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祝传说的心理视角
2009-07-15郝景云
摘 要:《梁祝》传说是一则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流传千古,芬芳四溢,对后人的爱情观、婚姻观、家庭理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梁、祝二人爱情萌发、生长的主客观因素、心理机制和爱情悲剧发生的原因,从心理方面揭示了梁祝悲剧的社会意义——对于扼杀爱情、毁灭幸福的封建婚姻制度的鞭挞。
关键词:《梁祝》 爱情 悲剧
近日,笔者读了一篇关于胡适和曹佩声的爱情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1923年,曹佩声在杭州一所师范学校读书时,与已经成名的胡适产生了爱情。胡适回到北京,向发妻江冬秀提出离婚但遭到了拒绝。开始时两人还不断往来,后来由于局势动荡,终不得相见。1948年底,胡适到上海探望曹佩声,留下一句让人无限唏嘘的“等我”,便飞到了海峡对岸,从此天各一方。
曹佩声终身未嫁,1973年在孤独寂寥中离开人世。临终前曾要求将自己埋葬在安徽绩溪的一条公路旁,那是通往胡适家乡“上庄村”的必经之路。曹佩声希望有一天胡适归来之时,能在自己的坟前驻留片刻。可她却不知道,海峡对岸,胡适早已死去了整整10年!
这则故事,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凄美爱情故事。东晋上虞祝家庄才女祝英台女扮男装赴杭求学,途中邂逅会稽书生梁山伯,二人在杭州游学期间结下深厚情义。祝英台学成先归,二年后梁山伯到虞寻访祝英台时,方知祝英台是女儿身,意欲娶其为妻,不料此时祝英台已由父母之命许配马家,梁山伯知后追悔莫及。三年后梁山伯出任鄞县县令,终因相思成疾而死,葬鄞城西清道山下。梁山伯死后第二年祝英台出嫁途中,路经梁墓,上山祭奠,祝英台痛哭亡灵,情义感动天地,只见梁山伯墓突然裂开一道口子,祝英台纵身跃入其中,同穴而死,过后二人魂魄化作彩蝶,翩翩起舞。
一、草亭结拜——相遇相识
梁祝的“生死恋”是从草亭结拜、义结金兰开始的。从表面上看,梁祝的“偶遇结拜”是情节层面上的奇巧,而从心理的角度来看,有其必然性。社会生物学告诉我们,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大多数时间都是与其他人一起度过。祝英台从小养在深闺,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一个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养在深闺中的富家小姐,可以想见对父母有着多么强烈的依恋。为求知,聪明的祝英台乔装成男子出了家门。此刻的祝英台犹如出笼的小鸟,自由而恐惧、惊喜而好奇,既有看到风和日丽、繁花似锦的喜悦,又有暂别父母的孤单,心理上处于空白期,寻求同伴的欲望强烈,急切的寻求可以替代亲情的情谊,以此克服孤单、恐惧。在这种心理期待状态下,与谁在一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填补心灵空白。恰好在祝英台的心理期待中,眉清目秀、身躯伟岸、鼻直口方、相貌非凡的梁山伯进入她的视线。唇红齿白、彬彬有礼的祝英台与梁山伯一见如故。共同的目的,共同的认识,共同的态度,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尤其梁山伯对于“男女同是父母生,女孩儿也该读书求学问”的看法,更是博得了祝英台的好感。相仿的年龄,相同的倾向,彼此的好感,为两人的结拜、相知相爱做好了铺垫。最关键的是祝英台克服家庭阻力外出游学的行为得到了梁山伯的认同,这大大增强了祝英台对自己选择的肯定。于是梁祝撮土为香,敬告神明,义结金兰也就顺理成章了。
显而易见,梁祝的结拜是以桃园三结义为蓝本的。结拜是古代游民最早和最简单的结合方式。梁祝都是第一次外出游学,对不熟悉的社会有一种天生的畏惧,为了克服这种心理畏惧,彼此就需要组织在一起,共同奋斗。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人们常挂在口头的“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这种“朋友”不是泛泛之交,而是可以心换心、完全信任、同生同死的朋友。但那时没有新的组织观念,更没有新的组织形式出现,他们只能模仿家族中的兄弟关系组织起来。梁山伯年长,社会经验丰富、能力强,成为大哥,祝英台年幼为弟。梁祝结拜确立了两人的社会关系。两人从关系中得到了重要的利益:
依恋(attachment),两人建立的亲密关系提供了安全感和舒适感。
社会融合(social integration),梁祝对求学有相同的利益和态度的感觉。彼此提供了伙伴关系和从属感。
价值确定(reassurance of worth),彼此有助于对方认为自己有能力、有价值的评价时,就获得了价值确定。
稳定联盟感(a sense of reliable alliance),彼此在需要的时候有人会帮助对方的认知。
照顾对方的机会(opportunity for nurturance),在对对方健康负有责任时出现,照顾对方给自己一种被需要和自我重要的感觉。
二、同窗生情——相知相爱
