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创造性教学

2009-06-25刘应容

科教导刊 2009年29期
关键词:创造性解决问题创设

刘应容

摘要创造性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并求得自身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创造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1 树立创造性课堂的教学观

创造性教学实质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经历创造性解决问题并求得自身发展的过程。对学校教育来说,创造性教学正是要面向全体学生,发掘所有学生的潜能。有了创造性教学的这一目标观念,教师就会自觉地研究学生,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使教学的内容和方法适应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就不会把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的中心,把应对考试作为教学的杠杆和法宝,而会为“创造”而教育;教师就不会按学业成绩把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和差等生,从而消除偏见、偏爱等阻碍创造性发展的心理因素,满腔热情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素质。

2 创造性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

(1)情景设置:第二节一下课,同学们拿好学具就来到多媒体教室。一走进教室,大家就感到新奇:桌椅一改往日“插秧式”摆放,“马蹄形”的座位组成十组。大家很快按照原来小组的顺序就座,看起来很自然。面对面坐着,唧唧喳喳的议论着,今天数学课怎么像要搞联欢活动似的?

随着上课铃的响起,教室立刻安静了下来。教师走进教室,精神特别饱满。他微笑着环视了每一小组同学,从他们明亮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惊异、期待的心情。没有太多礼节,直接开始上课了。本堂课一开始就基本改变了这一状态。桌椅从“插秧式”到“马蹄形”,拉近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创设宽松的交流环境奠定了基础,便于课堂相互接纳,相互倾听。教师用非语言的技巧,走出自己的角色,体现了教师的真诚,使自己的形象很快被学生所认同。

(2)质疑提问。创造性教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加工、组合、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

[课例]“笔算乘法”的教学片断:在学生学会口算几十乘几后,教师创设了两只猴子各采14个桃(分两排对应排列;每排都是一筐10个,另一筐4个)的情景,提出“两个猴子一共采了多少个?”的问题,列出算式,引导、鼓励学生思考14?是怎样算的。学生要相互说自己的算法后,全班踊跃交流。并分别说出了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教师课堂上不断鼓励学生大胆说出心中的想法,对于不合适的回答,教师加以引导。

创造性教学主要是教师引导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它发端于问题,行进于问题,终止于问题。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过程的强烈愿望,是创造性教学的闭幕式前提。正是由于问题激发学生去观察、思考、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才能表现出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积极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案,并力求克服一切困难,发展其创造性人恪。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发现问题,创设积极的问题情景。也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又是教学过程发展的动力。因此,问题情景的创设成为教师进行创造性教学的关健环节。在一般教学中,学生通过做作业、做练习等形式解决问题,但他们解决的并非是创造性活动意义上的问题,更多的是在重复教师所教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并没有真正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

(3)合作探究。合作探究式教学在数学课堂中获得非常好的效果。传统的教学以传授为主,造成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这种教学思想不承认学生的认识也是具有一种巨大潜在力的能动反映,从而抹杀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的潜在能力。创造性教学就是师生共同探索求知的过程,学生的探究活动需要教师的有效指引。为学生提供一些有结构的材料,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兴趣,学生才会积极动手操作、实验和发现。这样,他们获得的知识不是空洞和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生动的和丰富的。他们的观察力、独立的探究能力和发现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3 形成有个性的创造性教学

个性化所反映的是自己的教学艺术与他人的不同,也意味着自己已经超越的自己的以前。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是教师不断地突破他人,创新自我,也意味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对周围同事和以往经验的超越。创造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而且要勇于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更具有个性化。扎实的独立教学能力,独立的教学个性特征,使得教师教学的自信增强,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呈现出比较强烈的创造性劳动的意向和行为。要从自己的个性特征出发,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艺术的创新,显现出教学艺术的独创特色,使教学艺术进入个性化的阶段。

总之,在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创造性教学,就是不断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适应教学要求。只有用创造来教会创造,用创造力来激发创造力,用发展变化来使学生适应实现中的发展变化,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让教师称得上是“点石成金的妙手”。

猜你喜欢

创造性解决问题创设
浅谈列方程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教学实录与反思
创设未来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两只想打架的熊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智珠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