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隐逸风尚探究
2016-09-21武新虹
武新虹
摘 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乱及门阀制度的影响,不少有识之士纷纷选择隐居,致使这一时期隐逸成风。此种现象不仅推动了学术发展,而且对艺术及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点,尝试对这一时期隐逸风尚的成因及特点做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此种现象对社会的影响。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隐逸风尚 成因 特点 影响
1.引言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动乱的一段时期,再加上政治制度的影响,不少有识之士在“报国无门”的情况下选择了归隐。这些隐士大多志趣高洁且学识渊博,他们的隐居一方面有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了社会大环境的改善,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隐逸风尚
2.1隐逸成风的原因
结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局势来讲,这一时期隐逸成风的原因主要包括三项:第一,社会因素。西汉时期,由于皇帝对儒学极为推崇,当时的士人大多以入世为主要志向,并没有多少人倾向于归隐。但这种情况在东汉晚期出现逆转,由于阶级斗争日趋激烈,官场风气让不少有识之士感到非常失望。东汉晚期,部分官员为了“排除异己”,大肆迫害与自己意见相左的官员,再加上朝堂之上派系林立、争权夺势,很多不愿与他们同流合污的名士都遭到杀害。这种情况使其他人感到心寒,不少人开始觉得在朝为官每天担惊受怕远不如辞官归隐自在。所以,弃官归隐实际上是一种无奈之下做出的决定,与政治风气有很大的关系。
第二,制度因素。魏晋时期的门阀制度以宗族为基础,等级明确是此种制度的显著特点。在此种制度下,人们被分为不同等级,士族门阀对政治有巨大的影响力,他们通过参与政权维护自己的地位。当时要从政的人被分为士族及寒门两类,而后者要从政是非常难的。再加上门阀士族操控九品中正制的执行,门第出身逐渐成为为官的首要标准,普通人为官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第三,个人因素。魏晋时期,不少人对于当时动荡的局势感到十分忧心,但由于从政难、能力有限,他们又无法改变这种境况。有心无力使得很多人最终选择以逃避的形式面对社会现实,他们希望在山林间忘却世间烦心事。再加上山林具有的自然之美,又是这些人一直向往的,所以在官场令其失望的时候,他们自然就会倾向于在山林之间寻找慰藉。
2.2表现出的特点
受到特殊社会环境的影响,魏晋时期的隐逸风尚表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归隐演变成为群体行为。这一时期的隐士有很多,但其中最有名的是两个“群体”,其一为建安七子,其二为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竹林一般认为并非实物,而是一种寓意,带有一定的浪漫色彩,是隐逸趋于群体化的表现。这一时期弃官归隐的人比较多,带动效应比较强,隐士群体急剧扩大,归隐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第二,隐士大多志趣高洁、学识渊博。这一时期的隐士,大多都有着多种不同爱好。归隐使得隐士心灵上获得宁静,再加上不少人本身就志趣高雅,他们在归隐期间经常专注于琴棋书画,沉浸在一个人的世界中。同时,这些隐士还具有注重养生的特点,比如刘凝之,在归隐期间经常采药服食,这种情况使得隐士身心均得到调理,形成良好的心态,故这一时期的隐士大多比较长寿。受到选人制度的影响,魏晋时期评价隐士的时候,普遍倾向于以学识为根据,所以为人所知的大多都是学识渊博者。另外,由于隐士无心为官,所以他们的求知一般均是出于一种纯粹的对知识的渴求,这恰恰是最可贵的一点。
第三,隐逸思想中渗透了儒、释、道三家的理念。魏晋时期玄学较为盛行,起到了缓和儒、道矛盾的作用,对隐士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玄学盛行对隐逸最大的影响体现在,此种思想改观了人们对隐逸行为的认识,使隐逸得到了宽容对待,打消了不少人在隐逸方面的顾虑,进而推动了隐逸的群体化。而佛教理念在隐逸思想中的渗透,则体现在隐士倡导的“空”和“无”皆为僧人修行时的自我告诫。
2.3影响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隐逸成风对社会发展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其中较典型的几项可归纳为:第一,使得政治更清明,并推动社会风气的转变。尽管隐逸看起来只是有识之士无奈之下做出的个人选择,但是一旦此种现象成为一种风气,那么其影响力将随之扩大。弃官归隐是人们对官场不满的表现,同时正是因为归隐大多带有一丝无奈的色彩,所以,很多人都将官员归隐及隐士出山分别看做是统治者失去人心、明君出现的标志。基于此种观念,历代皇帝对于隐士大多采取的是礼遇政策,并希望通过给予优待等方式使其重新从仕,以满足其用人需求或营造一种天下归心的表象。但统治者的立场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无原则的迁就隐士,如果隐士表现出不合作的态度,那么统治者将会采用一些非常手段促使其不得不遵从自己的意志。例如,篡位的司马氏就曾经做出过逼人从仕的事情,并不惜杀一儆百。隐士们大多并不求闻达于诸侯,即使从仕,他们一般不会主动夺权或者过多的参与朝政,这样的情况正是这一时期统治者们最希望的,所以隐士经常被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帝王用作粉饰太平的工具。上述情况带动了隐士社会地位的提升,人们对于隐士的态度愈加恭敬,隐逸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得到高官、士大夫的支持。此种现象不仅带动了政治风气的转变,还使得不少人开始纷纷模仿隐士行为,进而使得社会风气得到了净化。
第二,推动了教育事业及文学艺术的发展,并加速了各家思想的融合。隐逸成风使得社会对隐士的态度出现了一定的转变,人们将与隐士往来视为一件比较荣幸的事情。再加上这一时期私学较为兴盛,不少隐士纷纷开始投身于教育事业。从动机上讲,隐士的此种行为一方面是远大志向的驱使,另一方面是为自己的生计考虑。隐士教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极为常见,且由于隐士学识渊博,此类教学往往能够吸引到更多的人前来听课。除了教学之外,还有的隐士也会去往别处讲学。但无论具体形式是教学还是讲学,隐士们对教育事业作出极大贡献这一点都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同时,由于求知动机纯粹,隐士们在文学艺术方面的修养往往高于常人,这一时期的隐士中不乏各类大家,他们的作品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不小的影响,还给后世留下宝贵财富。另外,儒、释、道三家理念在隐逸思想中的渗透,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各家思想的融合,进而使得这一时期的思想文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比如,虽然隐士倡导的大多是玄学,但他们的言行却带着儒家风范。这一时期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合趋势极为明显,并在隐士身上得到彰显,而隐士们践行各家思想及传道、讲学等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思想融合。
3.结语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隐逸风尚形成原因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制度因素、个人因素三个方面,并表现出群体隐逸、隐士大多志趣高洁等显著特点。由于这一时期的隐逸行为成了一种社会风尚,故其影响也并不局限于这一时期,而是波及后世的历朝历代。
参考文献:
[1]杨玉莹.魏晋隐逸之风与音乐之间的关系研究[J].音乐时空,2016,(07):13-14.
[2]贾学义.魏晋隐逸风尚及其政治成因[J].邢台学院学报,2015,30(03):110-112.
[3]刘莎莎.招隐诗与反招隐诗的主题剖析——以魏晋隐逸诗为中心[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5(02):87-94.
[4]王梦.孟浩然的诗及其隐逸情怀[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33(02):100-102.
[5]高智.陶渊明“隐逸诗人之宗”考论[J].铜仁学院学报,2016,18(02):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