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性伦理的嬗变与艾滋病传播的互动

2009-07-16罗映光廖怀高

中国性科学 2009年5期
关键词:艾滋病

罗映光 廖怀高

【摘 要】 20世纪60年代及其以后的性伦理变革对艾滋病传播、流行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但遵守性伦理也不是根治艾滋病的灵丹妙药,因为完全回归到传统性伦理的框架内或者重建构建起新的、单一的性伦理在当前都不是很现实的。在可预见的未来,艾滋病防治技术的突破性发展并不会给人们带来下一场性伦理的巨大变革。

【关键词】 艾滋病;性解放;性伦理

1 “性解放”与艾滋病

艾滋病从它被人类发现那一天起,它就与人类的性行为、性伦理紧密联系在一起。艾滋病1981年在美国被发现,31例男性同性恋者患卡氏肺囊虫肺炎。因为这些患者都是同性恋者,所以人们从一开始就认为艾滋病的产生与同性恋生活方式存在着某种关系,因此,有人称艾滋病为“同性恋瘟疫”,认为此病是“上帝对同性恋的惩罚”,这种疾病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恐慌。

同性恋现象的大规模公开出现,不能不归咎于西方社会中出现的性解放运动。“性解放”萌芽于资本主义文艺复兴时期,上世纪20年代前后在西方开始被大力宣传,1925年后,避孕知识和设施几乎普及全美。二战后西方人的性行为开始背离传统的价值观和性制度,性解放在六、七十年代流行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他们采取了纵欲的人生观,其中包括性自由和毒品运动,反对结婚,主张随心所欲地寻欢作乐,结婚、生育受到嘲笑;进入20世纪70年代,“性解放”或“性自由”风靡西方一些国家,性自由观念从美国传播到许多国家,西方社会普遍弥漫着“性解放”的风气。西方“性解放”运动鼓吹一切为享乐,以满足和享乐为唯一标准,攻击社会上的清规戒律,逃避一切形式的束缚。追求阳光、大海和性欲成为一时流行的生活模式,这一模式冲击了人们两性关系的传统习惯。

性解放的结果是性行为的发生率大大增加。据1929年的《汉密尔顿调查》:婚前性交者在男子中已占54%,女子中已占35%。然而,到了1953年,据《金西报告》:男子中占98%,女子中占50%,即有半数的女子结婚时已不是处女[1]。1967年美国社会学家对加州大学戴维斯分院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未婚学生中有两性关系的占62%[2]。性解放还导致了西方社会性伙伴混乱、同性恋、口交、肛交等违背传统道德的性关系和性活动,也造成离婚率大为上升,单身、独身增多,未婚先孕、少女怀孕、传统性道德观念的沦丧等社会问题。

六、七十年代以来,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里,性解放不仅破坏传统的性伦理,而且破坏了传统的性伙伴系统,这种没有任何限制地经常变换性伙伴的性行为,使存在于精液中的HIV病毒,迅速地广泛传播开来,性的社会网络理论很好地揭示艾滋病扩散的机制[3]。据美国有关研究表明,一次婚外性行为受艾滋病感染的机会是1/10到1/100,性伴侣多受感染机会就多。在一群同性恋和双性恋者中,有48.5%受感染,其中单一性伴侣的为18.2%,而性伴侣多者竟高达70.8%[4]。因此,这种违背传统性伦理的混乱的性关系是传播艾滋病的温床。随着艾滋病以其高速的流行和传播,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艾滋病不单是一种自然疾病,它更是一种社会疾病;不单是细菌或病毒传播,更是以社会为媒体传播的。

2006年11月21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2006年世界艾滋病报告》,指出2006年全球有290万人死于艾滋病,430万人感染上艾滋病病毒,至此全球感染数已达3950万人,15岁以下的儿童达230万人[5]。

在国外,同性恋这种不良性行为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而在中国,异性性传播、异性性行为和合法婚姻成为艾滋病流行的首要危险因素,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指出,估计到2007年底,我国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约70万人,全人群感染率约为0.05%(0.04%~0.07%)。其中,在5万新发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44.7%,男男性传播占12.2%,注射吸毒传播占42.0%,母婴传播占1.1%[6]。

