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当前农业院校毕业生择业心理
2009-06-26刘改莲邓永超
刘改莲 邓永超
摘 要: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作者经过调查,发现当前农业院校毕业生存在择业心理不健全的问题,通过探析发生的原因,指出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且需要国家、社会、企业、高校、家庭和学生个人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 农业院校毕业生 择业心理 现状 原因 对等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农业院校的学生多数来自于农村,他们的就业牵系着无数农民家庭。因此,我们需要关心和了解当前农业院校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千方百计攻克就业难关。在当前金融危机的社会背景下,有86.8%的毕业生感觉就业压力增大[1],压力同人们的心理适应和健康密切相关,如果不加以适当调控,就会进一步引起焦虑等一些不良的负性情绪,甚至会阻碍人们人格和行为的正常发展[2]。因此,及时关注农业院校毕业生的择业心理,进行及时适度的引导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院校毕业生择业心理现状的调查研究
我们对全国农业院校的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采用分类抽样、分层抽样与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福建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和仲恺农学院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6000份。华南农业大学发放2500份,仲恺农学院500份,回收2865份,回收率达95.5%;广东省外的农业院校采用网上投递的方式,发出了3000份问卷,回收1986份,回收率达66.2%。调查结果表明,在目前经济形势下,69%的农业院校毕业生同意“先就业再择业”的就业观,择业标准也趋于理性化,但是暴露出很多择业心理不健全的问题,统计分析如下:
(一)择业动机急功近利。
据调查,48.6%的毕业生仍把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人才拥挤、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85%的毕业生希望留在城市工作,32%的毕业生继续深造目的是能在城市找到好工作,6.8%的毕业生打算回原籍工作,仅有12%的毕业生愿意到人才匮乏的西北地区发展。在“你对‘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以及近年一些地方出台的大学生到农村基层担任‘村官的计划等举措的态度”一问中,有59.8%的毕业生赞成,但不愿意去,12%不赞成。这也说明薪水仍是决定选择何种工作的因素之一。可见,大学生在择业中普遍追求较高工资的单位,即使对到基层工作表示赞成,也不愿意去。如果毕业生抱着非中心城市、发达地区不就业的观念,将导致无业可就。
(二)择业期望盲目乐观。
毕业生考虑职业往往从个人的愿望出发,一厢情愿,自以为择业意愿都可以很顺利地得到满足。在调查中有61%的毕业生集中精力寻求稳定工作,比如考公务员和应聘事业单位工作;愿意从事一线工人、服务行业、销售类工作的占被调查人数的15.6%;准备自主创业的占5.2%;45%的毕业生希望自己在5年后“能够成为领导或项目经理”,即成为管理者;仅有21.4%的人将“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作为自己的职业目标,他们对岗位标准、收入要求等过高,对择业的期望值较高,认为自己的条件和社会形势都很好。
(三)择业过程消极依赖。
毕业生在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时,往往对自己缺乏清醒的认识,缺乏自主选择的决断能力,不能积极主动地去竞争、推销自己,择业信心不足,“看、等、靠”的思想严重。在校期间没有真正充分地参与到社会中,面临就业往往存在消极应对的情绪;另外,部分毕业生对公平竞争不抱很大的希望,一味依靠父母、亲戚、朋友等的帮忙,存在依赖心理。在“你认为最有效的求职途径”一问中,有57.6%的毕业生选择了“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
(四)择业压力难以缓释。
调查中,63.2%的毕业生对未来的就业形势保持乐观态度;55.6%的毕业生表示曾在求职中遇到挫折,但仍能调整心态积极寻找机会就业;51.8%的毕业生表示感受到竞争的激烈,决心在未来的工作中每天都会很努力;40.6%的毕业生认为学校所学知识与企业要求存在较大差异,就业自信心不高,怕胜任不了工作;32%的毕业生认为不善于人际交往,怕处不好同事与上下级关系;55.4%的毕业生存在就业困难,存在紧张、焦虑心理;40.6%的毕业生没有明确的就业方向。以上结果表明: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择业过程中出现焦虑、自卑、怯懦等心理问题,产生较大的就业心理压力。
二、影响农业院校毕业生择业心理的原因探析
毕业生择业心理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企业、家庭和个人均是重要因素。
(一)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是社会提供给毕业生的就业环境,它在时间和空间上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就业起激励、约束、导向作用。毕业生就业总是受到政策设置、经济状况、社会心理环境、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传统的就业理论和现时流行的就业意识形成了影响毕业生就业的社会心理环境,毕业生就业动机急功近利,究其深层次的社会根源,是城乡、地区、行业收入差距扩大,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是社会价值导向与现实的冲突[3]。
