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高校科技服务促进产业集群建设的困境分析
2009-07-08张长生刘颖杰
张长生 刘颖杰
摘要“十一五”期间,辽宁制订了三大经济战略,围绕三大经济战略大力打造产业集群建设。高等院校在产业集群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产业集群建设的需要,辽宁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做了积极有益的探索,但是目前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就此做了探讨。
关键词科技创新产业集群科研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辽宁高校在科技创新上取得了众多的成果,在科技成果的转化上,在政府相关政策的激励和保障下、在校企联合下,取得了一定得突破,但是我们仍然看到辽宁高校在科技成果创新和转化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这直接影响了辽宁三大经济区产业布局的调整和产业集群的升级和新的产业集群的形成,为此,要下大力气破解难题,谋求科学发展,切实使高校成为产业集群的重要动力源。
1 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对科技创新造成源头性限制
科研经费的缺乏一直是制约高校科技成果创新与转化的瓶颈。目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来源主要靠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高校自筹、金融机构贷款和中介机构投资等。但由于许多地方高校处于弱势地位,社会信任度、认同度不高,很难得到国家和地方财政、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的资金支持,再加上自身财力有限,许多有较高实用价值的成果不能进行中试等后续研究,致使成果的成熟性和配套性差,不能有效转化。
目前,辽宁在先进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能源工业、基础原材料产业、特色轻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及其产业的快速发展;伴随工业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城镇化以及城镇群落的大量涌现;“五点一线”、沈西工业走廊、沈抚同城、沈北新区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对教育、人才、技术的需求必将会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对资金的需求也大大增加,但目前为止,辽宁省投入还不足,这制约了高校的投入产出比。
2 高校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造成科研积极性的负面影响
高校科技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不合理,制约了科技创新的活力。纵观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状况,高校中有的是科研、科技开发和科技产业一条龙式的管理,有的则是按科技开发和科技产业双轨分开式的管理,科研与转化脱节,造成大量科技成果的积压。另外,缺乏一定的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用人制度和激励机制,无法发挥从事成果转化工作的高校教师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科技成果的转化是一种上相互动的过程,如果体制和机制不健全则会制约转化的。
我国高校的科研立项机制基本上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基本模式,即国家计划立项政府财政拨献高校进行研究。这种科研模式导致科学研究与生产实际严重脱节,成果缺乏实用性,很难适应市场的需要。传统的科研体制重视学术水平,不重视科技成果的二次开发和中试工作,而中试基地的缺乏和中试经费的短缺己成为目前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
当前,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从高校内部来看是,成果转化主体动力不足,激励机制不健全。我国对科研工作者的激励机制主要有以学术及科研成果为核心的晋升机制和对科技成果的奖励机制两种,其弊病都表现在重视科技成果的学术性,而非其应用性。长期的体制和机制的空位造成科技人员形成了“重知识拥有而轻知识贡献、重学术水平而轻成果产业水平、重成果奖励而轻知识产权”的观念,造成了高校的科研向学术性靠拢的倾向,阻碍着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
3 高校科研从导向、形式到内容的异化现象
分析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既有客观因素又有主客观因素。主观方面,从高校科研人员争取科研项目的动力来看,主要是为了职称的晋升和完成工作量的考核,因为职称评定的和工作量的考核都与科研成果挂钩。所以决定了高校的科研项目的选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价值导向来说,课题、经费、论文以及成果的数量和获奖是目前评价高校科研实力和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这导致高校忽视其为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功能;社会和学校对科研人员包括职称的评审、工作盘的计算、课题的申请在内的评价等基本上不与成果转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挂钩。重评价,重成果,轻转化这是高校科研工作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忽略了科研课题与社会需求的关系以及科技成果的实用性。研究者往往考虑更多是如何多出成果、快出成果,为自己晋升职称提供硬件,或是完成科研工作指标,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论文和论著,而不是这些论文和论著是否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而科研管理部门往往只统计研究者论文的数量、发表的刊物以及级别,论文论著获奖情况,并以此来考核研究者的成绩,而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如何搞,现仍然在研究、探索、起步阶段。
4 地方性大学的科研产出不足直接制约了科技服务能力的提升
据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报告:美国约有80%-85%的科研成果能及时应用于生产,英国、法国、原西德的科研成果利用率为50%-5%,前苏联为30%-50%。目前科技成果不能迅速应用于生产实际,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国家为解决这一问题做出一些有利于推广、开发的规定,但成果利用率低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已成为困扰中国科技发展和影响国民经济建设的大问题。
目前,地方高校的科技成果本身不成熟、不配套,中试环节薄弱。尽管高等学校每年都取得了大批的科研成果,但是,由于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人力、物力投人不足,使很多成果长期处于论文、研究报告或实验室“样品”、“展品”阶段,或者只有单项成果和关键技术,成果不成熟、不配套,生产适应性差。企业的二次开发,由于企业科技力量所限,必将增加转化的难度和风险性,而高校缺少资金和具有一定规模的中试场地,也困难重重,结果一些科技成果未经中试便转让投产,长时间内不能形成生产规模,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益和声誉。
5 地方政府对地方性大学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不单纯是一种科技行为和经济行为,它不但涉及到高校、企业,还涉及到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科技成果转化率的提高需要产、学、研三方及政府部门协调配合、统筹规划、联合运作。政府应减少对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但政府又不能完全退出市场,政府应充当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的供给者、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目前,辽宁省教育厅会同省直有关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主要发挥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组织实施的作用,通过制定规划和政策,推动省内高校与地方政府、政府有关部门、各类经济园区和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注重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激发产学研合作的动力与活力,提高产学研合作水平和效率,优化区域创新体系各执行主体的资源配置,实现合作双方互惠共赢,共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6 校企对接存在技术梯度障碍
高校拥有先进的技术和较强的科研能力,是新产品、新技术的主要研发来源之一。但是以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科研体制和实际情况看,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链条出现“断裂”,企业与高校间存在着较大的技术梯度,即高校研发的技术与企业需要的技术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因此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果不尽如人意。
高校研制的技术与企业需要的技术之间技术梯度主要体现在技术的供需错位和存在着中试这一真空地带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的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脱钩,缺乏技术上的实用性。另一方面,即便高校的研究成果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往往也不能直接用于商业化生产,需要进一步进行技术整合和调整,尤其是中试环节及工艺技术的考虑必不可少。
为了缩小辽宁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技术梯度,辽宁省在高校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方面下了大力气,为企业技术进步提供雄厚储备。辽宁省打造了支持高校建设面向区域发展的重点实验室300个、工程中心30个、创新团队150个,努力提高我省高校基础平台建设的质量,提高我省基础研究水平、原始创新能力和引领行业技术进步的能力。推进高校科技信息平台、技术标准与检测服务平台、生物种质资源评价与创新平台、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等基础条件平台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