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魏晋南北朝荐举文看当下的推荐信写作
2009-07-15陈静
陈 静
摘 要:作为荐举制度的衍生品,魏晋南北朝的荐举文颇具特色:结构清晰,内容写作具有较强的技巧性,语气诚恳,善于把握受文者的心理,语言带有很强的文学性。这些技巧对当今推荐信写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 荐举文 写作特色 借鉴
“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荐举在我国古代是一条选拔人才和官吏的重要途径。建安十五年,曹操在《求贤令》中提出:“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魏王曹丕采纳陈群的建议,推行九品中正制。北魏孝文帝宣布,访得贤才而荐者给赏,知有贤才而不荐者要问罪。在这种鼓励荐举选才的政治大背景下,再加上文学的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涌现了大量措辞优美、要言不烦的荐举文章,代表作有三国时期孔融的《与曹公书荐边让》、《荐祢衡表》、《上书荐谢该》、《与曹公论盛孝章书》;西晋陆机的《荐戴渊疏》,山涛的《山公启事》50则,李重的《荐曹嘉启》;东晋桓温的《荐谯秀表》;南朝宋代刘义恭的《荐沈邵启》,齐代萧赜的《任用沈宪启》,王僧虔的《请用谢宪督运启》、《为王琰乞郡启》,王融的《求自试启》;梁代任昉的《为萧扬州荐士表》,刘孝绰的《求豫北伐启》;后魏刘仁之的《与彭城王韶启》,刘昶的《求边戍启》,萧嶷的《请领太子太傅手启》等。通俗来讲,这些荐举文就是当时社会上使用的正式推荐信。
推荐信是一种说明被荐者人品和能力的应用文,有自荐和他荐两种形式。真才实学固然重要,良好的包装也必不可少。如何把被荐者的真才实学用最得体的方式表达出来,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事实上,推荐信是否表达得体、措辞恰当、真实可信,将直接影响到阅文者对被荐者的第一印象,继而影响举荐的成效。作为荐举制度的衍生品,魏晋南北朝的荐举文颇具特色:结构清晰,内容写作具有较强的技巧性,语气诚恳,善于把握阅文者的心理,语言带有很强的文学性。总之,这些技巧对当今推荐信的写作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从结构上看,该时期的荐举文结构清晰,可以划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子和切入口,主要用来重申人才的重要性和求才的迫切性,突出表现荐举的必要性。第二部分谈所推举人才的情况,最后一部分是希望和要求。例如陆机的《与赵王伦荐戴渊疏》:
盖闻繁弱登御,然后高墉之功显;孤竹在肆,然后降神之曲成。是以高世之主,必假远迩之器;蕴匮之才,思托大音之和。
伏见处士广陵戴若思,年三十,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辨物。安穷乐志,无风尘之慕;砥节立行,有井渫之洁。诚东南之遗宝,宰朝之奇璞也。若得托迹康衢,则能结轨骥騄;曜质廊庙,必能垂光玙璠矣。
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
《晋书·戴若思传》载:“(戴渊)性闲爽,少好游侠,不拘操行。”约在元康六年(296),陆机由江南乘船返京。戴渊带一伙人拦路抢劫,他本人不动手,坐在河岸交椅上,指挥众人,进退有方。陆机在船上见状,对他说,你有如此才干,怎么也来当劫贼呢?戴渊顿时触动,扔下宝剑,归顺陆机。后来陆机写了这封信,向当时执政的赵王伦推荐他。寥寥数语,不到二百字,便把其理、其人、其事讲得清清楚楚。开头两联虚写,说明良材得其所,方能尽其用,贤主与人才相互需求,接着转入实质内容,用两句点出戴氏其人,介绍戴氏才干品德,推论任用的效果,这是文章的主体。结尾希望赵王伦“垂神采察”,戴渊得以重用,轻轻一笔收住,干脆利落。
再如孔融的《荐祢衡表》,开头说:“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乂锒;旁求四方,以招贤俊”,正因为皇帝四方求贤,所以“维岳降神,异人并出”,自然引出正题,进而介绍祢衡的情况:“窃见处士平原祢衡:年二十四,字正平……”,最后恳请“陛下笃慎取士,必须效试,乞令衡以褐衣召见”。
