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辩证思考

2009-07-18何富荣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09年3期
关键词:品德课互动式讲授

何富荣

摘要要保证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必须正确处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以及讲授式教学与互动式教学的关系。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辩证思考

思想品德课贯穿于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三年,其教学质量如何,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确立,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而要保证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高质量、高水平,必须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多管齐下,方能实现。笔者认为,其中,正确处理以下几种关系,对于保证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笔者认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科学对待和正确处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既要重视素质教育,也要把应试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不能片面强调某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首先是一种素质教育。这是因为:第一,这是由义务教育的任务决定的。我国《义务教育法》第三条规定:“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义务教育法的这一规定,无疑是素质教育内涵的集中体现。而初中是重要的义务教育阶段。必须正确把握和严格贯彻我国义务教育法的上述重要精神。第二,这是由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本身的内容决定的。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包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高尚人格和优良品德的形成,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树立,还有理想教育、国情教育等。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丰富内容,正适应了素质教育的多方面要求。只有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严格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组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才能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第三,这是由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的。初中生的年龄大多在13~15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青少年,不仅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培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树立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渐形成辨别是非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时期。因此,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组织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对于青少年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错过了初中阶段这一关键时期,素质教育的效果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其次,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试教育也必须放在重要位置。义务教育一方面是素质教育,要通过义务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素质。但是,义务教育又是开展更高层次的专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基础。如果仅仅使公民接受义务教育,显然不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要。由于国家教育资源的稀缺性,接受了义务教育的青少年,只有一部分人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而完成了初中阶段学习的学生能否获得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的机会,大多取决于其在人学考试中的成绩高低。这样,初中生在入学考试中的成绩的高低,升学的情况,对于学校的声誉和发展,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学校要稳定发展,要得到社会的认同。必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使学生在中考中获得好成绩,使学校的升学率保持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正确处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关系,一方面要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正确理解各知识点,准确领会其精神实质,并使其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沉淀为自己的内在人格,进而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品格。另一方面,教师要认真钻研思想品德课考试的规律,让学生掌握应试技巧,通过多种途径,保证学生在中考中取得理想成绩。

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个理论体系,对于这一点应当是没有疑问的。因此,思想品德课教学首先是一种理论的分析。笔者在这里提出要正确处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实际是要突出实践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实践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重要性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育主要是素质教育,要通过教学教育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要让学生把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原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组织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所学理论、原理的指导下,走出教室,走进社会,参与各种社会实践。第二,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未发展起来,如果只是一味地向他们灌输理论,他们不仅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而且会觉得很枯燥,提不起学习的兴趣,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通过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充分地感知社会,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感性认识的优势,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而真正领会所学的理论和原理,并在实践中内化为自己的良好思想品格。第三,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思想品德课的重要教学目标,就是要通过教学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而一个人的良好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绝不是仅仅通过理论学习就可以形成的,而是必须通过实践,只有通过实践,通过学生的身体力行,亲自去感受,亲自去体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循序渐进,潜移默化,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才能形成。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一是组织主题活动。即结合课程内容设计若干主题,制订活动方案,组织学生实施。例如感恩父母,保护环境,关爱同学等等,这些都是很好的实践主题。二是基地教育。对于爱国主义等主题,可以组织学生到人民英雄纪念碑、烈士陵园等场所,进行情景教学,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从而更具有感染力,印象更加深刻。三是案例实践。即选择一些真实、典型的案例,与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问题和处理、解决问题。四是参观考察。不少城市都有科技馆等展示各种科学发明、科学原理的场馆,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考察。这种实践教学形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利于树立起学生热爱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三、讲授式教学与互动式教学

讲授式教学就是由教师在课堂上系统地讲解授课内容,学生无须参与讨论,能够理解教师授课内容即可。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的优点在于教师讲解系统、连贯。条理清楚,效率较高。所谓互动式教学,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进行的一种交流、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完成教学活动。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讲授式教学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如前所述,讲授式教学如果运用得当,固然有其优点,笔者在此也没有反对讲授式教学之意。但是,笔者认为,在运用好讲授式教学的同时,初中思想品德课更应当加强互动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初中思想品德课运用互动式教学方式的重要性在于:首先,互动式教学能适应素质教育目标要求,通过师生互动,有效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思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其次,互动式教学能使单调的思想品德课堂变得生动、有趣。相对而言,思想品德课与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不同,对于这些课程,教师只要把相关的定理、公理、公式等讲解清楚,学生能够理解,能够举一反三即可,并不强调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而对于思想品德课而言,不仅要求教师把各知识点阐述清楚,使学生理解,还要求教师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综合应用,使教学的过程生动、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而互动式教学方式,则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再次,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通常不直接把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启发,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解决问题。互动式教学的这种解决问题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强自信的品格。最后,由自身年龄决定,初中生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短,如果单纯使用讲授式教学方式,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参与问题的思考和讨论,他们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难以坚持集中精力,其学习效果难以得到保证。而互动式教学不同,由于学生能充分发挥其学习主体作用,始终处于与教师或者与其他同学的互动、交流中,其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热烈,从而,学生的注意力能被充分有效地集中起来,并能在较长的时间维持。

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运用互动式教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案例讨论法,问题创设、讨论法等。在运用互动式教学法时特别要注意三点:一是教师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充分考虑课堂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学生有可能提出的各种问题;二是要恰当地启发、诱导学生思考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三是要做好总结。总结要全面、系统,重点突出,对讨论不充分的内容,要做必要的补充、深化。

(责编袁妮)

猜你喜欢

品德课互动式讲授
摭谈初中英语课堂互动式教学策略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在思想品德课中教师如何以“惰”督“勤”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
如何打造自主互动式高中语文课堂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