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价值目标 突破情感障碍 创设美丽德育

2009-07-01班建武

中国德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德育课道德价值

班建武

对生活世界的回归是当前德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取向。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要求我们对德育课程所持立场从知识本位向生活本位转变,突出课程的价值性特征。

(一)价值目标的实现,是德育课的立足点

德育课程并不排除知识性的内容,在某种意义上,知识是构成一个人道德素养的必要条件。但是,德育课程与诸如数学、外语等课程在课程目标方面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德育课程必须始终把一定价值观的养成当作第一位的、终极性的目标。知识性的学习相对于价值性的目标而言永远是工具性的、第二位的。如果一个人学习法律是为了钻法律的空子,或是利用法律的不健全为自己的行为开脱,这样的法制教育只能说是失败的。而这些往往被我们以往的德育课程所忽视。例如,当前有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被发现时,他们不是为自己的罪行感到忏悔,而是以自己未达到负刑事责任的年龄而沾沾自喜。因此,德育课程必须要能够把知识背后所包含的深层次的价值理念揭示出来,这是德育课程与一般知识课程的根本区别所在。把握这一点,是我们正确理解当前德育课程改革、提高德育品质的基本前提。“商品的故事”“让我走进您,爷爷奶奶”两课,以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为主线来组织和整合教材及相应课程资源,赋予知识性的内容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很好地把握了德育课程的性质特点。这是两节课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

(二)突破学生情感障碍,是德育课实现价值目标的关键

德育课程的性质及其所要完成任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具体实践中遇到的突出困难是如何突破学生的情感障碍,使学生真正从内心认可某一道德规范,从而为其道德行为提供坚实的价值内核。一般而言,人们把德育目标分解为知、情、意、行等几个方面。这几个方面对于一个完整德育过程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从重要程度而言,我们很难区分哪个因素对于个体品德发展最重要。但是,说这几个因素同等重要并不意味着它们在实现个体品德成长中的位阶是一样的。德育课程以特定价值观的养成为根本目标,其展开方式必须依托于一定的情感、态度,才能引起教育对象的内心共鸣,从而激发教育对象价值建构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相对而言,我们在认知上很容易让一个人记住什么是诚实、什么是不诚实。但是,我们很难确保一个在口头能够对诚实滔滔不绝的人在具体的道德情境中真正做到诚实。在很多情况下,知行不一往往是许多学生真实的道德状况,而这也是德育课最被人诟病的地方之一。

另外,我们也可以借助于外在的强制力量暂时改变一个人的行为,使之以一种看似道德的方式去行事。但是,这种强制力量下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往往是情境性的。一旦外力消除,学生根本就不会再去执行这些道德规范。而且,即使学生能够在强制力量下表现出道德行为,他也难以理解这一道德行为背后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就像我们可以强制一个孩子双手捧茶杯给长辈,但是,孩子在这一行为中却根本不明白双手捧茶的道德意义是什么。这些问题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源于我们的道德教育并没有真正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认同。一个人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同了某一价值观念,他才会在不同的情境中自觉地在行为中表现出来。因此,德育课教学最关键的节点就在于情感部分。教师要上好德育课,必须在情感方面下大功夫,打破学生接受特定价值观的情感障碍。在这方面,“商品的故事”“让我走进您,爷爷奶奶”这两节课做出了很好的尝试,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效果,特别是“让我走进您,爷爷奶奶”一课体现得尤为明显。可以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是这两节课取得成功的关键。

(三)德育课教学必须经过审美化改造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道德教育基本上都在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之间摆动,或者过于强调道德学习主体的自由性,否认普适伦理的存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放弃了道德教育的责任,如价值澄清学派;或者过于强调道德价值的绝对性,片面强制灌输,取消了道德学习者的主体性和选择性,如我国文革时期的德育形态。绝对的“左”和绝对的“右”都会给学校德育带来灾难性后果。正确的道路应是取得二者之间的平衡,即在尊重、发挥学生道德主体性的同时,谨记对学生的价值引导,这种引导必须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这也是当前国际社会德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美国品德教育运动的复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这一问题所做出的主动调整和变革。

要有效地避免德育过程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弊端,实现学生道德成长的自主建构与教师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就必须克服德育课与学生道德成长需要之间的“顽强的疏远性”。针对我国在道德教育方面的绝对主义的传统,学界正存在着一种矫枉过正的冲动,片面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道德建构的重要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校价值引导的责任。面对这样的现状,一种超越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中庸之道的德育改革路线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并在实践领域展开实验和推广。如欣赏型德育模式,其重要的价值诉求就是反对道德灌输,实现学生道德学习的自主建构和学校德育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欣赏型德育模式的基本假定是:如果德育是一幅最美的画,一首动听的歌,让人忍不住驻足观看和聆听,那么人们在观赏这幅美丽的画、聆听这首动听的歌的时候,画和歌当中所蕴含的价值特性必然会对观者自然而然产生影响。这样,德育过程中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对立、学生自主建构和教师价值引导的矛盾就在欣赏性的审美过程中达到了和谐统一。欣赏的前提是教育内容和形式具有可欣赏性和美感,这种美感不是狭义的艺术美感或感官愉悦,而是指道德内容和形式中所蕴含的人生大智慧,这是欣赏型德育关于美的最根本的看法。因此,德育课教学的审美化改造就不仅仅是一种外在形式方面的艺术化加工,而是要把德育内容本身包含着的人生大智慧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和表达出来。在这一点上,前面的两节德育课都有较好的反映。在“商品的故事”中,教师巧妙地通过商品的发展变迁过程展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使学生在欣赏中自发地产生真诚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让我走进您,爷爷奶奶”一课则用真挚的感情为线索,渲染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美好与和谐,展示了人生智慧的动人之处,引起了学生以及在场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应该说,自觉地对课程内容和形式进行审美化的改造是这两节课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

(四)问题与思考

从当前德育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后对德育课的性质、功能等方面的特殊性有了不同程度的认识,在具体教育教学过程中也尝试着以新的方式方法去变革以往的课程内容、呈现方式和组织方式。应该说,这些调整和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德育课程的本质,使之呈现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但是,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德育课程改革的价值理念仍然认识得不够深刻、全面。比如,关于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问题。德育课程生活化作为本次德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已经深入人心。不过,对于“何为生活化的德育课程”在理论和实践领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一部分人认为生活化的德育就是要将德育与生活完全等同,将生活中的各种事件不加以必要的加工就直接应用于学校德育过程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德育所具有的超越性品格,从而使德育变成一种对生活的媚俗。

再比如,我们强调德育课教学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是否就不要知识性的教学,不要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现在德育课存在的另一弊病就在于内容过于幼稚化,很难对学生的认知造成一定的挑战。实际上,没有任何认知挑战的内容是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也不利于学生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如果我们从“最近发展区”理论来看,适当的道德学习难度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所幸的是,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众多有志于中国德育事业发展的学者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德育课程改革必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5】

责任编辑/孙 陆

猜你喜欢

德育课道德价值
跟踪导练(五)(2)
道德
新时期中职德育课有效教学途径探索
一粒米的价值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教学评价方式探究
浅谈微课在中职德育课中的应用
“给”的价值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中职德育课教学探讨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