从魏晋南北朝荐举文的体裁来看,或“表”或“启”或“疏”,都属于公文形式。结构清晰,既是思维富有逻辑性的体现,又显得庄重,有利于阅文者快速捕捉有效信息,满足荐举文乃“经国之大业”的实用性特征。现代推荐信也应该遵循这一原则,讲清“推荐谁”,“为什么推荐”,开门见山,不拖泥带水,少用俗套之语。
从写作内容和手法上看,魏晋南北朝的荐举文带有很强的举荐技巧性。
一、迎合时局及岗位的用人选才标准
重才还是重德?曹操主张“唯才是举”,是不是就不重视“德”呢?事实并非如此。“过正”是为了更好的“矫枉”,曹操“唯才是举”的主张是建立在东汉后期荐举对象被名门望族和富家巨室子孙所包揽的时局基础上。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种颠倒黑白的滥举现象。曹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提倡“唯才是举”,意在凸显“才”、强调“才”,而不是轻视“德”、贬斥“德”。等到社会由乱及治,随着社会转型,在人才选择上由“有事赏功能”向“治平尚德行”转变,文帝、明帝都相继发布了求忠信、重德尚教的策令和诏书。因此,荐举人才时,对人物的才、德都要注重。山涛在曹魏时任尚书吏部郎,晋武帝时又任吏部尚书,《全晋文》所辑他的五十则《启事》,共举荐了四十九人,大多擢用,所以说他“周遍百官,举无失才”。他的举荐策略,是对两汉重德业、曹魏偏才智的人才观的一种融合。
根据特殊岗位推举符合条件的候选人才,也是保证举荐成效的好方法。山涛的《举崔谅等可补吏部郎启》:
人才既自难知,中人以下,情伪又难,吏部郎与碎事日夜相接,非但当正己,乃当能正人。不容秽杂也。义郎杜默,地履亦佳,太子庶子崔谅、中郎陈淮,皆有意正人,其次不审有可用者不?
吏部侍郎要求非但正己,当能正人,所举的三人都符合这条标准,最后山涛认为“谅尤质正少华,可以敦教”,所以“宜先用谅” 。但也有反例,王僧虔的《为王琰乞郡启》曰:“太子舍人王琰,牒在职三载,家贫,仰希江郢所统小郡。”他将“家贫”作为推举的理由,显然是不能服众的。所以后人评价他“推举人才,多有谬命”,“不论人才优劣,贸焉荐举”,“王氏门风,于是衰矣”。
同时,魏晋风度中的一些审美概念,也影响了对人才的评价。如“清”是《世说新语》中人物品评使用频率最高的用语,也是“称誉人物最高的评价”。山涛《启事》荐阮咸“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又说焦胜是“清贞著信义”,武韶是“清白有声”,苟彧是“清和理正”等等,切合了当时的人才评价标准。
当今社会,人才同样要求“德才兼备”。因此,在推荐信中,既要扼要陈述说明被推荐人的品质和工作态度,又要恰当评价被推荐人的工作能力、专业特长。对人才的总体描述应该与时俱进,紧跟潮流,并根据不同的岗位要求有所侧重。例如推荐干部应该符合“四化”标准,推荐读硕、读博应该注重被推荐者的科研能力,推荐工作应注重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等。
二、坚持为公选才的立场和充分考察的原则
陆机的《与赵王伦荐戴渊疏》结尾有深意:“惟明公垂神采察,不使忠允之言,以人而废。”由陆机这样著名的前吴国大将的后代推荐另一个吴国将领的后代,很容易引起怀疑甚至反感,所以他有必要特别声明自己并无私心,推荐人才是忠于赵王伦的表现,而且推荐疏的内容也是真实恰当的“忠允之言”,这样就可以堵住可能出现的流言。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祁溪荐举仇人解狐,咎犯荐举仇人虞子羔的故事,流传着“不避仇雠”、“不阿亲近”的佳话。树立荐贤为公的观念,关系到吏治的清浊和国家的盛衰。出于公心,写作才有底气,这一点尤为可贵。
王僧虔在《请用谢宪督运启》中说:“南台御史谢宪,乃堪驱使,臣门义旧,粗是所悉。”可见他所推荐的人才是“义旧”,经过了调查和了解,是熟悉的人。虽然将“义旧”作为推举的原因并不十分充分,但对于一份推荐信来说,内容是否真实可信,与推荐人和被推荐人的熟悉程度有着重要关系。所以在他荐的情况下,非常有必要在推荐信中明确说明两人之间的关系或熟识过程,如师生、同事、领导与下属等等。
三、扬长避短,避实就虚
陆机评价戴渊:“清冲履道,德量允塞。思理足以研幽,才鉴足以辨物。安穷乐志,无风尘之慕;砥节立行,有井渫之洁。”仔细读来,这几句表彰的话说得实在抽象概括,无外乎说戴渊品格高尚,有才能志向。这大约是因为戴渊本没有多少可讲之事,不容易说得太过具体。对这篇荐举文来说,只要使赵王伦对戴渊产生兴趣,产生见一见的念头,就算是成功了。骈体文的长处之一正在于它善于化实为虚,措辞灵活。
