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策略研究

2009-07-08

科教导刊 2009年25期
关键词:招聘会心理咨询就业指导

李 颖

摘要时下的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了就业形势低迷,就业工作成为高职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以就业指导工作为立足点,深入研究就业指导策略,并指出高职院校要以就业指导工作为载体,多方面、多渠道服务学生,保障学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金融危机就业指导高职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横扫全球的金融风暴带来了就业的寒冬,严峻的就业形势对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形成一套立体的工作系统,采用各种方式搭建学生与就业单位的桥梁,有效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要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尽快改变传统的就业指导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就业指导工作策略。

1 打破招聘会传统模式,立体化展示毕业生风采

校园招聘会为毕业生和企业搭建了双向选择、友好洽谈的桥梁,一直是毕业生求职的主要途径。但由于受到时间、场地、人数等各种限制,不能克服供求双方信息不对陈、就业稳定率低的缺点。

由此,高职院校必须紧抓市场需求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特点与专业特色,主动变革校园招聘会的传统模式,着力创新,增加校园招聘会的附加功能。以招聘会为契机,搭建立体展示毕业生能力的大舞台,把毕业生作品展览、专业技能竞赛和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证嫁接在传统的就业双选会上。

常言道“出手便知有没有”,通过推出“就业招聘、作品与技能展示、毕业答辩 三位一体”毕业生就业招聘会这样一个鲜活的平台,毕业生们获得了整体展示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实践技能的机会。招聘单位在现场直观地了解毕业生的真才实学,高效地挑选到满足岗位需求的员工;毕业生也依靠实实在在的技术和能力快捷地赢得心仪的工作。这种综合的招聘会,克服了高职院校各种强调应用性、操作性和创造性专业的毕业生(例如:建功、园林规划、模型制作、数控加工、软件操作等)无法通过简短的交流和简历充分展现自己的思想和技能的“瓶颈”,提高了学生的签约率。

2 开展全程就业指导,建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开展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旨在于通过丰富的教学活动,指导高职院校学生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促进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积极探索职业社会、拟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业目标和职业发展道路,并在学习和实践中积极行动。把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个阶段,体现全程性和阶段性。根据各阶段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的连贯性与针对性,提升学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和就业能力。

3 健全咨询服务体系,提高就业心理咨询水平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高校的扩招,伴之而来的是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高职生的就业心理压力远远高于以往。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中,焦虑、忧郁、强迫等心理问题频频出现。据报道,今年大学毕业生因求职而产生心理问题的人数要比往年翻两番,且出现心理问题的时间提前。

高职院校针对毕业生开展就业咨询工作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心理咨询和政策咨询。学生对政策方面的疑虑可以通过学工办或就业指导课得到解决。在心理咨询方面,需要学院依托本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或心理协会在对全校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同时,针对毕业生求职心理压力增大,心理障碍增多等实际问题,开设专门面对毕业生就业心理咨询门诊,帮助在此方面出现心理问题的毕业生克服心理障碍,调整就业期望值,做好职业规划。通过就业心理咨询,促使毕业生主动适应社会,寻找并逐渐适应自己的角色与位置。

4 建设就业信息化服务网络,完善服务体系

针对建设就业信息化服务网络,完善服务体系需求,就业信息化建设需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1)拥有毕业生就业网站做平台、就业指导部门做后盾,保证就业工作运行顺畅。

(2)网站开辟丰富的功能模块,及时更新内容。

(3)充分发挥就业信息的服务功能。

(4)建立信息化档案库,便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搜索。

总之,在新形势下,高职就业指导中心需要整合社会资源,着力打造高效、快捷并富有本校特色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优化就业无形市场,实现毕业生便捷和低成本就业。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高职毕业生就业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成为高校服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重要渠道同时,学生越来越依赖网络就业和择业。就业工作信息化正在成为当前高校就业工作的主导形态和重要途径。

猜你喜欢

招聘会心理咨询就业指导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优化策略探析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创新与优化分析
北京:招聘会行政许可将取消
阳春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心理咨询不简单
英语职业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