(二)学校教育因素。
大学以前的教育是基础教育,亦是素质教育。但在我国由于高考的指挥棒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素质教育变成了一种应试教育,紧紧围绕考试来设置教育内容和进行教学活动,学生也以应试的学习方式来接受教育,造成了学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养成了一种依附性的学习习惯,这种结果直接影响到后期的发展。从大学教育来看,大学教育是按照专业门类来培养学生适应职业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能力的过程。因此,大学生所受的专业教育直接制约着其职业适应的范围。如果大学生所学的专业面较窄,其职业适应的范围就小;反之,职业适应的范围就相对宽广。目前,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开设了很多新专业,专业设置和社会需求脱节,高校的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与市场也有脱节倾向;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不成熟,重理论轻实践,个性化指导业不够,介入实践之后,缺乏统筹规划等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
(三)企业因素。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企业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我国就业市场反映,承受力最大、需求量最大的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发展空间、提供创造能力平台、个人职业发展机会多,易让人产生成就感。用人单位的择才标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企业对大学生的基本能力即对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外语能力等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讲,就业的门槛越来越高,综合素质决定了就业质量。企业对高校毕业生的要求对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提升的能力指出了方向,但高校人才培养的时间滞后性,导致大学生对相应能力的培养不够,影响了就业,挫伤了大学生就业的自信心。
(四)家庭因素。
由于我国传统观念的积淀,子女与父母之间依赖与被依赖、控制与被控制性较强。受不同情况的影响,大学生在择业中的表现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学生缺乏自主的勇气,依赖于父母的经验,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岗位由父母作主;有的父母怕子女缺乏经验,生活阅历浅,控制子女的择业行为,不允许其自己作主;有的父母支持和鼓励子女主动选择,自己作主,并提供参考意见。这几种影响方式,对毕业生择业所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尤其是年龄较小的毕业生对父母的依赖程度或受父母控制的程度更深。也有的毕业生因为父母的从业境况或能力欠缺等原因,让较有影响的亲友作主或征求其意见,根据其认同与否决定自己的择业去向。另外,家庭的教育方式对子女性格、爱好、兴趣等的培养和熏陶,直接影响其职业能力的发展。
(五)个人因素。
目前,据用人单位反馈,应届毕业生到岗工作,对所学专业实际知识应用率低,多数毕业生所学过的知识根本无法转化成自己在岗的实际能力。而且存在就业理念滞后,受社会各种价值取向的影响,存在“宁愿出国带光环,不在国内做职员”、“宁到外企做职员,不到中小企业做骨干”、“创业不如就业”、“就业难不如再考研” 等认识误区,价值判断盲目不给自己合理定位而产生高期望值的盲目求高心理,往往使自己与很适合自己的用人单位失之交臂;还存在自卑自负心理,使毕业生没有信心和勇气面对求才若渴的用人单位,甚至把自身的长处也退化成了短处,从而严重影响了就业与择业。
三、改善高校大学生择业心理的对策研究
在当前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大背景下,促进大学生就业需要社会、企业、高校、家庭、学生个人五个方面的积极协调和配合,使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克服不良的择业心理。
(一)政府担当毕业生就业后盾,创造健康的社会就业环境。
解决大学生的择业问题,需要健康的社会就业环境。良好的社会就业环境的创造要求政府成为毕业生就业后盾,提供政策支持,破除就业壁垒;加强就业市场建设,便于人才流通;建立一种政府“埋单”的人才储备机制;通过立法,明确用人单位承担就业责任等。同时运用社会舆论大力宣传社会责任意识,弘扬奉献精神和艰苦创业精神,引导观念的更新;引导大学生把人生理想同国家需要相结合,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志愿与国家需要、自身选择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引导大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以国家和社会利益为重,自觉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从最基层的工作做起,破除“高端意识”到中小企业去,修正大学生急功近利的就业动机。
(二)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强校企合作,广开就业渠道。
