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邓小平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2009-07-07秦宏伟
秦宏伟
[摘要]邓小平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并具有丰富的内容和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邓小平的科学发展观思想,具有特别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 发展 科学发展观
一、邓小平科学发展观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是邓小平科学发展观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其基本内涵是:社会是处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之中的有机整体和复杂系统;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要正确处理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邓小平在人民群众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形成了科学的、比较系统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科学发展观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把握时代主题是观察和分析世界形势发展的前提和基础,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邓小平以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社会发展战略家的胆识和气魄,对国际形势进行了冷静的观察和分析,并做出了新的判断。他认为和平与发展是“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而发展更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他指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1](p282)邓小平认为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我们可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一心一意搞好我们的建设。针对世界上一些对中国有敌意的人所谓的“中国发展威胁论”的论调,邓小平指出:“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2](p104)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问题是当今时代主题及其核心是发展问题的科学判断,正确地反映了世界形势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趋势,为我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制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政策,奠定了坚实可靠的理论基础。
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 是邓小平科学发展观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依据。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面临着怎样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课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挫折和失误。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1956年到1966年,我国进行了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党的工作指导方针也出现过严重的失误。特别是经过了“文化大革命”十年的内乱,中国经济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中国痛失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时机,使中国与发达国家和周边国家、地区本可缩小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这一时期艰辛探索的经验教训为邓小平的科学发展观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深刻总结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教训是邓小平科学发展观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演变和苏联的解体,宣告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终结,同时,也迫使人们去思考一系列极其严肃而重大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发展问题提到国家中心任务的地位,坚定地迈出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步伐。邓小平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理论成果。
二、邓小平科学发展观思想的主要特性
(一)创新性
邓小平科学发展观思想强调把马克思主义运用于中国实践,敢于突破传统社会主义观念的种种禁区,抛弃已经过时的或不适应中国国情的理论观点。邓小平是具有创新能力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其发展理论的体系上,集中回答了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问题,科学地阐明了中国发展的根本方向和基本思路。邓小平科学发展观的创新性,体现在他一系列思想观点上,比如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阐述,关于当今世界时代特征和主题的判断,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阐述,关于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概括,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关于“三步走”发展战略等,都是针对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所作的新的回答,都具有突出的创新性特色。
(二)客观、科学性
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问题上, 邓小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寻找适合中国客观情况的发展模式。在他看来,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根据客观情况去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体现着邓小平同志力求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的实事求是的客观科学精神。他认为过去我们在发展问题上的最大失误,就是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过分强调了生产关系的作用,对生产力的重要性认识不清,从而使得经济发展滞后。正是基于这样的科学、客观的分析,邓小平提出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而且提出了如何发展的一系列科学原则,从而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建立在客观、科学指导的基础上。
(三)理论联系实践的特性
邓小平科学发展观思想中的许多观点、论断、概念和理论,不是先在头脑里思考后提出来的,而是在经过长期实践后,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白猫黑猫”论,“摸着石头过河”论,以及“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搞争论”,都体现了邓小平科学发展观思想的实践性。用实践检验发展理论,是邓小平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显著特性。邓小平重视实践,重视在实践中检验和修正所采取的发展措施,重视考虑中国的实际发展问题,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四)群众基础性
全心全意为中国最广大群众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党制定和执行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关心群众生活,维护群众利益,为群众办实事,反映群众意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和推广群众在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新鲜经验,鼓励群众走共同富裕之路,用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措施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些无一不体现在邓小平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之中。邓小平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中的许多理论,直接来自群众在实践中的自发的发明创造,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敢闯敢试的深圳特区建设经验等等。邓小平对这些由群众在实践中自发创造发明的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及时地加以总结和归纳,使之提升到政策和理论的高度,然后又在全国范围内予以推广,并在更广阔的群众实践中检验和完善这些政策和理论,这是邓小平科学发展观思想具有的群众基础性特征的重要体现。
我们在发展中既要坚持党的领导,又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党的领导,又要有可靠的群众力量。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上空前伟大的事业,需要配备一支强大的建设队伍。对此,邓小平强调:“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2] (p368)“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2] (p342) 把国家的发展建立在政党领导和群众拥护的坚实基础上,是邓小平科学发展观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
三、邓小平科学发展观思想的主要内涵
