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三绿工程”建设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2009-06-25黄界颍杨书运马友华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14期
关键词:建设现状可持续发展对策

黄界颍 黄 慧 严 平 杨书运 马友华

摘要阐述了“三绿工程”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并就安徽省“三绿工程”建设现状提出了“三绿工程”建设的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三绿工程”;建设现状;可持续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7.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14-0284-0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但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给我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此国家提出了绿色GDP的观点,大力推行生态工程建设。实施以“提倡绿色消费、培育绿色市场、开辟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三绿工程”,是认真落实全国食品放心工程、提高食品质量、防止污染的一种方法创新,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人民群众科学消费,增强人民群众食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意识,推进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安徽省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从传统的农业发展到加强结构调整、发展新兴工业化,都必须坚持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在安徽省开展“三绿工程”建设尤为重要。

1安徽省“三绿工程”的发展现状

自2001年起,安徽省数次开展“三绿工程”宣传活动,广泛宣传绿色食品、市场标准和食品鉴别常识,广大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企业的质量意识明显增强。2002年, 70多家企业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三绿工程博览会”,成功打响了安徽省的绿色食品品牌;建设了合肥周谷堆批发市场、和县皖江蔬菜批发市场、芜湖江南第一茶市等国家级绿色批发市场示范单位和黄山中心市场置业公司蔬菜生产加工线、青阳大九华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食品生产线、淮南乳品公司乳品加工线等争创国家级绿色加工线示范单位。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被认定为全国第1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检测机构。绿色通道建设方面以现有公路网为基础,结合全市鲜活农产品的流量和流向,在全市构建“绿色通道网络”。同时全省制定了免征路桥通行费、规范执法行为等7项措施,至2005年底,网络基本建成。主要线路有:合宁、合徐、合安高速公路;206国道合淮路、合安路、312国道合六路;省道合蚌路、杨桃路;重要县道和水路。2005年,全省累计投资120多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和绿色通道的养护,全省共开辟绿色通道33条,其中国道8条、省道25条,总里程4 700km,绿色通道好路率达98%,年运输鲜活农产品1 600万吨,减免通行费1亿元,有效保证了运输网络的畅通和运输效率的提高。此外,全省市场上食品安全状况明显好转,共5万多家食品生产企业实行了质量承诺制度,各类食品生产企业的审查办证率超过90%,大部分城市主要食品合格率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004年省辖市蔬菜检测合格率超过96%,全省粮、油、茶等安全合格率超过90%,全省猪等禽畜定点屠宰率超过80%,生产和流通环节生猪“瘦肉精”检出率为零。

2005年底,全省已实施500多项国家、地方和农业行业标准,建立19个农业标准化综合示范县和36个国家级、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确定了首批10个农产品出口基地并给予200多万元的资金扶持。全省绿色食品产地监控面积超过53.3万公顷,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600多个,313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安徽省绿色食品实现年产量120多万吨,产值60多亿元,出口创汇8 000多美元。同时,安徽省的皖江牌蔬菜、口子牌口子窖酒、古井贡酒、迎客松牌茶叶等4个品牌还被评选为全国畅销品牌,占全国获选总数的近1/10。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合肥)已通过国家认证,已成为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授权检测机构,同时还规范了市级以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与管理,组织在蔬菜生产基地和主要农贸市场建设蔬菜农残快速检测体系。2005年,省商务厅和合肥市商务局被评为全国“三绿工程”工作先进单位。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等10家市场被评定为我省第1批农副产品绿色批发市场,马鞍山农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霍山大别山绿色商城通过国家认证,成为国家级绿色市场。2007年又评选了第3批10家省级绿色批发市场,使全省绿色批发市场总数达到30个,并建设了一批绿色零售市场和生产加工线。

鉴于以往取得的成绩及“三绿工程”建设的重要性,2006年,安徽省政府将其作为建设“生态安徽”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安徽省“861”计划中。同年7月在合肥市举办了全国第5期绿色市场标准及认证培训班。目前,安徽省已经初步形成以区域中心城市为骨干、以大型批发市场为基础、以高速公路网相连接的“三绿生态省”雏形。随着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将迅速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绿色消费意识、质量安全意识将被逐渐唤醒,在未来以绿色、安全为表征的生态经济有可能出现大幅度增长。

2安徽省“三绿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2.1普遍的绿色消费观念淡薄

“提倡绿色消费”是“三绿工程”实施的环境基础,目前,绿色消费观念尚不被消费者普遍接受。由于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居民可支配收入处于较低水平,特别是农村地区整体收入水平仅为城镇的1/3左右,实质上还处于温饱状态,大部分的收入消耗在食品上,消费者在消费时仍然被迫选择“价格优先”。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加快发展,使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利用消费者对高质量生活水准的需求拉动对绿色产品的需求,进而拉动生态需求,强化绿色消费。

2.2绿色市场有待于逐步培育和建设

当前,安徽省市场体系建设相对比较滞后,尤其是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基础较为薄弱,仍处于商品市场的初级阶段,数量多,规模小,层次低,摊位式交易仍居于主导模式。同时,绿色市场培育中存在“劣质冲击优质”现象。由于“价格优先”是主导消费模式,在培育绿色市场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非绿色产品与绿色产品的冲击,在社会诚信制度没有健全情况下“劣质冲击优质”现象不可避免。解决的途径是建立健全社会诚信体系,加大商务系统的监控力度。

