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现实的纠葛
2009-06-26常茜薇
常茜薇
摘要: 《婴宁》中婴宁之名颇有深意,寄寓了蒲松龄深厚的蕴藉。婴宁性格的转化,也深蕴着作者儒道结合的思想观。本文从以上两点入手,对《婴宁》一文进行解读。
关键词: 《婴宁》 婴宁 儒道结合 笑 花
《婴宁》中的主人公婴宁以其千姿百态、天真自然的“笑”感染了无数的读者,很多人都认为,婴宁天真烂漫的笑承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全部。这样理解未免太过简单。我们细细读来便可以发现在那爽朗明快的笑声背后,字里行间蕴藏着作者声声的叹息,正如杜贵晨所说:“浅尝如珍馐佳馔,爽口悦目;深味则觉有丝丝悲凉,起于字里行间。”[1]笔者认为,这是蒲松龄对现实人生冷峻清醒地观察后,对于人生理想的孜孜追求,渗透着作者儒道纠葛的思想观。理想和现实如同缠绕纠结的藤蔓,寄托了作者对于一种永恒的现实人生困境的悲凉的叹息。以笑衬悲,悲之愈悲,纷纭沧桑中拳拳之心可见一斑。
一、“先撄而后宁”
“婴宁”二字可谓寄寓了蒲松龄深厚的蕴藉。“婴”通“撄”,“婴宁”即“撄宁”。“撄宁”见于《庄子·大宗师》:“其为物,无不将也,无不迎也,无不毁也,无不成也,其名为撄宁。撄宁也者,撄而后成者也。”[2]先撄而后宁,实质上反映的是庄子对于学道的进程的阐释。“宁”是作为学“道”达成的一种状态,也就是“大道支配万物”的“将”、“迎”、“成”、“毁”之状,而要实现“宁”,“撄”是必要的过程:“吾犹守而告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杀生者不死,生生者不生。”[3]这样经过了“三日”、“七日”、“九日”……的“撄”后,才能实现“撄而后成”的状态,“撄宁”实际上是一种变化发展的过程。
小说中,西邻子之祸患可谓是具有转折性的事件。婴宁“由是竟不复笑,虽故逗亦终不笑;然竟日未尝有戚容”。老母的劝诫虽不甚严厉,但犹如一盆冷水,扑灭了婴宁天真的自然天性的热情,也使她冷峻清醒地面对现实人世,从而婴宁逐渐形成了一种貌似“常寂”的状态。在这里,婴宁完成了性格的转变,这一形象的动态发展过程,也正是蒲松龄试图对庄子“先撄而后宁”的达道过程而进行的绝妙演绎,寄托了作者渴求突破时间空间的束缚,实现道家人世与自然和谐存于心中,体悟心境清明洞彻的道这种超越时空的理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很多学者认为《婴宁》成为了一篇演绎《庄子·大宗师》思想的带有深刻哲理性的小说,寄托了渗透在作者思想里的中国古代道家的哲学精神。但蒲松龄笔下的“宁”是否就是庄子所描绘和理想中的“宁”呢?这是否又反映了作者的道家出世思想呢?
二、儒道结合的思想观
我们看到,婴宁的性格变化是一动态发展的过程。婴宁在来到王家之前生活在一个如同世外桃源般的自然仙境中:“合沓”的乱山“空翠爽肌”,门前皆“丝柳”,墙内生“桃杏”。耳濡目染,物我同化,环境陶冶了她天真烂漫的纯情天性。可以说,婴宁因为极少受世俗风情的熏染,也不受封建礼教的约束,所以才能保持那烂漫山花似的纯情天性。可作者并没有让她永远葆有这样的纯真,而通过婴宁的老母之口,道出了:“到彼且勿归,小学诗礼,亦好事翁姑。”也就是说,婴宁的“出于幻域,顿入人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是作者有意安排的,蒲松龄在塑造婴宁这个形象时并不想体现她的反封建性,而是让婴宁自觉自愿地融入现实社会,去经历人世的种种沧桑,“入世”是蒲松龄设置的推动婴宁性格发展的转机。
于是在小说中我们看到,在处处设置着礼教规范,人性受到束缚的社会中,在要求女子应恪守“妇容、妇功、妇德、妇言”戒律的社会中,婴宁从前天真烂漫的性格与此格格不入,同时也不断地与这个社会进行着磨合,一步步清醒地认清这个社会,通过一系列的“撄”,婴宁形成了冷峻清醒的认识后,自觉地选择了自己的社会归属,从最初的“憨狂尔尔,早知过喜而伏优”到后来的“竟日未尝有戚容”,游刃于人世。
如果说《婴宁》描写了王子服与婴宁的爱情,那么对婴宁而言,这爱情就只是她步入家庭和社会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她脱离言笑自由的自在状态进入人世生活的仪式。婴宁性格的转变,是理想社会与现实社会的冲突,但作者出于现实生活的利害考量而使人物趋向了入世,道家的出世和儒家的入世在作者心中纠结冲突,而在这里最终是儒家占得了上风。所以,婴宁在未入世俗之前是那么率性自然、婉若处子,但那毕竟是在世外桃源孕育出来的天性,一旦人物进入世俗社会,作者便积极地使人物成了一个人情练达的封建社会的贤妻孝妇。
