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年来我院门诊不育男性精液质量变化情况的研究

2009-07-16柳建明袁人培赵连明凌峰刘德风马潞林

中国性科学 2009年5期

柳建明 袁人培 姜 辉 白 泉 洪 锴 赵连明 凌峰 刘德风 陈 茜 马潞林

【摘 要】 目的:分析我院近五年来门诊不育男性精液参数的变化趋势。方法:收集了五年来总计51258名不育男性的精液资料,控制禁欲时间等参数后对精液情况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没有明显变化,50%以上是在25~35岁之间。无精症患者比例由6%增加到10%,少精症患者的比例由60%增加到85%,弱精症患者的比例由78%增加到92%,少弱精症患者由40%增加到56%,其中弱精症患者所占的比率最大。随着年龄的增加,精子密度呈现下降趋势,由17×106/mL 降到9×106/mL。精子活率由2004年的47.27%降到2008年的32.97%,精子活力由2004的33.60%降到2008年的28.30%。结论:过去五年来我院门诊男性不育患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左右,弱精症患者所占的比例最大,无精症、少精症、弱精症、少弱精症患者的比例都有所增加,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和精子活率都表现出下降趋势。

【关键词】 人类精液质量; 精子密度; 精子活力; 精子活率

人类精液质量是否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着变化,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随着不育问题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男性精液质量的变化趋势也越来越得到社会大众的关注。为了探索我院不育男性精液参数的变化情况,我们收集了五年来我院门诊所获得的精液资料,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数据来自2003年9月~2008年8月到我院男科门诊就诊并行精液常规检查的患者,共计51258份精液资料。

1.2 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调查的方式,系统采集了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及活率、精子总数等相关数据,通过线性回归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工具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

2 研究结果

2.1 五年门诊量及患者年龄变化趋势(图1,表1)

五年来,来我院就诊的男性不育患者逐渐增多,现在每天的门诊量都在200人以上,其中25~35岁一直是不育男性的主体,这体现了这个年龄段的男性更加关注生育问题。

2.2 统计分析

2.2.1 精子密度 控制禁欲时间以及睾丸总体积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随年龄增加精子密度呈下降的趋势,由25岁年龄组的17 ×106/mL降到>40岁的年龄组的9×106/mL,见图2。

2.2.2 精子活力和活率 不同年代样本平均精子活力呈现下降趋势,由2004年的33.60%降到2008年的28.30%,见图3。精子活率由2004的47.27%降到2008年的32.97%,见图4。

2.2.3 无精症、少精症、弱精症及少弱精症所占比率的变化情况

无精症、少精症、弱精症及少弱精症患者比例均有增加,其中无精症比例由6%增加到10%,少精症比例由60%增加到85%,弱精症患者由78%增加到92%,少弱精症患者由40%增加到56%,其中弱精症患者所占的比率最大,见图5。

3 讨论

精液质量是评价男性生殖功能的经典指标。精液质量变化趋势的初期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资料来源的选择被认为存在偏倚而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直到1992年丹麦学者Carlsen等[1]在研究了1938~1990年世界各地发表的有关男子精液质量分析的61篇文献,才引起学术界的关注,该研究共分析了14947例男性,排除了不育夫妇和技术方法不同的样本,按照文献出版时间的顺序,指出在过去的50年间男性精液质量有显著下降趋势:平均每次射精量由1940年的3.4ml下降到1990年的2.7ml,精子密度由1940年的113×106/ml下降到1990年的66×106/ml,半个世纪下降了近50%。这篇报告立刻引起全球学术界和公众的广泛关注。由于研究目的、课题设计、实施方案、测定与分析方法的不同,以及地理、种族差异的影响,这种回溯性资料收集方法及统计分析的合理性倍受争议。

1997年Swan[2]重新评估了Carlsen的研究结果,对Carlsen研究过的数据用线性和二次方模型重新分析,结果表明在美国和欧洲样本精液密度下降比Carlsen分析的结果更快。Almagor等[3]调查了1990~1999年居住在以色列耶路撒冷的经过宫内精子注射(IUI)治疗的男性,研究者做了横截面2638例和纵向417例的分析,认为过去10年耶路撒冷地区接受IUI的不育男性精液质量明显下降。国内2001年江苏省一项对于1972~2002年间608例青年健康男性精液质量的研究显示,精液质量表现出下降趋势[4]。

