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主的实现
2009-06-29李春凯陈媛媛聂万厉
李春凯 陈媛媛 聂万厉
[摘要]仁政,就是君主使他支配的社会走向幸福,社会幸福或社会福利就是社会安宁。[1]在阿奎那看来:实行仁政的最好政体是君主政体。他认为政治权力的统一比政治权力的分散更有效。但是,统一的政治权力一旦遭遇到无道的统治者上台,并且得不到有效的法律制约的话,君主政体可能会变为无道的政治,变为暴君政治。在阿奎那的思想体系中,他认为君主政治比贵族政治好,而贵族政治又优于市民政治。但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在有道君主统治下的情况。而在无道君主掌握政权之后,暴君政治的危害要大于寡头政治,而寡头政治的危害又大于市民政治。但阿奎那并未否定其他政治,他主张将各种政治的优点集合起来,吸取其他政治的精华来补充君主政治的不足,从而进一步让君主政治成为适合仁政施行的政治。
[关键词]仁政 暴政 君主政治 教权 人民
作者简介:李春凯(1989-),男,山东潍坊人,现就读于江南大学,主要从事社会理论研究;陈媛媛(1990-),女,江苏南通人,现就读于江南大学,主要从事社会政策研究;聂万厉(1989-),女,辽宁营口人,现就读于江南大学,主要从事社会思想研究。
托马斯·阿奎那生活在13世纪的欧洲,是欧洲最重要的经验哲学家、神学家。是《神学政治论》的主要完成者。在当时,十字军的东征不仅给欧洲带回了大量财富,也带回了希腊文明。同时,在欧洲几乎丧失殆尽的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也由阿拉伯人重新传回欧洲。由此欧洲出现越来越多的亚氏思想研究学者。阿奎那将亚氏思想的精髓与自己的思想相结合,创出一套自己的仁政体系,展现了自己对仁政和暴政的理解。
在阿奎那看来:仁政就是君主使他支配的社会走向社会幸福。而社会幸福就是社会安宁。[1]在他看来,实行仁政最好的政体是君主政体。阿奎那像亚里士多德一样,将国家政体分为6种: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平民政体、暴君政体、寡头政体、民主政体。在6种政体中,他认为君主政体最佳,也是施行仁政的首选。他说:“有道的政权所凭借的统一的规模越大,这种政体就越加有益。君主政治优于贵族政治,而贵族政治又优于市民政治;在无道的政权下,情况恰恰相反,因为它凭借的统一的规模越大,它就越有害。所以,暴君政治比寡头政治有害,寡头政治又比市民政治有害。”他之所以认为君主政治是施行仁政最好的政体,我想,主要是因为其权力的统一性。在阿奎那看来:政治权力的统一比政治权力的分散更有效。统一的政治权力可以通过强制手段来推行社会福利政策,这样更利于社会安宁的实现。这样,社会的安宁就会被打破。所以阿奎那才会认为政治权力的统一比政治权力的分散更有作用。而君主政治政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政权相对集中。所以他会认为君主政治会是施行仁政的最好政体。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阿奎那推崇君主政治,并认为他是实行仁政的最好的政体。但他并没有对其他政体进行全盘否定。他也不排除汲取其他政体的有益因素。他已意识到了在为善上,民主政治不如君主政治。但在防止为恶上却是最有效的政治。他说:“在各种无道的政权形式中,民主政治是最可容忍的。暴君政治是最坏的。”[2]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世界上任何一种政体都未达到能够独立承担施行仁政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不断探索改进已有政治体的同时,务必取长补短。如此循序渐进,我想,真正有益于仁政施行的政体便指日可待了。这就是阿奎那的清醒与睿智所在。他认识到了由于人本身的局限性,人类创造的任何政体都无法独立承担仁政的要求,要将各种政体的优点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政体,才能建立一个和平、有序、自由、统一的稳定的国家。
