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学生亲子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09-06-26邓小平张林
邓小平 张 林
摘 要: 中学生的亲子交往质量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全面探究了中学生亲子交往的现状及在亲子沟通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此提出了促进亲子交往,改善亲子沟通质量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中学生 亲子沟通 问题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中学阶段是少年期结束和青年期开始的时期,也是个体身心发育、社会成熟的关键期。中学生亲子交往的质量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重要方面。“子不教,父之过”,父母对子女的影响之大可见一斑。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行为与亲子交往共同决定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但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没有很好地配合。部分家长不重视家庭教育,将孩子送到学校后就将教育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除了过问学生的学习成绩外,很少关心孩子的行为、思想;有些家长虽然也试图与孩子沟通,但却不知从何入手,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少数家长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的过失,很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使家庭教育的效果走向负面效果。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中学生亲子交往的现状,促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配合,共同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本文全面探究了中学生亲子交往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以提出促进亲子交往,改善亲子沟通质量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二、中学生亲子交往现状的调查结果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宁波某中学选取高一、高二、高三379名学生。其中,男生202名,女生177名;高一69名,高二152名,高三158名。采用Barnes与Olson等人编制的青少年亲子沟通量表(PACS),考察了中学生对他们自己和父母沟通质量的评价。通过本次调查的结果,我们发现中学生在亲子交往方面主要有以下特点:
1.中学生亲子沟通的总体质量随年级增长呈下降的趋势。
从调查结果来看,中学生的亲子沟通质量随着年级增长而逐渐下降。高一年级学生的沟通质量最好。这可能是由于在初、高中交接阶段,父母的关心与支持增加,相对于其它年级而言,家长更注意或愿意与子女进行交流;到了高二年级时沟通质量开始下降,由于此时高二年级学生考大学的压力越来越大,关于自己未来的发展及职业选择,他们自己的设想可能与父母的要求有一定差异,他们独立的欲望更强烈,对于许多事情要求自己做决定,此时若父母以高压的方式强迫他们接受自己的意见,就很容易导致他们对父母管教的不满,引发亲子之间的冲突;高三年级学生的沟通质量最差,可能是由于高考的压力达到顶点,父母如果不耐心地倾听子女的心声,在移情基础上进行说服教育,亲子间的冲突可能就会进一步加剧。
图1 中学生亲子沟通质量随年级提高发展趋势图
由图1可以清楚地看到,随着年级的增长,中学生亲子沟通质量总体水平和开放程度均呈下降趋势,高一年级亲子沟通的质量最高,但其问题程度也最高,而高二年级在亲子沟通的问题程度最低。
2.不同性别的中学生在亲子沟通质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亲子沟通的质量方面,男生和女生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沟通的开放程度上女生高于男生,沟通的问题程度也比男生略低些,具体情况见图2。
图2 中学男生、女生亲子沟通质量和开放与问题程度的比较
由左图可见,男生、女生在亲子沟通质量上存在明显差异,男生的沟通质量比女生差。由右图可见,女生亲子沟通的开放程度比男生高,沟通的问题程度也比男生略低。
3.不同学习成绩的中学生在亲子沟通的表现上也不同。
从总体上看,随着中学生年级升高,无论是学业成绩低的学生还是学业成绩高的学生,亲子交往的质量都呈下降趋势,而学业成绩中等的学生在沟通质量上呈倒U型趋势。也就是说,在高中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他们的亲子交往质量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密切相连。显然,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亲子交往质量随学业成绩和年级的升高有一个曲折的发展变化。近期的相关研究也发现,亲子交往并不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会通过影响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对学习成绩产生间接的影响作用。
图3 不同学业成就组的亲子交往质量及开放程度和问题程度的差异
从图3中的左图可以看到高分组学生的亲子交往质量最好,中间组学生的亲子关系质量最差,三组之间的差异显著。由图3的右图可见,中间组学生亲子沟通的问题程度最高,开放程度最低;高分组的开放程度最高,问题程度也最低,相对比较良好;低分组学生的开放程度略比中间组学生高,问题程度也略比中间组学生低,总体情况比中间组学生要好。
4.中学生学业成就高低对亲子交往质量有重要的影响。
从总体来看,学业成绩好的中学生与父母沟通状况优于学业成绩差的学生。具体表现在,前者在亲子交往的开放性方面高于后者,而后者在亲子交往的问题性方面高于前者。这种现象的存在可能是因为,学业成就高的学生比学业成就低的学生在对学校适应方面的表现要相对好一些,他们感受到的父母温暖、理解与支持也相对较多,所以在沟通过程中可以更加自由、平等、不受约束地与父母进行交流,表现在亲子交往质量方面也更高。
