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营业绩评价方法在我国上市公司中的应用

2009-07-23

会计之友 2009年30期
关键词:经营业绩评价方法上市公司

任 峻

【摘要】盈利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前提备件,是企业业绩评价的重点,本文对经营业绩评价方法在我国上市公司业绩评价中的应用稍作阐述,指出了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的内涵。从此概念出发,提出了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的三种方法,运用各种业绩评价方法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上市公司进行业绩评价,引导人们发现上市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和一些经营环节的问题。上市公司建立一个客观的业绩评价体系至关重要,以此与其他企业以及本企业历史水平加以对比,做到知己知彼,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经营业绩;上市公司;评价方法

上市公司的业绩评价历来是大众所关注的热点,也是目前证券投资、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命题。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上市公司研究则是证券市场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现代企业制度下,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股东和经营管理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问题,公司的股东和众多投资者时刻需要得到公司的总体业绩情况,而经营管理者也需要对公司总体业绩有所了解,以便做到知己知彼。可见,考察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国内企业业绩评价理论与方法概况

(一)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方法的内涵

企业经营业绩评价(财政部统计评价司,1999)是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评价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分析,对企业一定经营期间的经营者业绩,做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价,是评价理论方法在经济领域的具体应用。企业经营业绩评价是当今世界企业界和学术界的重大课题。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企业的内部经营条件和外部经营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企业经营绩效评价体系在新的条件下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经营业绩评价体系必须适应新环境的要求,并根据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创新,从业绩评价角度引导管理者进行管理,从而实现企业经营效益最大化。

(二)国内企业业绩评价理论的演进

我国的企业经营绩效评价工作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主要出台过三个企业经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一是1993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财务通则》所设计的从财务角度出发的企业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二是1995年财政部制定的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三是1999年由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颁布的国有资本金评价指标体系。

二、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评价方法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通过经济指标在数量上的比较,来揭示经济指标的数量差异和数量关系。经济指标存在某种数量关系,大于、小于或相等。增加、减少或维持不变。这些数量关系能够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的一定状况。经济指标出现数量差异,往往说明生产经营活动有值得进一步分析的问题。比较分析法的作用在于揭示财务活动中的数量关系和存在的差距,从中发现问题。根据分析的目的和要求的不同,比较法有以下三种形式。

1实际指标同预期指标比较。可以揭示实际状况与预期水平的差异,如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比较,说明在经营期间的计划完成情况。通过对差异的关注,进一步分析差异发生的原因,可以引导我们逐步发现上市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和一些经营环节的问题。

2本期指标同上期指标或历史最高、最低指标比较。可以了解前后不同时期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指标的变动情况,分析该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趋势和财务状况的变化方向。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历史比较确定若干家上市公司业绩水平的波动幅度。对于一些经营水平波动较大的公司,可以进一步分析其业务范围以及相应的经营管理指标,从而揭示波动水平较大的真正原因。

3一家上市公司指标与同行业相同指标比较。通过同业比较。了解一家上市公司在同行业中的水平。同时,通过比较可以分析公司经营成果、经营成本的真实性。很多虚构业绩或隐瞒业绩的公司,其某一单项收入与同行业相比明显过高或过低,往往经不起进一步的推敲,如蓝田股份的水产收益。同业比较需要注意同业数据的准确性。

应用比较分析法对同一性质指标进行数量比较时,需要注意所利用指标的可比性。比较双方的指标在内容、时间、计算方法、计价标准上应当口径一致。必要时,可对所用的指标按同一口径进行调整换算。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通过计算经济指标的比率,来确定经济活动变动程度的分析方法。采用这种分析方法能够把在某些条件下的不可比指标变为可以比较的指标。以利于进行分析。比率指标可以有不同的类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类:

1构成比率,又称结构比率:用以计算某项经济指标的各个组成部分占总体的比重,反映部分与总体的关系。

长期应收款在全部应收款中的比例、呆坏账占全部应收款的比例、短期负债在总负债中的比例等,都属于构成比率指标。在分析上市公司财务信息过程中,利用构成比率指标,可以考察总体中某个部分的形成和安排是否合理,从而判断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相关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2效率比率:用以计算某项经济活动中所费与所得的比例,反映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两个相互比较的数额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如成本费用与销售收入的比率、成本费用与利润的比率、资金占用额与销售收入的比率、资金占用额与利润的比率等。

利用效率比率指标,可以进行得失比较。一般在考察经营成果、评价经济效益水平时。比较常用。

3相关比率:用以计算在部分与总体关系、投入与产出关系之外具有相关关系指标的比率,反映有关经济活动的联系。如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的比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负债与权益的比率等。

(三)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将连续两期或数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其增减变动的数额、幅度和方向。采取这种方法可以揭示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变化,帮助我们分析引起变化的主要原因、变动的性质,认识公司的现状,并预测该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

1趋势分析法的具体运用主要有以下三种:

(1)财务指标的比较。重要财务指标的比较,是根据我们的分析目的,选择重要的财务指标,如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利润率、净利润、经营成本等,然后将一家上市公司不同时期财务报告中的相同指标或比率进行比较,直接观察其绝对额或比率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变动幅度,考察有关业务的发展趋势,预测其发展前景。

对不同时期财务指标的比较,可以计算成动态比率指标,如:净利润增长的百分比、营业成本增减百分比、财务费用增减百分比等。由于采用的基期数不同,有固定基期也有历史上的同期,因此计算动态比率指标可以有两种:定基动态比率和环比动态比率。定基动态比率,是以某一时期的数额