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每个方面的表现都一样出色,将人才的长处在推荐信中准确地表达出来,突出个性,就足够了,其他方面可以一笔带过,这时候就需要用到避实就虚的技巧。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封推荐信只要有一个主要的闪光点并且言之有物,这样推荐信就有了分量。
四、真实可信,用事实说话
实事求是,真实表达,可谓是推荐信的写作底线了。据媒体报道,哈佛等美国名牌大学招到一些来自中国的学生,他们有着国内著名大学教授满篇赞誉的推荐信。但是,学生到校后却严重缺乏语言能力、领导能力和组织能力。这直接导致国外大学渐渐不相信国内教授的推荐信,选择到国内进行自主面试。适度的夸饰还可原谅,不负责任的夸夸其辞却是推荐信的大忌。如何能增加推荐信的说服力呢?一是靠推荐者的名望和地位。如孔融荐祢衡时说:“如无可观采,臣等受面欺之罪。”愿意用他的信誉作担保,以欺君之罪作代价,足可见其一片真心。二靠溢美之词背后的事实支撑。如南朝宋代刘义恭《荐沈邵启》:“盱眙太守刘显真,自求解脱;邵往莅任,有政绩,彰于民听。”用百姓的评价来说明推荐人才的才能,令人信服。不过这样的例子不是很多。中国古代的传统思维方式具有模糊性,注重对事物作质的判断,忽视量的分析,疏于分析论证,重视直觉体悟,缺乏逻辑论证,求神似不求精确。这种模糊思维在文学创作中具有优越性,可以使作品具有广大的想象空间。但是,现代推荐信的写作还需要借鉴西方思维的分析性、精确性和实证性,尤其是留学涉外类推荐信。缺少事实论证,会使得推荐人的评价没有足够的信服力。
几乎每一句话都堆满了赞美之词,却举不出一件事例来证明,这样的推荐信是苍白无力的,也是现代许多推荐信所犯的一个雷同而致命的错误。因此我们在叙述被荐者的才能时,必须用事实说话,以细节取胜。
五、语气诚恳,自信满满
例如孔融在《荐祢衡表》最后说:“乞令衡以褐衣召见”,带有非常强烈的祈求语气。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临表悚战,犹惧未允,不任下情”,显得非常慎重和期盼。而王僧虔的《请用谢宪督运启》,语气则“若有挟而求”:
臣僧虔启,南台御史谢宪,乃堪驱使,臣门义旧,粗是所悉。统内新故杂米数十万斛,实须督切,宪今请假在此,臣欲折以统摄,庶得速办,其频经督运,已有前效。谨以启闻,伏愿听许。
这种“有挟而求”的语气显然是不恰当的。推荐信的写作目的是请求收文者录用所荐人才,应以委婉的语气提出。语气谦恭,是对对方选择权的尊重,应避免出现“应该”、“必须”、“速速”等口气强硬的词语。
南北朝自荐一类的文章,如王融《求自试启》认为自己“文武吏法,惟所施用”,刘孝绰《求豫北伐启》中对其他人认为自己“素无飞将之目,未从嫖姚之伍。言易行难,收功理绝”的意见十分不满,在文中自比为谢安、羊祜。其他如刘昶《求边戍启》、萧嶷《请领太子太傅手启》等也都是对自我才能的肯定,以期能为所用。这些自荐文的表达建立在充分自信的基础上,突出体现了写作者的主体意识。现代自荐信的写作除了要注意表达自信,无须过分谦虚,还要分清自信和自负的区别,把握好分寸,做到不卑不亢。
魏晋南北朝的荐举文既是用于实务的应用文章,又是极具个性、风格鲜明的文学作品,辞藻华美,大量用典,善用对偶、比喻、衬托等文学手法。在文学和非文学界限很不分明的古代,文学作品强调社会价值,而实用文章也讲究艺术品位。从事公文写作的官员,很多人也有另一种身份——文学家。他们在写作荐举文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将其文学才华运用于写作中,使得荐举文文学化、艺术化。由于时代的改变,在文学性、艺术性方面,现代推荐信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达到古代荐举文的水平。不过如何让推荐信极具个性,仍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一般来说,优秀的人推荐的人才也是优秀的,适当的文采和出人意料而又恰到好处的创意应该是现代推荐信不懈的追求。
(陈静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1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