2.3流通环节有待于理顺

绿色通道仍然不畅通。一方面,安徽省目前交通网络的承载能力有限,不少交通线有待于改建、扩建;另一方面,已投入使用的交通线分属不同的交通单位,这就使得交通系统不能完全满足“开辟绿色通道”的要求。

2.4物流理念与信息社会的发展存在一定差距

目前,农产品交易依然是原始的交易方式,这导致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中间环节太多,对于生产者、各级经营者均存在很大风险,而消费者则被迫付出高昂代价。虽然已有农业类企业认识到了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重要性,也有企业建了信息平台,但使用情况不理想,有的甚至形同虚设,这与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背道而驰。因此,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建立电子商务流通平台,这有利于加快商品周转速率,降低系统风险,将绿色产品的产品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

3安徽省“三绿工程”可持续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安徽省经济总量在华东6省1市中居最后1位,在中部6省中居倒数第2位,因此,快速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竞争力迫在眉睫。“三绿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经济体系、保障食品安全、合理使用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消费的法制保障、技术支撑、政策扶持、社会信用、组织保障和舆论。

3.1科技支持,不断创新

以科技为支撑,以创新求发展。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绿色产业资源,加强流通环节管理;推进流通领域的信息化,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业;提高检验检疫效率和速度,加快周转速率;降低流通环节损耗,提高绿色产业资源利用率。

3.2积极推动,争取支持

推动“三绿工程”的实施需要积极争取各级政府的支持,要通过政府的领导作用,协调各部门、各地区的关系,加强资源共享,最终使“三绿工程”的建设和生态省、生态家园建设成为社会的共识。

3.3保证重点,抓好示范

生态资源是人类的生存基础。安徽省生态资源丰富,自然生产潜力巨大,为全省的“三绿工程”建设提供了坚实的自然生态环境基础。但是,全省经济欠发达,生产力水平落后,在居民的消费过程中,“价格优先”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因此,生态省和“三绿工程”建设需要遵循“保证重点、抓好示范”的原则,保证1批重点项目按质按量地实施,有计划、有目的、高质量地建设1批“三绿工程”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三绿工程”的社会化。

4实施“三绿工程”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

4.1提倡绿色消费,引导消费者树立科学的食品消费模式

引导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由过去食品消费中的“价格优先”向质量、价格并重的方向转变;逐步提高消费者的感官鉴别力,使消费者能从形状、颜色等方面对食品安全作出简单的感官鉴别;通过引导,形成科学的膳食结构,讲究安全卫生、营养搭配、经济合理;引导消费者逐步形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消费方式,严禁或限制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制品,提倡使用菜篮子、布袋子。

各级政府通过召开实施“三绿工程”和“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气会、研讨会,各新闻媒体开展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有声有色的宣传活动;宣传开展实施“三绿工程”和“食品放心工程”工作的意义,报道工作成效,宣传质量稳定、信誉可靠的企业和无公害(绿色)产品;定期发布食品卫生质量信息,对不合格产品及违法违规企业进行曝光;介绍食品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绿色知识,引导消费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通过街头咨询、宣传车、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大造声势,把各地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主动参与治理工作,主动控制污染食品,主动揭发、检举违法行为,从而形成全省上下共同关注、支持和参与实施“三绿工程”和“食品放心工程”工作的良好氛围。

4.2培育绿色市场,建立确保食品安全的销售网络体系

加快培育和发展绿色市场,使之成为具有保障食品卫生质量、符合环保要求的销售网络体系;按照绿色市场标准,加强市场的硬件建设,逐步实现设施现代化;应用现代技术加强食品质量管理,有害物超标食品不得进入流通领域;建立健全食品进货索证制度、商品台账和商品卫生质量跟踪系统,完善市场准入制度;建立源头检测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同时,绿色批发市场和绿色零售市场也要逐步配备有害物残留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按照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随时进行检测。

4.3改进销售方式,推进新型流通方式

推行农改超、农加超、超改连,大力发展连锁经营、冷链配送和电子商务,提高生鲜食品在便民超市等现代营销方

式中的销售比重,鼓励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建立安全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专柜、专区、专卖店,加快推进食品包装化、品牌化。

4.4开辟绿色通道,构建有效的流通网络

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协调组织鲜活食品运输,建立公路、铁路等多种运输工具合理连接的食品运输网络,缩短食品流通时间,实现全省范围内高效率、无污染、低成本流通。 建立食品源头检测制度,对有害物超标的食品不得运输,大力改进运输方式,鲜活食品运输要采取保鲜措施,严防变质和二次污染;提倡公路运输的白条肉进行吊挂、封闭,冷却肉实行冷链运输;实行多式联运和直达运输,大力发展面向社会的物流配送中心,以市场为纽带,合理利用各种运输工具,实现食品运输的有效连接与畅通。

猜你喜欢

建设现状可持续发展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建设的实践应用探析
经管类优质实践教学资源建设现状与共享探索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普通高中体育师资队伍状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