艾滋病流行在我国大致经历了1985~1988年的传入期,患者主要为外国人或海外归国人员;1989~1993年的扩散期,艾滋病从7个省扩大到21个省,主要以吸毒人群为主;1994~1997年的增长期,全国除青海省外全部发现感染病例,并在1996年发现第一例母婴传播病例;1998年后的快速增长期,患者遍布全国,部分地区还出现暴发性流行。近年来艾滋病流行日趋严峻,病毒感染者和病例报告数明显上升,1999年开始报告艾滋病病例数以每年40%以上的速度增长。卫生部报告:至2005年底全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44089例,艾滋病病人32886例;至2006年10月31日,全国艾滋病183733例,艾滋病病人40667例,死亡12464例。可见,我国艾滋病的增长速度相当快,如不加以控制,照此速度预测到2010年感染人数可达到100万例[7]。

2 性伦理影响艾滋病的传播差异

2.1 性伦理影响艾滋病传播的性别差异

我国的有关资料显示:H1V感染者男女比例由1990~1995年的9∶1,1996~1997年的7∶1,1998~1999年的5∶1下降至2000~2001年的4∶1[8]。这一事实说明,女性感染艾滋病的比重在逐渐加大,它也说明了男女两性之间在感染艾滋病方面存在某种差异。导致这种差异出现的原因是生理因素的,还是文化社会因素的?一般认为,既有生理因素,也有文化社会因素,体现在性伦理方面原因主要有:

第一、在性行为对象方面,女性倾向于与年长的男性结婚或发生性关系,因为年长的男性往往在社会地位、经济势力方面优越于女性,无疑对于经济不独立的女性来说,这些物质条件会成为选择性对象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但这些男性往往曾经有过多个性伴侣,这自然就增大了女性感染艾滋病的机会。

第二、男性中心的性伦理模式影响女性获得性知识的机会。

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封建思想在两性性观念方面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反映在性知识方面则影响到女性与男性难以有平等的性教育机会。人们对男性比较宽容,获取性知识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而传统观念要求女性应温柔顺从、不懂性事,主动获取性知识则被视为“坏女人”。世界上许多地方的文化都希望女性对性方面的事情一无所知以示纯洁,因此,常常不愿意向她们提供与性有关的知识,这样有可能将女性置于艾滋病传播的危险之中。

第三、男性中心的性伦理模式导致男性对女性健康权和生命权的漠视。

在传统性文化中,男性处于主导地位,女性则处于从属地位,女性被要求在性关系中持被动和顺从,因此男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性行为模式中,在性行为上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能够决定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与哪个女性、以什么方式发生性关系,也能够决定是否使用安全套。女性在性行为的安全方面十分被动,在与自己的伴侣的性行为中,女性几乎无权决定是否进行、是否使用安全套。男性安全套是目前惟一广为使用的防止性行为感染传播的方法,女性安全套则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很难推广和普及。这种司空见惯的性文化,是导致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以及性病患者中男性对女性健康权和生命权的漠视,并使女性被感染的重要原因。

第四、以生殖为目标的传统性伦理增加了妇女的易感性。

在中国农村地区,人们普遍有生男的偏好,没有儿子或没有小孩的妇女,常常面临来自社会、家庭,尤其是婆婆和丈夫的巨大压力。由于农村的农民目前仍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他们只有依靠亲属关系和社区互助形式,以及反哺式的孝道来解决老、病、死的问题,因此,生儿子不仅是“面子”的需要,更是实际利益的需要。这往往造成女性或多次生育直到生出一个儿子为止;还有HIV阳性女性冒着感染丈夫和婴儿的危险,执着地要生儿子。

2.2 性伦理影响艾滋病在同性恋中传播的性别差异

艾滋病在同性恋中传播,男同性恋与女同性恋相比有明显的差异,一方面是在性伴数量方面,同性恋者往往比异性恋者有着多得多的性伙伴,男同性恋者的性伙伴数量又要多过女同性恋者;另一方面,在性行为方式方面,男同性恋者又经常采取肛交和口交等方式,肛交一般会导致流血,血液能把传染艾滋病的病毒传给插入阴茎的一方,而小的撕裂又能将病毒通过精液传给接受阴茎的一方。因此,同性恋男子比女女同性恋者更容易成为感染、传播艾滋病的人群。在国内,由于大多数人对同性恋又不认同,同性恋受到的压力比较大,为了保护自己,很多人又会选择与异性组成正常的家庭,感染艾滋病的同性恋又会将艾滋病传染给他的配偶或子女。此外,如果男性受到性暴力的侵害,他们寻求保护而且得到治疗的可能性很小,男性的易感性反过来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女性伴侣。