尽管有大量文献为精液质量下降提供了证据,但世界范围内同样有许多文献表明精液质量并无下降。Andolz等[5]对欧洲东北部1960~1996年22759例不育男性精液质量的研究显示,调整了年龄与禁欲时间后,36年间精液质量略有下降,正常形态精子率下降明显,活动精子数反而有所升高,精子密度变化不明显。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数据表明,1983~2001年悉尼志愿捐献精子的 18~40岁健康男性,在没有考虑志愿者婚姻状况和生育状况的情况下其精液质量并没有下降[6]。Itoh等[7]分别研究了1975~1980年和1998年居住在日本札幌的健康志愿者,发现近20年精子密度无下降。Seo等[8]收集韩国某一实验室1989~1998年年龄在21~40岁22249例不育男性精液资料,分析显示在此期间不育患者的精子密度、精液量和活率均没有显著改变。世界范围内总的精液质量的变化趋势没有明确的结论,但部分地区的下降趋势已被许多学者接受,精子质量存在地域性和种族间的差异。

评价男性生育能力的指标有很多,有精液质量、妊娠几率等。精液质量是最简便、直观的,虽然其评估的主观性强,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我们大样本、多中心、回顾性研究中趋势预测的准确性,但研究精液参数的变化对男性生育能力趋势的预测仍有一定意义。在精液质量的时间趋势研究中,绝大部分是回顾性的,存在各种偏倚和混杂因素。因此,我们在研究中考虑到其他一些相关因素对精液参数的影响,加入了研究对象的年龄、样本采集年代、禁欲时间等相关数据,反复进行单因素、双因素及多因素交互分析,在方法学上有一定的优势。我们的研究提示过去5年间我院患者年龄没有明显变化,50%以上是在25~35岁之间;随着样本采集年代的不同,精子活率呈现下降趋势;精子密度随年龄组增加表现出下降趋势;无精症、少精症、弱精症及少弱精症患者的比例均呈现出增加趋势。

男性精液质量改变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发达国家,男性生殖功能方面的大部分研究致力于精液质量的下降和环境污染物对生殖健康的危害。随着人类对自身健康的关注,要大力发展男性生殖基础和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建立长期动态的精子质量检测网点、关注环境因素及生活方式对男性生殖功能的影响。研究男性生育力变化趋势需要进行长期的、前瞻性的、连续的纵向研究,并且这种研究伴随着人们对生殖保健事业的愈加重视日益显现出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参考文献

1 Carlsen E, Giwercman A, Keiding N, et al. Evidence for decreasing quality of semen during past 50 years[J]. BMJ, 1992, 305(6845): 609-613.

2 Swan SH, Elkin EP, Fenster L. The question of declining sperm densityrevisited: An analysis of 101 studies published 1934~1996[J]. Environ Health Perspect, 2000, 108(10):961-966.

3 Almagor M, Ivnitzki I, Yaffe H, et al. Changes in semen quality in Jerusalem between 1990 and 2000: a cross sectional and longitudinalstudy[J].Arch Androl,2003,49(2):139-144.

4 陈兆干,王君.25年来精液变化的统计分析[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1,15(3):188.

5 Andolz P, Bielsa MA, Vila J. Evolution of semen quality in North-eastern Spain:a studyin 22,759 infertile men over a 36 year period[J].HumReprod,1999,14(3):731-735.

6 Costello MF, Sjoblom P, Haddad Y, etal. No decline in semen quality among potential sperm donors in cydney, Australia, between 1983 and 2001[J]. Assist Reprod Genet,2002,19(6):284-290.

7 Itoh N, Kayama F, Tatsuki TJ, et al. Have spermcounts deteriorated over the past 20 years in healthy young Japanese men [J]. Sapporoarea J Androl, 2001,22(1):40-44.

8 Seo JT, Rha KH, Park YS, etal. Semen quality over a 10year period in22, 249 men [J].Korea.Int J Androl,2000, 23(4):194-198.

9 罗汉宏,杨建伟.精液常规在男性不育诊断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男科学杂志.2001,13:214.

[收稿日期:2009-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