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臂丛神经阻滞麻醉34例临床体会
2009-07-15李海军
李海军
【摘要】 目的 观察小儿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择34例ASAⅠ~Ⅱ级小儿上肢手术患者,在肌间沟行臂丛神经阻滞,阻滞成功后注入0.25%罗哌卡因局麻药,用量按0.5~0.6 ml/kg给药。34例患儿均采用惠普多参数监护仪连续检测ECG、HR、SpO2。结果 34例患儿均取得良好的阻滞效果,术中患儿患肢松弛,对手术刺激及止血带耐受良好。结论 小儿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操作简便、阻滞完善、并发症少等特点,且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本科2005年9月至2007年12月对34例小儿上肢手术患者采用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小儿患者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6~12岁,体质量18~40 kg。全部为上肢择期手术,手术时间0.5~3.5 h。
1.2 术前准备 患儿术前禁食8 h,禁饮4 h,术前肌注阿托品0.02 mg/kg,安定0.2 mg/kg,对于哭闹不合作的患儿在进入手术室前先肌注氯胺酮5 mg/kg作为基础麻醉。
1.3 麻醉方法 患儿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取仰卧位,头偏向健侧。麻醉者站在患儿头前,显露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在锁骨头后缘深面可摸到一条小肌肉即前斜角肌,前斜角肌外缘稍后即为中斜角肌,两肌间的凹陷即前、中斜角肌的肌间沟。沿环状软骨向后做一水平线,与肌间沟的交点即为穿刺点。一手以食指用力压迫肌间沟上端,另一手持7号头皮针在穿刺点穿刺,针尖方向向内向下,进针约0.5~1.0 cm,可有轻微突破感,并见由于臂丛神经受刺激引起的患肢肌肉抽动,回抽无血液及脑髓液后,再注入局麻药,注药后定位手指继续按压1~2 min。局麻药一般选用0.25%罗哌卡因,用量按0.5~0.6 ml/kg给药。对于不合作或效果欠佳的患儿术中辅以小剂量的杜非合剂或氯胺酮。均采用惠普多参数监护仪连续检测ECG、HR、SpO2。20例患儿术中予面罩给氧,并适当补充血容量。
2 结果
34例患儿均取得良好的阻滞效果,术中患儿患肢松弛,对手术刺激及止血带耐受良好。穿刺过程中有28例患儿观察到患肢肌肉抽动或述有异感,6例患儿虽无异感,但阻滞效果也较好。有3例麻醉后出现霍纳氏综合症,主要表现为患侧瞳孔缩小,术后自然恢复。术中患儿生命体征稳定。
3 讨论
由于小儿臂丛神经穿出后解剖位置固定且表浅,穿刺成功率高,造成损害的几率较小。本组有82.3%的患儿在穿刺过程中患肢肌肉抽动或述有异感,这是由于穿刺针直接刺激所致,表现为手臂外展、手指屈曲、拇指内收等运动,可作为可靠体征使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成功率增加。霍纳氏综合症是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常见的并发症[1],它是颈交感神经被阻滞而引起,本组有3例,但对患儿呼吸和循环无明显干扰,且很快自行消退。患儿采用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应注意:①肌间沟的定位必须正确,颈部肌肉呈纵向分布,肌肉间隙较多,定位时需加以鉴别,只要定位正确,可不必强求异感,直接注药以避免反复穿刺或穿刺过深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和并发症;②注入麻药时用于定位的手指应一直在穿刺部位上方压迫肌间沟上缘,迫使局麻药沿臂丛神经鞘向下扩散,可增加对尺神经阻滞效果,避免局麻药向上扩散导致膈神经和喉返神经被阻滞[2];③穿刺时针尖方向应向下向内,避免水平方向进针,以预防因进针过深误入硬膜外腔或蛛网膜下腔;④在臂丛麻醉特别是辅助应用镇静、镇痛药者,应加强麻醉期间监测和管理,特别应着重对呼吸功能的监测,应常规检测SpO2;⑤本法不能用于双侧阻滞[3],对于肥胖而肌间沟定位不清者应慎用。
患儿上肢手术的麻醉以往多选用静脉全麻,由于静脉全麻操作比较复杂,对小儿生理干扰较大,临床应用有所顾及。小儿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具有操作简便成功率高阻滞完善并发症少等优点,容易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546.
[2] 马涛,申光亮,张元,等.小儿臂丛神经阻滞在手外科的应用.中华手外科杂志,1995,11(1):60.
[3] 谢柏樟.实用麻醉技术.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