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研究

2009-06-23胡金林

商业经济研究 2009年14期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在总结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理论的基础上,以湖北孝感市为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与国外传统转移理论描述的路径不完全一致,在选择从低收入的农业部门向高收入的城市工商业部门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的主路径之外,还有选择向就近的小城镇转移和向相对不发达的东北偏远地区以及新疆、云南等西部不发达省份转移的其它路径。转移路径选择多元化的原因除了出于预期收入最大化的考虑之外,还受转移成本及其支付能力、政府部门的引导与组织、个人拥有的技能、同乡的示范与带动等因素的影响。并据此提出了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风险,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转移路径 预期收入 转移成本

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问题。特别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路径选择及转移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决定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成功与否,需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本文以湖北孝感市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力求揭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因素以及转移效应,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国外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理论回顾

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了第一个人口流动理论—“二元结构理论”,该理论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路径直接指向城市工业部门。1954年他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指出:发展中国家一般存在着由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工商业构成的二元经济结构。在一定的条件下,传统农业部门的边际生产率为零或成负数,劳动者在最低工资水平上提供劳动,因而存在无限劳动供给。在城市略高于农村生存收入的不变工资水平上,农村劳动力就会流入城市寻找工作机会,而企业资本家利润增大且再投资于现代工业部门,于是资本存量进一步增大,劳动生产率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城市工业部门的规模进一步扩张,这一过程可以一直持续到劳动力不再是无限供给阶段,二元结构逐步走向趋同。

乔根森从自己独特的角度论述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理论。他认为,当出现农业部门产品的增长快于人口的增长,即人均粮食供给增长率大于人口增长率的农业剩余时,农业劳动力就开始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于是,城市工业部门就开始增长。农业剩余越大,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就越大。农业剩余是工业部门产生与扩张的必要与充分条件,也是劳动力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的必要与充分条件。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是消费需求拉动的结果。当农产品生产已能满足人口需求时,农业的发展就会失去需求拉动,农村劳动力和人口就转向需求旺盛的工业部门。

刘易斯和乔根森的劳动力转移理论都暗含了一个理论假设,即只要城市工业部门能够支付一个高于农业的实际工资,只要两者工资差额能够补偿城市的较高生活费用和离乡背井的心理成本,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会源源不断地流入城市工业部门,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决策唯一的取决于城市收入差异,任何一个愿意转移的农民都可以在城市现代工业部门找到工作。但是,这种假设与现实中的发展中国家相去甚远。发展中国家的实际状况是,不仅农村存在着失业或就业不足,城市也存在着失业或就业不足。

美国经济学家托达罗建立了城乡劳动力转移模型。托达罗模型指出,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民的决策,是根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目标作出的。这种决策的依据包括两方面:第一是城乡实际工资存在差距,这种差距是很普遍的,而且在发展中国家悬殊很大,这是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部门转移的重要动力;第二是农村劳动力在城市能够找到就业岗位的概率。尽管在城市也存在着失业或就业不足,但农村劳动力仍然具有能在城市找到就业岗位的一定概率。引进这一概率变量,是托达罗模型一个重要的贡献,从而可以解释农民为什么在城市存在高失业率的情况下还会作出移民的选择。应该说,托达罗模型比刘易斯模型更接近发展中国家的现实。

上述“二元经济理论”抓住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农业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差异这样一个事实,论证了在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工商部门转移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设计了通过工业化、城市化拉动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路径。但是,他们忽视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的多维度与转移的条件,以及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干预的重要作用,由此削弱了其对现实的解释能力和指导意义。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路径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与国外传统的转移理论描述的路径不完全一致。对湖北孝感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选择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非农产业、从不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到发达的东部地区的主路径之外,还有选择向就近的小城镇转移和向相对不发达的东北偏远地区以及新疆、云南等西部不发达省份转移的其它路径。