大学生就业压力主要有:目前社会大环境不理想;毕业生多,就业岗位少;成绩欠佳,怕吃闭门羹;找个工作不难,找个好单位难;家在农村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和一定的经济实力;父母对自己就业期望过高;所学专业不能对口;对现实社会有恐惧感,怀疑自己的社会适应能力,担心自己就业不能适应复杂的社会关系[4],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要的人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等。企业作为就业强有力的吸纳力量,应加强校企业合作,广开就业渠道。企业提供人才需求能力要求为高校提供培养方向;高校开设相应能力和素质培养课程;培养的人才可以到相应的企业进行实践和就业,让高校毕业生有明确的职业定位和奋斗目标,就业压力就会大大降低。
(三)高校加强教育改革,增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学生正确择业观。
高校要不断地根据社会职业的需要来设置专业或对业已形成的专业结构进行调整,扩大学生的就业范围,增强其适应能力。针对毕业生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动手能力不强、组织管理能力不高等问题,高校应努力通过改革教育模式和教学内容,以培养专才与通才相结合、文理交叉、工管相兼的复合型人才。高校的就业服务体系健全与否对大学生求职、获得工作和适应工作的能力有重大关联[5]。因此,高校应抓住机遇,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建设,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强化大学生就业的内在因素。高校也需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大学生努力克服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及享乐主义的消极影响,帮助学生处理好就业与择业的关系,处理好择业“三要素”的关系,引导其把为社会尽义务、作贡献放在首位,以寻找到建功立业的最佳位置,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择业观。尤其是农业院校要加强学农爱农教育。
(四)家庭发挥协力作用,助高校完成择业观教育。
大学生所受的来自家庭教育和大学期间不同内容的教育诸如专业教育、思想教育、就业指导等,都具有互补性。前一阶段所受教育的欠缺,可能得到后一阶段的补充;各种教育内容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可以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家庭应发挥协力作用,帮助高校完成择业观教育。同时,大学生应当自觉认识自己成长的家庭环境与受教育的条件对其个性形成的影响,并通过主观努力,改变自己的不利因素,全面提高素质,为求职择业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五)毕业生自身应主动提高素质,结合实际,调整就业心态。
毕业生应正确评价自己,了解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社会需要的综合素质,清晰地看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人事制度改革的影响。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一次就业能够解决一辈子工作问题的现象不复存在,还可能面临“一毕业就失业”的处境等。应学会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能力和素质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努力通过在校期间的专业知识学习和实践、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等增强就业能力,摆脱依赖心理,自立自强。毕业生要明确求职择业的过程也是一个认识社会、接触社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锻炼和健全自己的人格,了解自己人格的不足和缺陷,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和完善;要积极参与竞争,不怕挫折,在竞争中寻找自己的位置,靠真才实学,在竞争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发展自我、实现职业理想。
因此,目前高校毕业生在择业心理方面存在一些不健全的方面,尤其是农业院校的大学生还要加强学农爱农和深入基层发展的教育,以树立正确的择业心理,这需要国家、社会、企业、高校、家庭和学生个人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汪歙萍.上海大学生就业取向调查及对策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5,4:25-28.
[2]何莹.大学生及其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
[3]盘意文.大学生择业观的社会反思[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11):105-109.
[4]林梅,杜宁,佘红.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与社会支持作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2).
[5]何凤琳.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探析[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9,(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