手能力增强了,得到的将是“渔”而不是“鱼”,这样的课对他们来说是终身受益的,古人云:学是为了不学,教是为了不教,这样的实验课才是“做”有成效的课。
(责任编辑: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