为固定的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环比动态比率,是以每一分析期的前期数额为基期数额而计算出来的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定基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

一般情况下,环比动态比率在具体的分析过程中较为常用。使用环比动态比率进行趋势分析时必须收集上市公司3年以上的财务信息资料。如果有条件,对一些主要财务指标的分析最好能够与同业比较相结合。例如,销售利润率指标,一般不应该发生太大的变化,如果出现大幅波动,可以结合比较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分析该公司这一指标变动的合理性。选择重要财务指标进行比较的前提是掌握了该公司财务状况分析的一些重点问题。我们可能在阅读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和会计报表附注时已经确定了分析该公司财务信息的重点内容,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提高分析效率,可以根据已确定的分析重点选择一些相关的财务指标进行趋势分析,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研究异常变动背后的原因。

(2)会计报表金额的比较(又称会计报表比较)。会计报表金额的比较(或称会计报表比较)是将一家上市公司连续数期(不少于3期)会计报表的金额数字并列起来,比较其相同指标的增减变动金额和增减变动幅度,用以说明该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发展。

会计报表的比较,可以有资产负债表比较、损益表比较、现金流量表比较等。比较时,既要计算出表中有关项目增减变动的绝对额,又要计算出其增减变动的百分比。

对一些业绩变动幅度巨大的公司,可以用这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其不同经营时期会计报表中相同科目的金额,全面展示该公司业绩变化的过程,为进一步的分析提供基础。

(3)表构成的比较,又称会计报表百分比比较。会计报表构成的比较是在会计报表比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它是以会计报表中的某个总体指标作基数,再计算出各个组成部分占该总体指标的百分比,比较各个组成部分百分比的增减变动。从而判断上市公司相关财务活动的变化趋势。

2采用趋势分析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同其他分析方法一样,用以进行对比的各个时期的指标,在计算口径上必须一致。由于经济政策、财务制度发生重大变化而影响指标内容时,应将指标调整为统一口径。

(2)由于天灾人祸、一次性交易等偶然因素对财务活动产生特殊影响时,分析过程应进行调整,以消除偶然因素的作用,必要时可对价格变动因素加以调整。

(3)分析中如发现某项财务指标在一定时期内有显著变动,应作为分析重点研究其产生的原因,以便认清变动的本质,帮助判断该项指标的发展趋势。

三、总结

上市公司不仅要注重规模的扩大,更应注重综合效绩的提高。这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根本出路。然而,要做到知己知彼、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应建立客观的业绩评价体系,以此与其他企业以及本企业历史水平加以对比。这一点至关重要。

(一)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业绩评价体系

要做到知己知彼进而提高业绩,首先就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业绩评价体系,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大量指标数据以及正确、客观的评价方法,在结合各自行业特点、市场、宏观经济形势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正确评价上市公司业绩,数据的准确、及时是基础,因此耍在源头上就确保数据来源的准确性,这需要建立规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通过完善相关的会计法规、证券法规,使信息披露有法可依,还要加大监督的力度和能力,提高对上市公司公布信息准确度的鉴别力。同时,为了加大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应逐步增加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中非财务指标,如无形资产比重、员工学历技术层次比例、资源使用率、新增客户比例等方面的披露。此外,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还需要责任明确的高效的评价主体。目前国外一些国家的资信评估机构发展得比较快,我国可以借鉴相关经验,通过法律法规明确评价机构的地位及责任,逐步发展一批业务明确、水平高、服务好的企业业绩评价机构或公司,使他们在证券市场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有能力的企业也可组织内部力量,形成由专业人才组织的业绩评价小组,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应用统计学方法,对本企业以及同行业企业的业绩进行评价。为本公司的经营管理及决策提供参考。

(二)加大对上市公司的支持力度

山西省上市公司业绩不错的行业大都分布在煤炭、钢铁、能源、石油化工、机械设备制造等传统大型行业上,这些行业的公司由于规模大、信誉度高,对山西省经济具有很大的支撑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和支持力度,尤其是入世以后,更应该加大政策扶持。

(三)加大山西省上市公司绝对优势向相对优势的转化。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山西省地处华北平原,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山西省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工业上,第一和第三产业的上市公司与其他省份比还较少,要尽力使特色行业处于领先地位,逐步使绝对优势向相对优势转化。山西省不乏高校和科研机构,但科研单位的许多成果因缺少资金而无法投入使用。因此,政府应鼓励第三产业企业的设立和逐步上市,在资金政策上给予支持,大力推动知识经济、高新技术的产业化步伐。对于企业来讲,为提高发展能力,应逐步加大在科技上的投资,将其行业领域内的高新技术应用于产品和业务中去,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并组织科研力量或与其他科研单位合作,将传统产品与新兴科技相结合,打造国际品牌。

(四)积极促进业绩一般公司的改革

通过分析,不仅可以看出不同上市公司的业绩差距,更主要的是找到影响业绩高低的根源所在,有的放矢地采取资产证券化、股权改革、资产重组等方式进行改革。通过股权改革。逐步优化国有股的比重,加强中小股东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和监督的意识,尽快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机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成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市场主体,所有权、管理经营权相互独立,逐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对分离又相互制衡的新机制。

猜你喜欢

经营业绩评价方法上市公司
中小板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经营业绩关系的实证研究
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选择浅议
央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分红、经营业绩的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析国资管理体制下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变化历程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
评价机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