(一)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且速度加快

向非农产业转移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路径。湖北孝感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逐年扩大,农业比较收益不断下降,迫使农村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且转移速度逐年加快。全市2004年农村劳动力为193.8万人,转移到非农产业劳动力为89.3万人,转移率为46.1%;2005年农村劳动力195.5万人,转移到非农产业劳动力93.1万人,转移率为47.6%;2006年农村劳动力203万人,转移到非农产业劳动力102万人,转移率50.2%;2007年农村劳动力208.4万人,转移到非农产业劳动力115.3万人,转移率为55.3%。

(二)以跨区域转移为主且区域内转移并存

我国地域广阔,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特别是东中西部呈现出三个明显不均衡的发展带,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和吸纳力也不相同。中西部地区的广大农村乃至中小城市的经济活力、经济发展水平、市场开放程度和经济收入水平都远远低于东部地区,创造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因而东部地区就成为中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吸纳地。湖北孝感市农村劳动力沿着向南、东南、东和东北的四条射线,指向以东部海岸线为扇缘的沿海地区,主要聚集在东部沿海扇形区。湖北孝感市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收入水平的落差比较,决定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以跨区域转移为主,且区域内转移并存。2007年湖北孝感市转移到非农产业的劳动力115.3万人中,转移到孝感市以外的农村劳动力达到93.89万人,占81.4%;在孝感市区域内转移的劳动力只有21.41万人,占18.6%。这说明,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存在的条件下,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是必然的选择。

(三)移入地以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为主

受农村劳动力所处的地理位置、经济社会环境、转移的成本和收益的影响,劳动力转移地呈现以大中城市和东部沿海地区为主,地域多元化的特点。

大中城市更高的务工收入在弥补了较高的成本支出后,仍然较之在其他小城镇务工的农村劳动力有较高的务工纯收入,这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大中城市务工的根本动力。从实际情况来看,湖北省孝感市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辗转各城市,务工地点遍布全国各地城市,但主要分布在北京、沈阳、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及其周围的大中城市,其中在东北地区各城市的建筑劳务人员接近30万人。

从转移的主要方向来看,湖北孝感市跨区域转移劳动力相对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地区和东北地区等四大经济圈区域,约占转移外省劳动力的58%以上。其中,劳动力到北京、山东、河北、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务工27.33万人,占29.1%;在广东、福建、浙江、上海等东南沿海地区务工27.06万人,占28.8%。近年来,随着我国中部崛起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中西部地区对农村劳动力的吸引力和吸纳力不断增强,农村劳动力开始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湖北孝感农村劳动力在湖北、河南、湖南等中部地区务工35.39万人,占37.7%。在新疆、陕西、云南等西部地区务工4.02万人,占4.3%。另外在日本、俄罗斯等境外务工的也有899人,约占0.1%。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具有产业和行业倾向性

湖北省孝感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出现区域化、规模化、务工产业与行业的同一化和品牌化现象。湖北省孝感市2007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农村转移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第二、三产业,第二产业就业劳动力为54.46万人,占58.0%;第三产业的劳动力为36.64万人,占39.0%。然而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为2.79万人,仅占3.0%。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建筑业、服装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等行业,所占比重明显偏高。其中,农村劳动力转向工业25.1万人,转向建筑业34.1万人。仅孝感市云梦县就向建筑业转移劳动力7万人以上,并形成了“云梦周田豆腐”、“东北建筑抹灰”、“广东燃气灶具制造”、“武汉禽蛋水产蔬菜经销”等四大劳务品牌,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1.58万人。工业和建筑业共计转移农村劳动力59.2万人,比上年增加12.5万人,增长26.8%,所占比重已超过农村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50%,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其转移绝对增量已占到农村转移劳动力总增量的94%,比上年提高了23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转出地的区域分布也有特色差异。有传统建筑技术的孝南区、云梦县从事建筑业的多,经济和工业基础较强的汉川市、应城市等县市从事工业的劳动力多。第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商业、餐饮业等行业。

