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中学短跑教学的探讨

2009-07-18邱建旺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步幅步频冲刺

邱建旺

短跑是以速度为主的运动项目,步长和步频是决定速度的两个主要因素。速度不仅取决于中枢神经的灵活性,而且还取决于正确的短跑技术,为了获得最大的速度能力,必须在身体全面训练的基础上,不断地提高肌肉的快速收缩能力。以及肌肉的伸缩性和髋、膝、踝关节的灵活性,同时还要不断地改进跑的技术。

一、起跑技术和提高反应速度的教学

学生起跑后便立即抬起上体,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起跑第一步的步幅过大,抬头过早。针对这一错误动作,首先让学生明确短跑的技术特点,在短跑教学法与练习中,建立正确的起跑概念,较快地掌握短跑起跑的合理技术,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根据力学原理,跑的合理技术就在于发挥后蹬的作用力和克服前摆的阻力。在整个起跑的过程中,最主要的是后蹬,这是推动人体前进的主要动力。根据上述分析,在短跑起跑教学练习中重点放在抓一个“蹬”字上(后蹬)。练习时着重强调步幅由小而大。两腿蹬摆频率快,上体逐渐抬起来,在教学中反复练习纠正。也有的学生起跑反应速度特别慢,对于反应速度慢的学生,一是听口令多练习起跑;二是进行腿部爆发力的训练,如采用立定跳远、10—20m蛙跳、15—30m跨步跳,以及30m单脚跳等到方法。

二、途中跑重点抓好步长和步频技术

途中跑技术是100m跑最重要的环节,在短跑教学过程中,有部分学生会出现多种多样的错误动作,步幅小、频率慢等,应在教学中逐一进行纠正,讲解改进技术的方法。在练习中若能在不减慢步频的前提下增大步长,又能在不缩短步长的情况下提高步频,这则是提高短跑成绩最理想的前提条件。因此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短跑教学法与训练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根据学生具体情况,不难发现影响短跑成绩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步幅小、步频慢。造成步幅小、步频慢的原因在于后蹬不充分,大腿前摆不高,没有送髋动作,跑动中整个身体紧张。针对这个普遍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跑的基本技术为中心,以提高速度为重点,围绕改进后蹬不充分抬腿不高,送髋动作不明显等方面的技术进行练习。在跑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后蹬技术和高抬大腿及送髋动作的要领,做到大腿前摆要抬高,蹬直膝、踝很重要,屈臂摆要协调,重心稳定直线跑。具体应采用加速跑、中途跑、行进间高抬腿跑等到方法。强调一个“大”字(步幅大),侧重一个“快”字(步频快),注意一个“松”字(动作轻松)。还可以采用下坡跑练习,以达到提高快速奔跑能力的目的。

三、终点冲刺的教学

终点冲刺跑对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学生来说,在短跑即将到达终点时,往往会出现跳过终点线的现象。在冲刺阶段不能保持高速度,原因有两种:一是速度耐力不够,导致后15m跑不起来或速度下降;二是思想不够重视,距终点2--3m时开始放松,更有甚者在5m以外的地方就开始出现减速,有的做跳过终点的动作,这对lOOm跑的成绩影响很大。针对这些错误,专门把它们集中起来,从技术理论上进行讲解分析,指导他们反复进行终点冲刺跑的训练,要求学生做到上体前倾、快步频、肩胸撞线。

四、100m全程跑的教学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后,学生较为严重的错误动作基本上得了纠正,学生基本上掌握了100m跑的完整技术。教师应要求学生在全程跑的过程中把所学的技术运用到实际中去,体会100m跑的完整技术。指导学生练习100m跑时每次跑3-5组。提醒学生特别注意折叠与前摆、步频与步长,同时强调上下肢协调配合,体现出短跑技术的特点。

总之,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机能状态以及心理素质的不同,抓住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才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责编覃亮生)

猜你喜欢

步幅步频冲刺
冲刺
苏炳添、谢震业百米跑技术变化特征的比较分析
不同水平障碍赛马越障步态特征
伊犁马1 000 m速度赛步态特征与步速相关性
苏炳添60米跑全程节奏研究
苏炳添与世界优秀男子60 m跑运动员步频节奏对比分析
谢震业与世界优秀100m运动员步频节奏比较研究
冲刺
非田径专业男生100 m短跑步频与步幅关系的实证研究
水平四(七年级)耐久跑教学中处理“极点”的两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