2.3 性伦理影响艾滋病的年龄差异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我国50岁及以上的老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报告人数已达到全国感染者的1/10,并呈快速增长趋势。在老年人群中经性传播感染HIV趋势应引起注意,尽管老年经性传播感染的比例不足5%,但是在局部地区已经有一定数量,值得关注[9]。实际上大多数老年人仍然保有适度的性需求,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51%的老年女性和92%的老年男性性生活仍然活跃。对那些丧偶的年轻男性老人、独居以及其他原因单身老年男性,偶而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并不奇怪。近几年,老年不婚同居现象有上升趋势,由于这一代老年人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性病、艾滋病知识,而出于对性生活的渴望,有些人像年轻人一样加入到商业性行为行列,使得该人群中性病传播扩大。在泰国,有学者对HIV流行地区的部分老年未婚男性的性生活进行了研究,发现这些未婚老年男性通常有多个性伴侣,有些是商业性的性交易,因此他们是极易感染HIV和传播HIV的人群。据张珠珍等的报告:中老年性病患者的增长速度超过性活跃期年龄组(20~49岁年龄),成为90年代性病流行的新动向之一[9]。

在一些地区,男性拥有几个商业性伙伴,妇女很少有保护措施,老年妇女在性安全方面处于劣势。大多数老年妇女认为现在她们不用担心意外怀孕了,因此趋向不使用避孕套。美国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与年轻人比较而言,仅有6%的老年人愿意使用避孕套。随着年龄的增长,衰老使老年人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老年医学研究认为,几乎所有的女性在更年期间,她们的阴道逐渐变窄,而且润滑度降低,因此在性交的过程中,更容易受伤,从而有感染HIV的风险。已有的研究表明,多数老年妇女感染HIV是因为其配偶不检点的婚外性行为的结果。

2.4 性伦理影响艾滋病在流动人群中的传播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年几千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向城市转移,这些流动人口受现代性解放观念片面影响,许多人都认为婚前及婚外性行为“很普通”、“很正常”,而普遍文化低,相应知识准备不足,他们由性无知走向性开放,这种开放的思想观念或许是不少外来打工仔或打工妹婚前性行为较当地人为多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在流动人口中夫妻两地分居的现象非常普遍,已婚和未婚的大量民工背井离乡,生活在缺乏原有社会支持和控制的网络中,这就导致他们中许多人性行为的变化,多性伴侣和婚前性行为成为普遍现象[10]。

此外,由于外来人口受自身素质以及社会等限制,致使许多的外来人口一时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导致收入不稳定,生活缺乏保障。正是他们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上的弱势或边缘地位,使他们中的一些人更容易或被迫或“自愿”地选择通常被认为有感染上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包括从事性服务工作等[10]。

流动人群离开家乡和配偶后,心理和就业压力都增大,甚至流浪街头,食不饱夜不寝,致使其不得不从事商业性行为。由于这些人群文化底子薄,缺乏正确的艾滋病及其防治的相关知识,性意识淡薄,只求金钱,不求健康,多数是无保护的性行为,通过这种长期性的城市流动而引起病毒跨区域迅速蔓延。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流动到城市的农民打工者数量越来越大,这个群体逐渐成为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据统计,我国目前进城农民工人数为1.4亿左右,占全国9亿农民的15.5%。他们由于流动性大、多数处于性活跃期、社会约束力弱、接受艾滋病宣传教育的机会不多、本身文化程度和卫生知识缺乏等原因,逐渐成为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和传播的高危人群。

3 艾滋病防治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会导致“性解放”吗?

到目前为止,艾滋病防治技术并没有突破性发展,艾滋病疫苗也可能在数年或数年后才能够问世,现有艾滋病的治疗手段不仅费用昂贵,而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从艾滋病被人类发现那一刻开始,人们就对它怀有恐惧心理,再加之媒体的过度渲染,人们更是谈“艾”色变。例如,2001~2005年中国几个城市都流传艾滋针刺的流言,给社会造成了一定的恐慌。近年来,医学工作者发现一些人甚至患上了“艾滋病恐惧症”[11],他们既不是艾滋病患者,也没有感染HIV病毒,但却一直担心自己具有感染的危险,或者坚信自己已经感染了HIV病毒,有些甚至表现出了与艾滋病非常相似的临床症状。有数据显示,在我国的男同性恋群体中,大约80%已经结婚,其中,只有不到10%的人报告在进行性行为时会采取使用避孕措施。这意味着有相当数量的人群有可能在今后发展成“艾滋病恐惧症”。