三、改善当代中学生亲子沟通质量的对策与建议
亲子关系是一种互动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亲子双方的共同努力。同样,沟通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除了中学生(子女)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外,父母在其中同样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与中学生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另外,通过本次调查,笔者尝试就如何改善与提高亲子交往质量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父母应重视与子女之间的沟通并尊重青少年的人格。
父母首先应该从思想上重视与子女的开放、平等的沟通,在工作、社会活动之余,主动与子女进行沟通,以促进青少年身心的健康、和谐发展,避免各种不良情绪和行为问题的产生。Nielsen运用“自我观念理论”,曾提出了几条帮助父母理解子女,改善亲子交往质量的原则,其中包括尊重子女、要按照与子女的自我观念一致的方式行事、父亲和母亲应该在与孩子的关系上保持一致等。这就是说父母应该尊重子女的独立人格。父母在子女早期的成长过程中一直都是处于帮助、管理、指导等支配性的地位,再加上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将子女视为自己的私有财产,遇事时不能把子女看成具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这样容易产生双方心理上的疏远、不信任或畏惧等,不利于建立有益的沟通气氛。只有在父母尊重子女独立人格的前提下,才可能产生真正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沟通。
2.学校应该在提升亲子沟通质量上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实际上,亲子交往是有一定技巧的,并且这种技巧通过学习和训练是可以被父母和青少年双方所掌握的。在关注全校学生亲子交往质量的前提下,应该对每个年级中学业成就一般的学生的亲子交往给予足够的重视。建议学校和老师在开展学校—家庭工作时,加强对学业成就一般的学生和家长的亲子交往指导。同时积极推广良好的亲子交往经验,可以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和训练,从而使亲子交往和学业成就有一个良性的循环。
由于学业成就低的学生亲子交往质量及开放程度、问题程度都比学业成就高的学生差。因此,学校更应该关注学业成就低的学生的亲子交往,指导家长处理好亲子之间的冲突和问题,指导学生以良好的方式和心态积极与父母交流。比如,可以开展一些训练和专题课程,模仿良好的沟通方式,加强学生关爱父母和家庭观念的教育。
学校作为特殊的社会组织,在亲子交往方面应该起到应有的作用。学校可以在校园网上开通网络博客,为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进行沟通交流提供平台,促使网络环境下亲子关系的有效沟通和家校教育的有效合作;可以利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可以举办“亲子沙龙”,让老师、家长、学生一起交流、探讨沟通方法;可以建立全员德育制,发动全体老师帮助那些在思想、行为和学习等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以弥补只靠班主任一个人承担教育重任所带来的不足;还可以通过班级的团体生活,培养中学生谦让、倾听、合作等品质。
3.教师和家长应该主动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和沟通措施。
(1)端正观念。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引导家长端正教育观念,掌握基本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和有效的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家长以身作则,提高素质,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平等、民主、团结、和睦、融洽),争取创建学习型家庭。
(2)亲子对话。通过写信、谈心、打电话等形式,抽时间和孩子沟通交流,树立“孩子,让我们坐下来谈谈”的观念和模式。全面了解孩子,关心孩子。心灵的沟通与关心最能打动人。通过交谈和观察了解孩子的苦恼、困难和想法,体贴入微,才能缩短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解决他们的问题。
(3)尊重孩子。家长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和标准来要求和衡量孩子的成绩和决定,只要不违背原则,他们尽力发展了即可。
(4)正确引导。对孩子的缺点错误不是批评指责,而要分析、引导和帮助,对问题不是包庇,而要解决和治疗。
总之,素质教育要求学生适应社会。家庭作为一个环境,也是一个浓缩的“小社会”,能否对家庭环境适应决定了将来为社会所认可的程度高低,因为家庭中也同样存在各种关系。随着教育立体化的推进,随着学生心理问题的日渐突出,家庭因素,特别是家庭环境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思考,只有以积极的心态不断调整亲子关系,才能开辟出健康、自由的心理空间,塑造出心理健康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安伯欣.父母教养方式、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硕士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04.4.
[2]孔海燕.青少年亲子冲突的研究现状.心理科学,2004,27(3):696-700.
[3]叶一舵,白丽英.国内外关于亲子关系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的研究.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2):130-136.
[4]汪淼,江立成.心理健康教育应从亲子关系做起.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6,20(4):83-87.
本文为浙江省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