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生为本”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2009-07-03谢树浩

高教探索 2009年3期
关键词:正确理解以生为本成才

谢树浩

一、正确理解“以生为本”办学理念的内涵

什么是高校工作中的“以生为本”?“以生为本”就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培养和教育,以学生的成才、全面发展为根本。这就是学校办学的根本指导方针,其直接指向“为什么办学,如何办学和为谁办学”的根本问题。

首先,“以生为本”是一种价值理念。对于“以生为本”的正确理解,关键在这个“本”字上。汉语中的“本”字,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源”,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生为本的“本”,不是“本源”的本,而是“根本”的本。提出以生为本,是要回答学校办学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所以,“以生为本”属于哲学“价值论”的范畴而非“本体论”的范畴。

其次,“以生为本”不仅仅是学生的管理问题,而是涉及到学校办学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开阔视野,将以生为本贯穿到学校办学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要更加关注怎样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怎样建设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学生工作如何做到融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管理上如何做到严格要求与人性化相统一等等,要更加关注学校的图书馆、学校的网络建设,学生自习的环境,学生学习方法等等这些事关学生成长成才的主要因素。

再次,“以生为本”并不是对教师价值的否定。那么,教师的价值到底何在?毫无疑问,教师的价值在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这在本质上与“以生为本”是一致的。教师是“以生为本”的主要实践者,“以生为本”,就必然尊重教师的劳动,体现教师的价值追求,但这也只是”以生为本“的一个环节,最终还是要指向以生为本。当然,教师还有其他个人价值,但那已超出本文讨论的范围。

二、“以生为本”的科学根据

在正确理解了“以生为本”办学理念的科学内涵以后,我们要谈谈以生为本的科学根据,即为什么高等教育办学要坚持“以生为本”。

第一,它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工作中的落实和延伸。

党的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其第一核心要义就是以人为本。那么,在学校,学生就是大写的“人”,学生就是学校办学的目的,把“以生为本”作为学校办学的指导方针,以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学生的成才、全面发展为根本,是对“为什么办学,如何办学和为谁办学”根本问题的最好回答,也是科学发展观在学校工作中的落实和延伸。

第二,“以生为本”是由学校的功能和任务决定的。

学校最主要的功能是育人,其培养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和育人,教书和育人的直接指向都是学生。如果把学校看成企业的话,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但学校不同于企业的地方就在于它不允许出现次品和废品。学生是学校存在的前提和价值。如果没有学生,学校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如果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学校就丧失了存在的价值。所以,教书和育人就是学校最主要的功能和任务,这就决定了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务于“以生为本”这一科学教育理念。

三、“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实践及经验

近三年来,我们学校积极倡导和实践“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校的工作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取得了很多喜人的成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教学质量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及时总结经验,以便更好地指导我们的实践。

1. 实践

第一,推行首问负责制,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完善为学生服务的制度。

所谓首问负责制就是指所有教职员工碰到学生提出问题,要求为其解答和解决问题时,第一个被问到的老师不能推诿,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要妥善地解决好;不在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情,要详细地告诉学生到哪个部门找谁解决。

第二,进一步确立以育人为中心的办学指导思想。关心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成长,为学生尽可能地创造好的学习环境,加快学校图书馆、语音室等教学硬件设施的建设,与当地重点小学共建心理咨询基地,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积极为贫困学生争取各种奖学金,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狠抓教学质量,对教师的教学建立考核考评制度。

第三,内部机构设置的改革和调整都是在“以生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围绕更好地为学生服务、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来设置的。

第四,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学校召开了一系列教师研讨会和座谈会,邀请国内知名教育专家来学校,领导老师们一起探讨如何办好学、如何加强师风师德建设、如何大力提倡教师的奉献精神等问题。

2. 主要经验体会

总结三年来实践以生为本的理念及取得的成效,下列几个方向可以作为经验来总结。

第一,要通过“四破四立”,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以生为本理念、的提倡和践行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与旧观念、旧思维习惯决裂斗争的过程,这个较量不是一两个回合就能够解决的问题,也不能单兵作战。一是破除教育领域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教师中心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学生的价值观念;二是破除把师、生价值对立起来理解的错误思维习惯,树立以学生的全面发展来体现教师价值的师生观;三是破除重管理轻服务的学生工作观念,树立学生工作无小事,把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视为办学最高价值的新观念;四是破除“见小不见大”,认为以生为本只需在中小学提倡,而大学生都是成年人,高校不必强调的模糊思想,树立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高校办学根本的价值观。学校应通过反复的宣传教育,使新思想、新观念逐步深入人心,成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共识。思想指导行动,观念决定行动。只有全体教职员工头脑里装有以生为本这四个字,心里有这四个字,才能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效果。

第二,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既要靠自觉行动,也要有制度保证。制度是确保各项要求得以遵守,各项措施得以落实的保证。没有制度保证,就会出现时冷时热,先热后冷,一阵风或雷声大雨点小等问题,我们先后出台的首问负责制、教育工作考核制度、教务工作规程等都对规范教学行为,形成良好师风教风和解决日常学生学习生活等问题起到重要作用。

第三,要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践行“以生为”本理念,涉及到办学方方面面的工作,但某个时期该抓什么,先抓什么还是要突出重点。什么都抓等于什么都不抓,要根据实际某个时期集中抓若干问题。当然,有些如教学质量、师风师德问题应该常抓不懈,解决了之后也不能放松。三年来我们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先抓学生生活中各种急需解决好的工作,然后集中力量抓教学工作,教学工作中又分轻重缓急,按逻辑顺序和工作顺序逐步推进,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第四,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以生为本”,并在促进“以生为本”的良好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有的学生对“以生为本”缺乏正确的、全面的理解,听说学校以生为本,就认为个人的一切要求都必须得到满足,甚至不顾条件,不顾纪律和制度随心所欲,这种错误认识往往会破坏以生为本理念的宣扬和实践,甚至造成有的教师也开始怕学生,不敢严格要求学生,这是对以生为本的庸俗化,对学校办学和学生个人成长都相当有害的。所以我们在制定和落实各种制度、措施时,要十分注意掌握分寸,划清界限,克服各种模糊认识,既要教育广大教职员工正确理解,又要教育学生正确理解以生为本,否则将会严重毒化和污染我们的育人环境。

对“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深刻认识有利于我们的教育实践。实践证明,“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有强大生命力的,我们应一如既往地以“以生为本”作为学校的办学根本指导方针,并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深化和完善这一理论,及时总结经验,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猜你喜欢

正确理解以生为本成才
牢记“三心育人”嘱托,坚守“育残成才”使命
为更多农民工读书成才创造条件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成才先成人 雷锋好榜样
迷途知返,奋发成才的汤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