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德育的知行性反思

2009-07-01王少敏

中国德育 2009年5期
关键词:学校德育育人道德

一、德育的远离与回归

以德育人本是中国固有的传统,但随着现代化的生产体系或者说机器大生产的出现,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要,使得教育开始转向以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培养工具性的人为重的知性教育,知识成了即使不是唯一的,也是压倒一切的重要目标,在知识教育的话语霸权下,德育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这种为知而知,全然为知的教育的后果很快就变得很严重了。美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兴起的生活指导和精神卫生运动无疑是对这种以知识为唯一目标的教育的反叛,认为人不仅是“知”的存在,还是身体的、情感的、意志的、道德的存在,因而教育应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或“真正的人的形成”。在当今知识经济的社会,我们确实不应该降低知识的重要性,漠视知识,相反地,应该将知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以引起人们对它足够的重视。但只重视知识教育,有它的片面性;不重视知识教育,同样有它的片面性,我们在反思传统教育时,如果只是用一种片面性去取代另一种片面性,那么还是没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不削弱“知”在教育实践中的地位和存在时,如何整合身体的、情感的、意志的、道德的等等的存在,使我们不再在知、行的矛盾对立中彷徨,顾此失彼?当我们从哲学的高度上来反思“知”时,我们对此中的统一性或许能有所发现。知就是认识,而认识来源于实践,从实践中来,认识才能带上它的真理性,到实践中去,认识才能实现它的价值性。认识只有被实践时,才能体现出它自身的价值,并同时使它的真理性得到真正地检验。当我们考虑知识的价值时,我们需要把知识看作是还要反作用于实践的认识或者说应用于实践的认识。知而不行,不可谓真知。如果知是真知,是与行相表里的知,而不仅仅是思维的某种结果,那么知就不会失于行,所以也不会失落德。

当我们意识到传统教育的片面性时,我们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强调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不仅教书,还要育人。教师的教学活动具有两重性:教书的同时又育人,教书和育人是在一个教学活动或一个教学过程中同时存在的。育人的目标是“真正的人的形成”,而这个“真正的人”不仅是“知”的存在,还是身体的、情感的、意志的、道德的等等的存在,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然而,当德育作为育人的重要手段和必要内容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时,我们悲哀地发现很多时候人们并不是不懂得各种道德内容,而是总不能自觉地实践这些道德内容。依德而行,何难之有?

二、当代德育之弊:知行分离

学校德育作为社会道德建设的一个子系统,它的内容和形式肯定会受到社会这个大系统的影响。中国社会正经历着改革开放的深刻变化,在这个大转型时代,旧的道德规范已不能与新的经济活动相适应,而新的道德规范又尚未有效地建立起来,中国社会正承担着道德失范的风险。随着功利主义思想的盛行,学校德育也跟着由崇高转向了低俗,由理想转向了现实,相当一部分教师也开始用功利、现实利益去激发学生的上进心了。当我们悲叹德育失去了传统的理想主义的崇高光环时,我们也心安地发现德育多了一份现实的功利之用。德育还是可为的。

新道德必然从下面两个事实中产生出来:第一,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条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出现的日益发达的生产关系像一条神秘的线把个人愈来愈紧密地串联在一起,个人虽还不至于完全地沦为这条线上的木偶,但个人的生活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它左右了,这就是说,个人愈来愈成了社会性的个人,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条件。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就处理不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也产生不了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信念和神圣感情。第二,在这种社会存在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也处理不好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我们会艰于以诚实守信自律,亦难以产生团结互助的胸怀,由此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恶劣行径就会蜂拥而起。新的生产力的出现所产生的新的社会经济状况已为一种新道德的产生准备好了温床,从这种现实的需要中产生的新道德必然是合于行的,是不可能出现知行分离的。由此可以认为,德育之所以出现知行分离是因为德育的内容不是从现实需要中产生的,德育的无能为力是空洞说教的无能为力。

当我们把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内容搬到学校德育中来的时候,因为这些道德内容不是从学生自己的现实生活中产生出来的,所以对学生来说也就成了空洞的说教。要改变这种状况,学校德育也应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但也有人会对此产生疑问。比如,学生的生活很简单,从他们自己的生活出发怎么能使他们获得多方面的道德教育?但学生的生活恐怕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深深浅浅的交往,存在着学业上的竞争,存在着更多地博得他人信任和好感的竞争。如果我们用学生自己的眼光来看待学生自己的生活,它依然会出呈现出各种复杂性。学生在学会处理自己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多方面的道德上的教育是可能的,教师应从学生的视角去发现问题,并以教师的水平去引导问题的解决。

再比如,学校是在为社会、为未来培养人才,学校不传授社会生活中的道德内容,怎么叫学生去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呢?要解决这一疑虑,我们就得说说道德的统一性和发展性。学校相对于社会有自己的特质,有一些由理想主义的、崇高的东西组成的有别于世俗文化的特质,这些特质也不应该完全地消失在社会对教育的现实需要中。但学校也不是什么象牙塔,学校里的学生和教师本身就有着丰富的社会性,学校德育也是通过这些有着丰富社会性的人的交互作用去实现的。这就是说德育有着统一的物质基础——社会性的个人。另外,学校学习只是终生学习的一个比较特殊的阶段,学校教育也应该放到终生教育这个大背景下来考虑,作为学校教育内容之一的德育当然也不能例外。这些说明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应该具有统一性,但这并不是说学校教育应该越俎代庖。道德规范是随着生活内容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在现实生活中,新道德会吸收旧道德的有益养料并突破旧道德的束缚成长起来。道德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随人的现实生活而变的生存智慧。从学校到社会,道德内容也会变化,但这种变化是以过去为起点的发展。学校德育只是社会道德建设的一个起点。

如果我们不坚持德育的内容应从学生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来,德育就会出现知行分离的尴尬局面。同样地,德育的方式方法不当也会造成知行分离。学校长期以来已习惯于知识教育,学生长期以来也已习惯于知识学习,当这些教法和学法不知不觉地迁移到德育中来的时候,我们忘却了“道德学习是一种以体验为核心的知、情、行整合学习,从根本上有别于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知识教育已在道德教育中产生了负迁移现象,尤其是当德育学科化之后,这种影响就更严重了。德育是一门传授道德伦理知识的课程,还是一种实践道德伦理知识的功夫?德育是存在于传授的道德知识中,还是存在于传授知识时所体现出来的德行的影响中?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关系到德育的方式方法。要更好地回答这些问题,或许还需要等到我们对德育有更深入地研究时。但我想有一点应该是清楚的:通过深入理解,我们能习得知识,但只有通过交往中的交互作用,我们才能习得道德。如果道德不是在人与人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那么这种道德就只能作为一种知识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而不会成为一种自觉的身心反应出现在人们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让人们的行为成为一种道德化的行为,这是社会生活本身所要求的。

【王少敏,浙江省诸暨市滨江中学中学一级教师。浙江诸暨,311800】

责任编辑/赵 煦

猜你喜欢

学校德育育人道德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跟踪导练(五)(2)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道德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