由此,婴宁的性格发展过程也体现并实现了蒲松龄“全人”的塑造意图。小说中鬼母教训婴宁说:“有何喜,笑辄不辍?若不笑,当为全人。”“全人”即完美之人,语出《庄子·桑庚楚》:“圣人工乎天,而拙乎人。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惟全人能之。”可见在庄子眼里,“全人”比“圣人”还要高明,“工乎天”就是保持天性,“俍乎人”就是能顺应人事。婴宁开始是“拙于人”的:“不避而笑”,引西邻子之淫心,毙命成讼,累及全家,是较严重的后果,但也正是这个“撄”的过程,使她在故事的结尾达到了将近全人的目标。
三、如花香般沁人心脾的笑
婴宁的形象是建构在“笑”和“花”的相互交融和相互浸染之上的。“笑”是婴宁纯然率真个性的表现、天真原
始童心的流露,爱笑是婴宁人性的写照;花是婴宁女性风采的写照、美丽天性的隐喻,爱花是婴宁生活的写真。笑口常开、嗜花如命是照射着整部小说的一束闪光,使一个鲜活亮丽、自然纯洁的女性形象浮现在我们眼前。正是“蒲松龄将人间最美的花——笑,自然最美的笑——花融合在婴宁身上。花和笑是婴宁之所以为婴宁的特殊标记”[4],婴宁的性格发展过程也被作者巧妙地通过“笑”与“花”的变化发展过程展现了出来。婴宁从小生长在如世外桃源的山野中,她的笑便如同散发着阵阵扑鼻清香的野花,灿烂而沁人心脾。她初见到王子服便“含笑撚花而入”,后来的笑更是如同火山爆发般奔涌而来:“嗤嗤笑不已”,“笑不可遏”,“复笑不可仰视”,“狂笑欲堕”,婴宁的满腹真情被抒发得纵阔汪洋,她的思想纯净被表现得淋漓尽致。哪里有婴宁,哪里就荡漾着笑声;哪里有笑声,哪里就有一片未经污染的纯贞欢乐。“笑,出于真情,源于纯净”。(薄子涛《聊斋艺术谈》)
婴宁从世外桃源进入俗世,就一步步变得谨小慎微,以前妙语连珠,现在却寡言罕语,需要回答问话时也恐言辞有误而以笑作答:“亦殊无悲意,孜孜憨笑而已。”虽然仍一如既往地笑,但可发现这时的婴宁已经处于无数双眼睛的审视下,这些笑声带给读者的不再是开心愉悦,反倒让读者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担忧。读者稍一用心,便会发现此时笑与花的完美结合也就此打破了,笑时不复有花的自然本真的呈现。文中仅有的两次写花:“物色遍戚党,窃典金钗”,“庭后有木香一架,故邻西家。女每攀登其上,摘供簪玩,母时遇见,辄诃之”。一“窃”一“诃”,都透露出了俗世对美和自由的漠视与束缚,隐含着淡淡的悲哀。
到最后的“女由是竟不复笑,虽故逗,亦终不笑,然竟日未尝有戚容”,我们不难察觉,不笑亦不戚这样一种“宁”的状态,不是不想笑,而是现实世界的利害关系压抑了纯真的笑,也不是真不戚,而是不敢戚而形于外见于色。中庸的“不笑亦不戚”确是面对人间俗世的非难的唯一选择,花在这里也销声匿迹了,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应当是蒲松龄精心的安排。不错,婴宁的形象,以及承载在其上的“笑”和“花”寄托了作者渴求突破时间空间的束缚,实现道家人世与自然和谐存于心中,体悟心境清明洞彻的道这种超越时空的理想,但是由于不同的时代背景,这里婴宁所达到的“宁”,已绝非庄子所言的心境洞彻、纷繁复杂中而独立不改的大道之“宁”,而成为了一种立于俗世中的“无花无笑”的处世方式,在作者追求人生理想、探索永恒人性的同时,也是作者对现实的妥协和适应。
就这样,“香”消“玉”殒,我们看到的是蒲松龄在儒道思想渗透下展现出来的一个“全人”的婴宁,却深切地体味到了作者孜孜以求的人生理想和庸俗不堪的社会现实之间的纠葛缠绕,《婴宁》蕴藉的实际上是一种永恒的人生困境,不是哲人的蒲松龄献给了我们具有哲人高度的对于人生永恒困境的纠结描绘。尽管如此,小说的结尾还是被作者寄寓了殷切的期望:“女逾年生一子,在怀抱中,不畏生人,见人辄笑,亦大有母风云。”
每一位优秀的作家都葆有一颗童心,他们是真善美的保护者和代言者,是智慧宁静的追随者和仰慕者。婴宁是蒲松龄用自己纯洁的童心奉献给世界的精灵,虽然污浊的人间俗世淹没了她,但我们仔细聆听,仍然能听到从作者心底里发出来的如同婴孩般的童心动听的旋律,在那里,是对于人性的真善美的孜孜以求,是对于人生的智慧宁静的完整保存。
参考文献:
[1]杜贵晨.人类困境的永久象征——《婴宁的文化解读》.文学评论,1995.5.
[2][3]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北京:中华书局,1983.
[4]熊文斌.寓于《婴宁》中的三大悲剧.聊斋志异研究,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