出现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具有产业和行业倾向性现象是因为:农村转移劳动力自身较低的文化素质和缺乏相关的工作技能等状况限制了他们对较高收入的务工行业的选择,迫使他们不得已而选择收入较低、工作条件很差但进入门槛很低的建筑等行业务工。湖北孝感市各县市既有资源、地理、交通、传统技术、经济基础等条件的不同,农村劳动力转移表现出较明显的区域特色,形成了颇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并以劳务品牌带动区域劳动力转移。早期发生的转移劳动力具有定位与带动效应。发展程度较好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倾向于在本省或区域内实现转移,在务工行业上也多选择工厂务工,而发展程度较差地区的农村劳动力倾向于向省外发达地区转移,并且在建筑行业务工的比例明显高于发展程度较好地区。

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国外传统理论解释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决策的根本动因,但是并没有阐述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决定因素。根据对湖北孝感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行为特征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是由在城市务工收入预期、转移成本、对成本的支付能力、政府部门的引导、培训与组织、个人拥有的技能与资源、同乡的示范与带动等多个变量来决定的。这就为本文分析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决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从这个视角来考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行为,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路径既选择最发达地区,也选择相当贫困地区的现象,既选择较远地区,也选择就近地区的现象,同时也揭示了为什么具有较高收入行业的农村劳动力转入率较低的现象。

(一)基本因素

移入地预期收入差异是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基本因素。农村劳动力一般都会采取在比较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向较高收入的地区或部门流动的理性经济行为。只要存在相对来说收入高的就业岗位和就业机会,就会对收入较低、就业不足的劳动力产生持续的引力效应。根据湖北孝感市统计局资料显示,1999年,我国东部地区人均GDP为人民币10732元,孝感地区农民人平纯收入为2292元。到了2005年,东部的人均GDP为22200元,孝感地区农民人平纯收入为3028元。六年间,孝感地区农民与东部人均差距由8440元扩大到19172元,增加了一倍多。因为孝感与东部沿海地区之间的巨大收入差异,到东部沿海地区务工就成为孝感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首要选择。从现实情况看,孝感市60%以上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东部沿海地区。区域间居民收入差距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是农村劳动力区域间流动的直接动因。

(二)现实因素

对转移成本的计算及其支付能力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现实因素。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包括许多方面,但可以概括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部分。

直接成本包括:出行成本,主要包括路费、旅途中的食宿等费用,以及因交通工具拥挤引起的身体损耗等。生存成本,主要指劳动力为了能够在陌生的城市里生存下去所实际花费的生活成本等。交易成本,这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达成各种协议的花费,如劳动合同的手续费以及劳动中介的佣金、保证金等。就业成本,由于二元户籍制度障碍,政府收取各种办证费、管理费等形成的就业成本。

间接成本包括:机会成本,是指农村劳动力区域间转移中放弃了原有的工作,从而失去了原有工作可能获得的收入及其附带的福利。心理成本,主要是指由于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所造成的在外务工的心理负担,并且这一成本虽然难以量化但的确在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路径选择决策。风险成本,农村转移劳动力属于弱势群体,农民工的权益经常被侵犯,导致有些农村转移劳动力难以得到自己应得的工资或补偿。

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具有不同的性质。直接成本是转移者直接支出形成的费用,表现为“现支”。间接成本不是直接的货币支出,它具有隐性成本性质,是指因把资源用于特定投入而放弃了把资源用于其他投入所获得的收入,或者是在将来可能要发生的潜在收入的损失,表现为“少得”。