梁祝同窗共读整三载,志同道合相敬爱。在长达三年共同的学习生活中,梁祝结下了深情厚意。形影不离的三年中,祝英台早已心许梁山伯,梁山伯也早已离不开祝英台。彼此两情相悦,相互镶嵌,合二为一,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这个整体超越了生理需求,是两人精神、灵魂、人格的融合。梁祝何以产生生死相许的爱情,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从空间的角度来看,梁祝两人不仅是同窗还是同桌,距离很近,易于接近。心理学研究证实:接近性是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人们居住的越近,不管这种接近是物理距离还是功利性距离,越容易成为朋友。在梁祝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日则同食,夜则同寝,零距离接触,为两人相知相爱提供了便利条件。从交往的成本来看,对于两人,几乎是零成本交易,彼此皆有益处。相反,相隔很远,天涯海角的人际关系,需要时间、计划、金钱来维持。在梁祝所处的时代,生产力极不发达,没有现代化的交通、通讯工具来摊薄爱情的成本。无疑,近距离的接触为梁祝的爱情萌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从时间的角度的来看,心理单纯接触效应告诉我们,仅仅经常看到某个人就能够增加对他的好感。梁祝同窗三载,日久生情,对彼此的好感与日俱增。从心理的角度来说,首先,多次接触加深了了解,这对彼此喜欢是有帮助的。其次,当梁祝变得越来越来熟悉彼此时,同时也能预测对方的行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心有灵犀一点通”。
三、悲壮殉情,警示社会
梁山伯殉情——慢性自杀。
三年同窗、共宿而不及于乱,完全是来自祝英台女性的自持,这种自持为她塑造了完美的形象,激昂了梁山伯的生命,但同时却也将他带向毁灭之途。
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说:“柔情乃是性欲的升华。”诗人叶慈说:“欲望会死亡,因为每一次触摸都耗损了它的神奇。”精神分析学家和诗人都同时体会到:性欲一经消耗,就会减损情爱的强度,只有不能消耗的情欲才能浓缩、提炼出清纯而又炽烈的浪漫爱情。情欲因受阻而不能消耗,因此各种横逆、困难、挫折、痛苦就成为浪漫爱情必备的条件,而且愈挫愈勇。初始的爱意也许是来自性欲本能,但它的无由消耗终于使爱逐渐独立并成为一种新的感觉经验,它的对象也逐渐由对方的肉身转移到自己内心骚动的感觉(feelings),他开始爱爱情本身,以及爱情中的喜乐与痛苦。于是浪漫爱情成为一个感情的黑洞,吸融一切,使当事者茶饭不思,全心全意地放弃自我,沉溺在自己的感觉中。患了相思之症的山伯美梦成空,经此折腾,而情丝难断,茶饭不思,终至一命呜呼。
祝英台的殉情——悲壮抗议。
在梁祝传说的一百多个版本中,仅有一说是祝英台嫁给马家之后才祭坟殉情的。其余的说法都是祝英台在出嫁的路上殉情的。为什么祝英台选在大喜的日子殉情呢?有人说是增强传说的悲剧效果,笔者也不否认。但是这不是祝英台的目的。为了能更好的理解这个问题,我们来考察一下中国人自杀的诱因。国人自杀的诱因不外乎这么几类:一是婚姻状况发生改变;二是家庭中的突发事件;三是社会冲突。非常明显,祝英台的死因是由于婚恋发生了改变。我们再来看国人自杀的范例,屈原投江也许是我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自杀事件之一。可以确定,屈原的自杀有为政治理想殉身和警示社会的因素,其中还有个人的成分。那么祝英台的死显然是为了爱情殉身和警示社会。也就是说祝英台是用自己的生命来警示社会——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为了能有效的警示社会,祝英台希望自己的死易于被别人发现。对自己的殉情是赋予了意义的,即企图自己的殉情引发大众对事端制造者的谴责。而这意义的大小,恰在选择自杀的时间、地点上的体现。在时间上,倘若与逼婚相隔太久远,一来冲淡自杀的冲动,二来引起的社会理解不明朗。在地点上,如果选择在偏僻的地方,人们就不知道死者是谁。所以选择在出嫁的路上殉情,能够实现其赋予自杀的最大意义。基于这种认识,祝英台在闻听梁山伯因害相思而死的噩耗后,心如死灰,立誓不嫁,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可违。此时已经找不出自己满意的生活和社会意义、失去了生存愿望的祝英台在封建婚姻的逼迫下已经理性地找到了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殉情自杀。对于殉情的方式她是深思熟虑的。若像山伯一样死于家中,自己的死和山伯的死就失去了意义。父亲为了声誉遮丑,对于马家称女儿暴病身亡。如果这样,对于扼杀自己爱情、毁灭幸福的封建婚姻制度的鞭挞就显得脆弱无力。
但令人感动、令人传诵不已的依然是以死亡为结局的爱情悲剧,人间最甜美的歌曲诉说的总是人类最悲壮的处境。
参考文献:
[1][美]S.E.Tayer L.a.Pepleu D.O.Sears.社会心理学[M].谢晓菲,谢冬梅,张怡玲,郭铁元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郑土有,胡蝶著.梁祝传说[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郝景云 山东曹县青菏办事处中学 2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