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009-07-23李爱华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09年11期
关键词:新课程交流探究

顾 全 李爱华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它的特征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是师生以及生生间为解决问题相互合作和交流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体现,传统的学习方式单一、被动和陈旧,已经成为影响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一大障碍,试想,如果一个在学校学习生活的孩子,整天处于被动地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之中,对于所学的内容总是生吞活剥、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那么,我们怎么能够想象和指望他会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为适应新课程的要求,物理课堂教学要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一、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变化

在新课程中,可以看到教育理念发生了如下变化:一是不再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是不再过分强调学科本位,不再偏重书本知识,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三是改变了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四是改变了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和评价内容、方式单一的现状,学生评价的体系,不再是分出等级的“筛子”,而是激励前进的“泵”。

课程改革后,教师将面临新的教学观念、教材和策略的挑战,教学情境的新变化,主要是因为新的课程因素的增加和教学环境的改变,这样,常规教学活动的框架将发生变化,常规教学活动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新的教学工作方式将随之建立,在新的教学情境中,不但教师的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师生间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二、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应当承认,“师道尊严”思想在许多教师头脑中还严重地存在着,为此,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学生观,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个体,是发展进步的人,同时,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教师要了解并掌握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以平等的心态去熟悉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开展教学活动,其次,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教师要相信学生与生俱来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前途,坚信学生是积极向上的,是追求进步和完善的,是可以获得成功的,再次,教师应该知道学生是发展过程中的人,由于他们还不够成熟,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学生的前途和命运掌握在学校和教师的手中,所以,塑造高质量的学生是学校和教师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最后,教师应明确,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不仅具备全部的智慧力量和人格力量,而且体验着全部教育生活,由于学生作为不同的个体所处的生存环境不同,受教育的效果不同,因而他们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也会各不相同,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差异,理解并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

三、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没有教学,师生在教学过程中,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学生通过人人参与和平等对话,可以达到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解放,教师上课不单是传授知识,而是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发挥特长和实现自我的过程,使师生得到共同发展,教学要重视教学过程、结论与过程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统一体,结论是目的和结果,要靠过程来实现、落实和保证,否则,结论就会落空,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生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解决。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所以,要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和获得新能力,这个探索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生存、发展和创造,是学生能力、智慧发展的重要环节,只有重视教学过程,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四、新课程教学中学习方式转变的策略

1.营造主动参与的教学氛围,改变课堂教学模式,营造主动参与的教学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营造主动参与的教学氛围?笔者认为:(1)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欲望;(2)根据教材的内容,动用实物、挂图、投影、计算机网络等辅助教学手段,使教学更形象直观、生动活泼,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活动和探究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动手、勤于实践的意识和习惯,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意识;(4)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励学生提出独特见解和大胆设想;(5)师生关系处于一种平等、信任、理解的状态,形成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6)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正视学生差异,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2.给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空间,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学中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索与交流的空间:(1)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具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进行思考;(2)提出具有一定跨度的问题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3)通过“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等语言鼓励学生进行交流;(4)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所学的知识;(5)适当提供需要学生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的活动,如设置探究课题、社会调查等,使学生经历多角度认识、多种形式表现问题,尝试解释不同答案合理性的活动,以发展其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6)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反思;(7)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素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学进行交流;教师应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

例如,为了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小明设计了探究方案,用一个铁架台、一根弹簧、一把直尺、若干相同的钩码,实验装置如图,做了6次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在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弹簧的伸长l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图像,

(3)根据所作图像确定:当所受拉力F为1.25N时,弹簧的伸长△l=________cm。

根据数据分析,探索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应让学生充分地经历探索事物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过程,首先,应让学生思考:从上面这些算式中你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归纳、提出猜想的过程,教学中,不要仅注重学生是否找到了规律,更应关注学生是否进行了思考,如果学生一时未能独立发现其中的规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相互合作交流,进一步探索,第二问利用作出的图像进行分析,以使学生从数与形的联系中发现规律。

进而鼓励学生把这个问题推广到橡皮筋等的情形,得出弹簧和橡皮筋的伸长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3.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学习同一内容时,实际具备的认知基础和情感准备以及学习能力倾向不同,决定了不同的学生对同样的内容和任务的学习速度和掌握它所需要的时间及所需要的帮助不同,教师应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始终为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提供宽松的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中要鼓励与提倡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尊重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不同水平。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我们一定要破除陈腐的旧观念,按照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和学习方式,使自己的思维、观念和实践跟上迅速发展的教育新形势,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同时,教师必须改变教学观点、教学方法,由知识的传授者改变为学生的共同学习者和领路人,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态度、自主的探索精神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猜你喜欢

新课程交流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