(一)发展的首要任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起点,决定着当前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脱贫致富。像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要致力于摘掉贫穷落后的帽子,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在这里,邓小平的科学发展观思想集中体现在对发展的基本前提和最终目标的理性主义分析和现实主义判断上。第一,摆脱贫穷是发展的基本前提。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注重阶段性的角度指出:“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 首先必须脱摆贫穷。”[1] (p225) 把以脱贫为首要任务的现代化运动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是邓小平发展观思想的基本点,表明了邓小平对中国发展底子的理性主义把握。第二,共同富裕是发展的最终目标。邓小平从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注重目的性的角度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1] (p111) 他不是一般地讲中国的现代化要扭住经济建设不放,而是特别强调发展社会生产力与改善人民生活的统一。把以致富为最终目标的现代化运动同社会主义联系起来,是邓小平发展观思想的落脚点,表明了邓小平对中国发展目标的现实主义思考。
(二)发展的战略步骤
在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现代化建设,必须有一个切合实际的正确发展战略。1987年4月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1](p226)党的十三大充分肯定了邓小平的发展战略构想,并在党的文件中正式表达出来: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2000年再翻一番,达到小康;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邓小平“三步走”发展战略,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成为指导我国发展实践的行动纲领。
(三)台阶式、波浪式的发展规律
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应该如何实现较快较好的发展,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和运用发展规律。邓小平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在总结我国和别的国家成功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波浪式前进、每隔几年上一个台阶的“台阶论”。邓小平指出,“我们经济发展规律还是波浪式前进。过几年有一个飞跃,跳一个台阶,跳了以后,发现问题及时调整一下,再前进”。[1](p368)“我们不抓住机会使经济上一个台阶,别人会跳得比我们快得多,我们就落在后面了”。[1](p369)“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1](p375)“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有过高速发展时期,或若干高速发展阶段。日本、南朝鲜、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就是如此”。“在今后的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若干个发展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的阶段,是必要的,也是能够办得到的。我们就是要有这个雄心壮志”。[1](p377)在这里,邓小平把发展机遇和加速发展联系在一起,把快速发展和效益比较好联系在一起,科学揭示了发展的规律,也为我国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四)协调发展的理论
邓小平的发展思想从整个社会全面进步的战略高度出发,十分重视发展过程中的协调问题,要求我们把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辩证地结合起来,系统地联系起来。邓小平协调发展的思想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邓小平提出要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严厉打击经济犯罪;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思想政治工作;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等等。邓小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是辩证法在发展观上的创造性运用。二是“两个大局”观的重要思想。如何缩小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既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既是一个协调发展的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针对这一问题,1988年邓小平提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1](p277-278)此后,邓小平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1992年初他进一步提出:“什么时候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在什么基础上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要研究。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总之,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1](p373-374)邓小平协调发展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发展的均衡性和非均衡性的有机统一。近年来中央提出和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决策,工业反哺农业,正是邓小平这一思想的实践和发展。
(五)发展的核心动力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体制上存在弊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各种体制进行改革,通过改革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样就回答和解决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问题。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邓小平认为,“改革是中国第二次革命”,[1](p133) “坚持改革开放是解决中国命运的一招”。[1](p368)“没有改革就没有今后的持续发展。所以,改革不只是看三五年,而是要看二十年,要看下世纪的前五十年。这件事必须坚决干下去”。[1](p131)“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1](p265)邓小平关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思想,从根本上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找到了强大的推动力。
发展离不开现实的国际环境。社会现代化创始于发达的西方国家,而中国是一个后发性的国家,虽然起步较晚,但可以从现代化先行者身上吸取有益的经验来加速我们的发展,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弯路。因此,邓小平强调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1](p12) 这就表明邓小平的发展观是以全球发展为视野的。同时,要立足国情开辟适合我国的发展道路。邓小平认为像中国这样的后发性国家要从事现代化建设,虽然离不开学习先发性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但并不能由此导出完全依附他人的结论,他说:“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重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1](p2 - 3) 这表明邓小平的发展观是以基本国情为根基的,它既区别于纯粹效法西方的发展观,又不同于完全闭门造车的发展观,而是根据国内、国际的现实环境情况,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选择了合适的道路。
(七)“一国两制”的发展观
在统一祖国的问题上,邓小平主张用“一国两制”的国家结构形式来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这包含了邓小平的科学发展观思想是建立在对国内历史和现实的清醒认识以及对国际潮流和趋势的正确判断基础之上的。第一, “一国两制”体现了邓小平尊重历史与现实的科学发展观思想。他说:“‘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们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1](p59) 在他看来,台湾、香港和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依然未能回归祖国,而且这些地区一直搞资本主义,这是不能回避的历史和现实,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寻求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途径。基于对历史实际和现实情况的尊重,邓小平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这既有利于台湾和港澳地区的繁荣和稳定,也有利于大陆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发展。第二, “一国两制”体现了邓小平顺应当代历史潮流的科学发展观。他说,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 “和平离不开发展,发展需要和平”,“世界上一系列争端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1](p59) 因此,用“一国两制”的形式和平统一祖国,这完全顺应了各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希望自己国家得到发展这一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既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提供了范例,也为我们集中力量搞好国内建设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杨信礼:《科学发展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4]曹富雄:《邓小平的科学发展观解读》(2007年4月),《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6卷第2期
[5]王琳:《论邓小平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研究》,2004.10
[6]李恒瑞:《从邓小平理论到科学发展观》,广州日报/2007年/2月/23日/第0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