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方法探究

2009-06-25

科教导刊 2009年29期
关键词:指路石拱桥愚公

胡 俊

摘要通过质疑、设疑、解疑,调动学生动脑思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和习惯,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方法之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课程标准的理念,其方式方法是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精心设计好课堂提问。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思考、探索和总结语文课堂上适用有效的提问方法,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提问方式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1问误答正式

好的教师不直接向学生奉献真理,而是引导他们自己去探求真理。“施教之功,贵在引导。”为了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教师在提问时不妨运用逆向思维,反题正问,故意提出一个错误的观点,让学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反驳。这样,既激发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又激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如这样的一个教例:对鲁迅小说《一件小事》主人公的理解,教师这样提问:有人认为篇小说中文字叙述最多的人就是主人公。《一件小事》写得最多是“我”,“我”是否就是主人公呢?通过提问、讨论,大家明确了小说的主人公应是表现主题思想的人物,而不是以作品中写多写少来决定的。作品通过老妇人被车把兜住跌倒这一事件,写出了车夫正直无私、认真负责的精神。引发了“我”的思想斗争,表现了知识分子热爱劳动人民的美好情感。所以《一件小事》的主人公是车夫而不是“我”。这样提问,可以帮助斗生积累学习经验,促使学生举一反三。

2迂回曲折式

为人贵直为文贵曲。课堂教学要避免直来直往地讲析与灌输,让学生“跳一跳,摘果子。”教师课堂提问,应先从彼开始问,采取“曲径通幽”的办法,艺术地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就十分讲究这种“曲问”艺术,他在执教《愚公移山》时,对“愚公年且九十”句中的“且”字,钱老师就没有直问“且”是什么意思”,而的是曲问法:“愚公多大年纪了?” 学生稍感疑惑之余,回答道: “快九十岁了。”“这个‘快,从何而知?” 生答:“且”,顿悟这个“且”字为“将近”之意。对“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的“孀”字与“遗”字,钱老师也没有直解其意,而是问:“邻居小孩去帮助愚公挖山,他爸爸同意吗?” 这样就使“孀”、“遗”二字之义迎刃而解。学生回答曲问时,其思维流程也要“转一个弯”,才能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曲问具有启发性,比直问更能激活学生的兴奋点。

3 诱导疏理式

教师的启发应当是一种诱导疏理式的点拨,是为学生登堂入室设置台阶、提供扶手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师的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比如在讲鲁迅的《故乡》结尾的警句:“我想:希望本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于这一富有哲理的名句,我们如何让学生理解呢?不论是“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还是直接问“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学生肯定会觉得这个问题太难了,无从下手。这时教师不妨抓住“路”与“希望”的关系,从这里开始发问,化大为小,化难为易。教者可以这样问,鲁迅所说的“路”,只是简单地指地上的路吗? 如果不是,那它到底比喻什么呢?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比较容易理解作者把希望比做地上的路。这时我们就可以进一步问:“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是什么意思呢? 这样化隐为显,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这句话的深意。通过讨论、归纳,学生自然明白了这段话是要告诉我们:只要勇敢地追求,就会有希望。作者让我们去追求美好的未来,去创造美好的明天。这样问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逐逐渐引向求知的新高度,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4 指路迁移式

对于有难度的问题,学生想答又说不出,或一时“卡壳”之时,教师应及时指明思考方向,以帮助学生排除思考障碍,确定思维方向,然后引导学生由此及彼,展开丰富的联想,进行知识迁移,找到解答的思路。如有位教师教学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时,当教师问学生“什么是石拱桥”时,学生欲言又止,原因是对石拱桥的定义模糊,一时说不太清楚。这时,教师应该及时“指路”、“搭桥”,帮助迁移。于是教师改变了通常的平铺直叙的提问法,而是采取了指路迁移的方法来导答。教师问大家:同学们观察过你们家乡或者邻近地方的石拱桥吗?谁能说出它的样子?这样一说,给出了一个学生的见识和经验储备足以解答的问题,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学生们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在学生你一言他一语的答问中,教师不断用规范性的语言纠正学生的不准确的说法。这样就很自然地解决了问题,学生对石拱桥印象特别深刻,教学效果好。

除了上面提到的四种实用有效的提问方式外,常用的还有剥笋揭疑式提问、辐射比较式提问和演绎归纳式提问等等。课堂提问是科学,也是艺术。只要运用得当,必将使师生双方形成“会教——会学,优教——优学,善教一—善学”的教学良性循环。因此,教师要不断实践和总结,让提问这个教学“常规武器”发挥出最大功效,提高学生的的学习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指路石拱桥愚公
最北冻土带上的“愚公”
江西“乱石拱桥”曾引全国效仿
读出民族自豪感来
家乡的石拱桥
愚公移山
木牌指路
Tell the Way(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