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舞蹈
2009-07-03蒋芸
蒋 芸
[摘 要] 葛浩文翻译《狼图腾》时面临诸多的限制,他在译文中通过增、减、变等方法挣脱了原文的束缚,在没有背叛原文意义的前提下成就了一篇广受欢迎的译文,其成功以及所用方法对目前翻译活动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葛浩文;翻译;《狼图腾》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越想忠于原作,越像“戴着镣铐跳舞”。这种精神桎梏其实是译者自加于身的,他对于“忠实”的理解决定着“镣铐”的模样。不少译者对于原作的文字有一种“忠近于迂”的态度:原文中说了什么,译文中一定也要说什么;原文中用了什么修辞,译文中也同样要用。沈复《浮生六记》中有关于小时候顽皮看小生物以至于“卵为蚯蚓所哈”,文中特意用括号说明“(吴俗呼阳曰卵)”,林语堂先生一定也在译文中加上(for we call the genital organ a“ball”in Soochow),好像苏州地区的人还会这句英语俚语似的。而白伦与江素惠的译文居然也要凑上(in Soochow we call the male organs eggs)。这样的“镣铐”当然会让人别扭。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对于原文的处理则潇洒得多。他没有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只从大处把握原文的意义:环境、人物、情节,还对其中作了大量的加工润色,使译文更能为英语读者所欣赏。从而使译本成为一本优美的著作,像一支自由的舞蹈,让英语世界迷上了“狼图腾”。
一、掣肘
制约一篇好的译文的因素有很多,在《狼图腾》的翻译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语言文化差异以及原文的不足。
语言文化的差异常常是“镣铐”的主要成因,《狼图腾》亦不能例外。以小说结构为例,虽然是新小说,它仍然沿用了中国传统章回小说的结构,在每一小章的开头部分用史料为引子,这当然会满足中国读者的猎奇心理,但英语读者多半无法领略。Sidney Shapiro翻译《水浒传》时完全照搬章回形式,让译文的结构臃肿不少。还有一些历史典故、俗语之类的文化现象也会让读者难以理解。例如“到了草原,陈阵不敢再吟唱岳飞的《满江红》,不敢用‘笑谈,‘渴饮。”这样的文字译成英语之后会加重读者的负担使译文变得沉重。
从英文的角度来说,《狼图腾》的语言尚不够准确和简练。例如:“陈阵没有栽下马,是因为他骑的不是一般的马,那是一匹在狼阵中长大,身经百战的著名的猎马。”“狼王的脖子,前胸和腹部大片的灰白毛,发出白金般的光亮,耀眼夺目,射散出一般凶傲的虎狼之威。”下划线部分即是重复和不够精练之处,若照译,则译文会失去英语最基本的物质,文本质量将会降低。
二、脱困
为了摆脱以上两种情况的制约,葛浩文作了在翻译过程中做了大幅改动,以使译文优美,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
1、减
原文中的历史故事、文学典故作为代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在译文中失去生命的源泉;还有汉语在语言上特有的重复强调的方式都可能成为译文的累赘,这种情况下,删减是去除负担的捷径。《狼图腾》的译文首先删去了原文每一小结开头部分作为引子的史料。又对文中许多重复的部分进行精简,译文结构顿时变得紧凑而轻盈。上文引用的两个例子,其译文就将下划线部分全部删掉了。又如原文在描写一头看羊犬“巴勒”在与狼搏斗时“猛晃了一下头,像失职的卫士那样懊丧”,译者从英语文化强调的逻辑性出发,也许是考虑到不符合当时的激烈斗争的场面,在译文中也被删去。
2、加
不同语言间的转换当然会造成译文的整体性不强,添加必要的信息会使译文更加流畅。如原文中“……他一定帮她一起轰狼打狼”,“…assuring her that he would help drive the animal away,fight it head-on if necessary”译文添加了斜体部分,形象更为生动。
3、变
翻译是“二度创作”(孙致礼,2007)。译者有责任使译文充满美感。葛浩文的译文充分体现了这一观念,在保留原作精神的同时,译文根据英语的习惯对原文进行了美化。例如:“(你)咋就抖得不停?”译为“you were shaking like a leaf.”又如“那一顶盖额、遮脸、披肩的狐皮草原帽也结满了哈霜”一句,其表达略嫌生硬,译文改变其语序:“A frost-covered fox-fur cap with flaps that fell to his shoulders covered his forehead and much of his face.”
三、重生
葛浩文的翻译极其成功,他不但获得了英语世界读者的认可,就连中国国内的译本销量都超过了五千本。如果他的翻译也是舞蹈的话,那么舞姿一定是自由优美的。在翻译的过程中,原文并没有成为“镣铐”,反倒因为其独特的故事和主题成为舞之“魂”,让译文更加引人入胜。
四、小结
葛浩文的翻译大胆突破了原文文字的拘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于翻译所受到的限制的认识。译本的成功使人们能够更加自由地对待原文文字,在更深层次上理解“忠实”的概念。
[参考文献]
[1] 孙致礼.译者的职责[J].中国翻译,2007.4.
[3] 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 徐慎贵.〈中国文学〉对外传播的历史贡献[EB/OL].(2007-8-24)[2009-4-29].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1180/100458/6164736.html.
[5] 张小波,张映先.从古籍英译分析意识形态对翻译的影响[J].中国科技翻译,2006.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