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
2009-12-21马梅玉
马梅玉
自1981年12月1日世界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被发现至今,短短20多年间,艾滋病在全球肆虐流行,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引起世界卫生组织及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已达2500多万。即便世界许多地区的治疗条件已经改善,2005年仍有310万左右人口死于艾滋病,其中约有57万是儿童。
为号召全世界人民行动起来,团结一致共同对抗艾滋病,1988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了一个有100多个国家参加的“全球预防艾滋病”部长级高级会议,宣布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1996年1月,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在日内瓦成立;1997年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将“世界艾滋病日”更名为“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运动”,使艾滋病防治宣传贯穿全年。
世界艾滋病日的标志是红丝带。其确立目的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让人们都知道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是能够加以控制和预防的;
第二,让大家都知道,防治艾滋病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第三,通过艾滋病日的宣传,唤起人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同情和理解,因为他们的身心已饱受疾病的折磨,况且有一些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是被动的、无辜的;
第四,希望大家支持各自国家制定的防治艾滋病的规划,以唤起全球人民共同行动起来支持这方面的工作。
世界艾滋病日自设立以来,每年都有一个明确的宣传主题。围绕主题,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及其成员国都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
链接:
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题(1988年至2009年)
1988年:全球共讨,征服有期
1989年: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世界—让我们相互关照
1990年:妇女和艾滋病
1991年:共同迎接艾滋病的挑战
1992年:预防艾滋病,全社会的责任
1993年:时不我待,行动起来
1994年:家庭与艾滋病
1995年:共享权益,同担责任
1996年:一个世界,一个希望
1997年:艾滋病与儿童
1998年:青少年—迎战艾滋病的生力军
1999年:倾听、学习、尊重
2000年:男士责无旁贷
2001年:你我同参与
2002至2003年: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2004年:关注妇女,抗击艾滋
2005至2008年:遏制艾滋,履行承诺
2009年:普遍可及和人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