有人会提出这样的假设,如果人们基于对艾滋病的恐惧,势必会减少一些不安全的性行为,那么艾滋病防治技术一旦取得突破性进展,人类治疗艾滋病就如同治疗感冒时,人类性行为是不是更加混乱呢?国内学者李传俊教授就持这种看法[12]。他的理由是:根据美国著名性学家金赛的调查,三、四十年代时性乱现象已很盛行,然而,实际上有不少人因慑于梅毒、淋病而不敢参与性乱,40年代后期青霉素问世,治疗梅毒和淋病有了特效药,有人乐观地认为性病可以控制,可是恰恰相反,正是性病特效药促进了“性解放”,由于性道德沦丧,人们性行为上的放纵,青霉素反起到促性乱和性病流行的反作用。

李传俊教授的观点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他夸大了艾滋病技术可能引起的后果,实际上“性乱现象”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正如美国性学家马斯特、约翰逊所认为那样“混乱的性生活并不是现代大学生的发明,事实上这一现象并没有比以前严重多少。1966年,爱沙德尔•鲁宾医生认为,决定人们是否开始过性生活的因素,是社会结构、文化、宗教和伦理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人类对艾滋病的恐惧并不能够阻止性伦理的变革,这是因为即使今后人类能够完全治疗艾滋病了,但是我们也不能保证没有另外的性疾病出现,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缺乏性传播疾病,就如同过去的梅毒、淋病并没有阻止西方性解放发端于20年代。这说明了性革命并不是由于医疗技术发展所导致的,性革命是由于性伦理变革的结果。因此,无论今后人类社会的性伦理往什么方向发展,我们很难将这种变革完全归咎于医疗技术的高度发展。

4 恢复传统性伦理能阻止艾滋病的传播吗?

性行为越来越成为艾滋病在国内的主要传播途径,其中男男性传播从2005年的0.4%上升到2007年的3.3%,异性性传播从2005年的10.7%上升到2007年的37.9%。2007年估计5万新发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44.7%,男男性传播占12.2%[13]。以上说明,通过不安全性行为将艾滋病传播到一般人群的情况正在发生。因此,在没有开发艾滋病特效药的情况下,有学者认为,遵守性道德是预防艾滋病的灵丹妙药,坚持中华文化优良的性道德观念,是预防艾滋病的灵丹妙药[12]。

虽然禁止婚前性行为、婚外性行为、多性伴等行为在传统性伦理上是可行的,但是实践层面是困难的。目前我国并不具有五、六十年代那样政治社会环境,国家、社会对个人的控制力是越来越弱,思想是越来越多元化,人们的自由度是越来越高。从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人们的性行为只会越来越活跃、频繁,不会越来越少。即使能够禁止婚前、婚外性行为、多性伴等性行为,但社会也不能够阻止离婚率、再婚率的上升,再婚也会起到与多性伴侣的同样传播效果。此外,社会性观念越保守,高危活动就越频繁,向高危人群提供预防艾滋病信息就越困难,这对预防艾滋病的传播同样是不利的。

参考文献

1 彭宪.美国“性解放”面面观[J].当代青年研究,1988,4.

2 韶冲.“性解放”已不时髦[J].当代青年研究,1984,12.

3 杨颂平,祝平燕,妇女艾滋病与性网络.

4 朱琪.艾滋病与生活方式[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87,5.

5 http: / / www. 51 sexy. com/ thread-193921-1.html.

6 中国科学院http://www.cas.ac.cn/html/Dir/2007/11/30/15/41/15.htm.

7 吴易雄.我国艾滋病防治的伦理难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7,9.

8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性病监测资料汇编.转引自:龙秋霞,艾滋病传播与社会性别关系分析[J].学术研究.2003,11.

9 张珠珍,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93-2000年性病流行趋势分析[S].第一届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大会论文集, 2001,11.

10 翁乃群.艾滋病传播的社会文化动力[J].社会学研究,2003,5.

11 王建平,等.艾滋病恐惧症的研究初探[J].心理科学进展,2004,3.

12 李传俊.防治艾滋病与性道德[J].中国医学伦理学,1994,6.

13 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国艾滋病中国专题组.2007年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R],2007.

[收稿日期:2009-02-16]

猜你喜欢

艾滋病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
艾滋病患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孕期抗病毒治疗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2030年有望消灭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 健康全家人”知识竞赛试题
世界艾滋病日
6000万人感染艾滋病
关于艾滋病
预防艾滋病三字经
关于艾滋病的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