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民办高等院校辅导员的队伍建设

2009-07-14孙新红

文学教育 2009年11期
关键词:民办高校队伍辅导员

民办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学生的日常管理、思想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指导等与学生成长成才息息相关的任务。是民办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维护高校和社会稳定、保证民办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加强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一.做好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

2004年4月27日至28日,教育部在上海召开全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中提到:落实中央文件要求和中央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关键在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要建立高校党政“一把手”领导责任制,党委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应定期召开党政专题会议分析、研究、部署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要把辅导员队伍建设状况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评估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高校领导干部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同时,要像重视、关心业务学术骨干的选拔培养那样重视和关心辅导员的选拔培养,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因此,取得校领导的重视,才有可能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才能健全学生管理机构,完善辅导员规章制度。才能从辅导员的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管理与考核、晋升与待遇等各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才能明确辅导员的职责和定位,才能稳定辅导员队伍,为民办高校的稳定与发展,为争取更大的生存空间贡献力量。

二.明确辅导员队伍建设目标和方向

1.建设一支符合民办高校特色的辅导员队伍。民办高校建校历史短、文化氛围不浓、管理不够完善、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等,加之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发展历程短,学生管理难度大、管理制度不健全、职责划分不清晰且大量的兼职辅导员,对学生管理很难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这给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其次,根据民办高校大学生文化基础差、自卑感强、经济压力大及就业压力大的特点,民办高校辅导员必须具备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因此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应是“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专兼结合”的辅导员队伍。

2.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强、师德高尚的队伍。辅导员必须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且辅导员还应具备良好的品德、端正的品行、优良的工作作风及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的工作态度。另外,辅导员还必须为人师表。韩愈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家扬雄也提出:“师者,人之模范”。[1]因此,辅导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才能对学生进行很好的思想政治教育。

3.建设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的队伍。大学生具有一定文化素养、知识面广、获取信息强的特点。因此,辅导员的专业知识、业务能力也应相对加强。“只有深入,才能浅出,只有居高,才能临下”。“无知便无德”,作为一名教师,若自己没有应有的知识储备,也根本谈不上“德”。同时还要加强自身的组织、管理、沟通协调能力,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善于搜索相关信息能力,这样才能更有条件接近和深入学生,赢得更多的教育机会。

4.培养一支纪律严、作风正的队伍。辅导员必须熟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认真履行党的方针、政策,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同时,必须端正工作作风。《论语·子路》中曾指出:“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此外,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必须理解、关心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切实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

三.完善辅导员队伍管理规章制度

1.制定辅导员选拔制度。聘用选拔上做好辅导员入口关是建设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有利保证。选拔时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择优原则,同时要考虑专、兼职比例,性别、学历、职称、年龄结构等,促使队伍结构呈现最优化状态。这样才能真正把政治素养高、理论基础扎实、业务能力强、心理品质好、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处理突发事件能力强的教师选拔到辅导员队伍中来,才能保证学生管理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2.制定辅导员培养制度。针对民办高校辅导员工作现状,要经常开展理论学习活动,组织辅导员自觉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及与业务相关知识等。此外,建立辅导员上岗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等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体系。对新选聘的辅导员,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要有计划的组织辅导员参加考察和进修学习。

3.制定辅导员考核制度。考评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以“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为目的,以做好、做实学生管理工作为准则,以竞争和激励为手段,以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为标准,以政治思想素质、工作业绩、工作态度及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坚持定性与定量考评相结合、坚持阶段性与总结性考评相结合为考评方法。要单列优秀辅导员表彰奖励并纳入教师、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体系,按照一定比例评选,统一表彰。

4.制定辅导员晋级、职务聘任制度。辅导员既是教师又是管理干部。民办高校为了提高辅导员工作积极性,应制定辅导员职称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其评聘要实行标准单列、指标单列、序列单列、评审单列。还应设立辅导员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根据辅导员的实际表现和工作年限确定相应的副科级、正科级、副处级、正处级行政级别,享受相应待遇,提高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稳定辅导员队伍。

四.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质

1.提高政治素养。政治素养决定着人才发展的方向,并很大程度上提供人才发展的动力。这就要求辅导员必须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较高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扎实的思想理论修养,才能正确的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和理论,才能在工作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提升职业道德素质和人格魅力。针对民办高校学生特点,民办高校辅导员要有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本职工作有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要有无怨无悔、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高昂的工作热情、良好的工作愿望及做学生良师益友的工作激情。 “魅力是自身非权利影响力,是一个人的人品、学识、才能、情感、意志等素质的综合。人格魅力就是一个人在能力、气质、性格等人格特征方面所具有的吸引力[2]”。辅导员的人格魅力也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

3.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辅导员应该学习运用一定的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还要为学生提供就业知识、信息和渠道,培养民办高校的学生“先就业、再择业、再创业”的就业心态。另外,情绪稳定、虚怀若谷、宽容大度、关系融洽,且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心是一个辅导员的成熟表现。同时还应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较稳定的心理状态和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只有这样辅导员才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并善于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

4.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辅导员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与学生进行沟通,把正确的思想通过自己的语言传达给学生;其次,还应具备一定的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面对突发事件,辅导员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清晰的思路,尽快发现问题的所在,制定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再者,辅导员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不仅能组织好学生的活动,还要善于在宏观上管理集体,起到协调和指导作用。

目前,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才刚刚起步,要在民办高校建立一支符合民办高校特色“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还有比较长的道路要走。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还很不成熟,需要实践的不断检验和改进。例如,在民办高校能否真正建立起辅导员职称评审委员会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委员会,以及民办高校的校领导对辅导员队伍建设能重视到什么程度等都是目前很难解决的问题。所以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道路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罗正华.教育学[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8:182.

[2]李彬成.民办高校德育队伍建设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孙新红,山东万杰医学院学生处教师。

猜你喜欢

民办高校队伍辅导员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高校辅导员所需素质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大雁的飞行队伍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还剩多少人?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