暴政,在阿奎那看来就是行使权力违背权力的初衷。其实质就是将公有权力变为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暴君的个人意志凌驾于国家之上,以个人意志代替国家意志,以一己私利代替公共福祉,用暴力统治代替人法,法律被肆意践踏。正如阿奎那所言:“因为没有法律,所以,一切都是靠不住的,既使臣民处在人人自危的恐惧中,也使暴君本人处在草木皆兵的恐惧中。”“惊吓的声音常常在他耳中,甚至在太平无事的时候,他也总是疑心人家有阴谋活动。”如此,長期以往,国将不国,人性与社会公德丧失不可避免。人与人之间不会建立相互信任的联系。国家的分裂再所难免。“人们逃避暴君,像逃避凶恶的野兽一样,听任一个暴君摆布,同听任于一只野兽摆布没什么区别。”[2]
所以,阿奎那同意对失去民心的暴政进行反抗,他说:“一位国王,如果不忠于其职守,他便放弃了要求服从的权力,废黜他,便不是叛乱。因为他本人才是叛乱分子,人民有权予以镇压。”[3]
阿奎那虽然同意人民起来反抗暴政,但他是从权力的合法性上来看是否是暴政的。他认为通过不合法的方式(暴力篡位)获得王位的都是暴君。即使这位君主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我认为:阿奎那在区别暴政方面有一定狭隘性。我以为,君主的位置关系整个国家的公共福祉,须得让有德有能者居之,才能令整个社会不断前进。所以,我很认可中国原始社会时期的君主任免法:当时的天下还远未形成家天下的局面,一个人只要有能力就有资格成为天下共主。所以,阿奎那的这种思想过于偏激,过于狭隘。通过篡位的位的君主不一定都是暴君。
那么,当暴政出现时如何才能限制暴政的发展呢?阿奎那提出了两点建议:
(一)通过人民来推翻暴政。中国有句古话:“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暴君推行的暴政归根到底是对人民的剥削,在盘剥达到人民所能忍受的极限时,人民必然起身反抗,为自由与生存而战。阿奎那认为:“如果一个社会有权为自身推选统治者,它可以废黜这个暴君。或因其滥用权力而限制他的权力。如果任命国王统治某一社会的权利属于一位长辈,就由他来纠正过度的暴虐行为。”这句话虽未直接透露阿奎那支持人民出来反抗暴政。但显然的是,阿奎那认为反抗暴政需要人民。
(二)通过教权对君权实行制约。在中世纪时期的欧洲,教会拥有很大的权力,发展到鼎盛的时,教皇将自己比作是天上的太阳,将各国的君主比作是星星、月亮。说:“正如星星、月亮要通过太阳来获得光明一样,各国的君主也要通过教皇来获得权力。”从而控制了各国的君主。所以当时的教权远大于王权。所以说阿奎那才会想到用教权来压制世俗权力。
他利用人们好善厌恶的特性,将上帝搬出来,以天堂的祝福和地狱的惩罚来对君主进行约束。但是,阿奎那也有消极的一面。他又主张对暴政要忍耐,不可轻举妄动。因为反暴政一旦落空,暴政反而会变本加厉,更加凶残。
仁政,是一个为中西方历代思想家追寻的理想的君主施政方针。中国有孔孟,西方则有阿奎那。孟子主张的仁政就是“三民主义”:保民、养民、教民。阿奎那是从限制暴政方面来说明的。这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思想根源。阿奎那的思想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人民的力量,这是我们应该肯定的。但是他认为反抗暴政的主要力量是教会是错误的。在任何时候,我们应该充分认识人民力量的伟大性并充分利用人民的力量来反抗一切暴政,为社会求得一片乐土。
参考文献
[1]黄忠晶主编《西方社会思想史》。群众出版社。2004年12月
[2]马清槐译《阿奎那政治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3]阿克顿著。侯健和范亚峰译。冯克利校。《自由与权力》。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