一般来说,转移地距离越远,城市生活消费越高,直接成本就越大,转移地距离越近,城市生活消费越低,直接成本就越小,获得的预期收入可能就越大,同时支付能力就越强。从农村劳动力的经济理性角度分析,一般都会选择转移直接成本小、获得预期收入大的转移路径。近年来,湖北孝感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变化也验证了这一趋势。由于转移直接成本的攀升,2007年湖北孝感市农村劳动力选择在省内就业的有30.69万人,增长14%,省内务工比例35.4%。农村有一半新增外出劳动力转向中部地区,比上年提高5个百分点,转向东南沿海的新增外出劳动力不到40%,比上年下降2个百分点。可见,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成本越来越高,尤其是随着物价水平的逐年上涨,直接成本在转移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影响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内在因素

个人拥有的技能与资源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内在因素。劳动力个人拥有的技能与资源是影响其转移路径选择的客观因素。虽然在某些行业存在着较高的务工收入,但是农村转移劳动力自身的特点(如较低的文化素质和缺乏相关的工作技能等)以及对资源禀赋的拥有状况限制了他们对务工行业的选择,使他们不得已而选择收入较低而且工作条件又很差的行业务工。湖北孝感市农村劳动力的数据资料为这一观点提供了证据。孝感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偏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有1883370人,占总劳力88.79%。全市农村劳动力中缺乏实用技术或一技之长及未经培训的有1391107人,占总劳动力的65.58%,掌握实用技术或有一技之长的只有697231人,占总劳动力的32.87%,有专业获得技术等级证书的只有32748人,占总劳动力的1.54%。

正因为缺少现代工业生产的劳动技能,在转移到湖北孝感市以外的农村劳动力中,从事建筑业的劳动力达到34.1万人,占转移到湖北孝感市以外农村劳动力的比例高达36.3%。建筑行业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但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技术含量低,这就降低了低素质农村劳动力寻找工作的成本。较低的转移成本支付降低了该行业的进入门槛,尽管建筑行业的收入也较低,但是对于成本支付能力很低的低素质农村劳动力来讲,进入该行业是其不得已的选择:生存的压力和较低的务农收入逼迫其不得不外出务工;缺乏非农工作技能以及没有经济实力又难以保证其能找到具有较高工资水平的工作,使其不能有其他的选择。所以,较低的文化素质使他们的就业机会明显较少,对他们的转移路径选择产生了很大的制约。

(四)辅助因素

政府部门的引导、培训与组织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辅助因素。湖北孝感市政府部门的宣传、培训与组织对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影响很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供就业信息,引导劳动力作出转移路径选择。如孝感市劳动就业部门每季度都要向劳动力市场求职人员提供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信息。二是提供优质服务,创造条件,促成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决策的实现。2007年,通过组织就业大蓬车和宣传车到外出人员密集的陡岗、丰山、周巷等乡镇开展政策咨询,开展送票上门服务,并与孝感铁路部门共同组织开行孝感至北京、广州和哈尔滨农民工专列,仅三个方向的专列共为转移劳动力节约1019.2万元差旅费。三是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增加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成功率。近年来孝感市启动了农村剩余劳力转移培训的“阳光工程”,开展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共培训农村劳动力20.12万人次,占转移劳动力的17.5%。政府的角色与地位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影响越来越大。

国外传统的劳动力转移理论都把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决策置于完全的市场机制基础之上。在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决策是在市场作用下实现的。而一些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我国,出现了严重的劳动力有效需求不足与劳动力供需结构反差并存的问题。要避免完全市场机制下劳动力利用不足和“托达罗失业”,克服市场失灵造成的劳动力资源配置弱化,应该引入政府干预,以满足结构转换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的需要。

(五)外在因素

同乡的示范与带动效应是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外在因素。同乡的示范与带动效应对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转移路径选择具有一定的风险,相当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为了避免风险,就选择已经实现转移的同乡的路径,形成了一种“滚雪球”效应,并形成了一批有一定规模的劳务基地。其中,500人以上的劳务基地有39个,15.6万人。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上半年,孝感市转移劳动力中,自发转移的有47.15万人,占50.2%,通过亲戚朋友介绍的有42.16万人,占44.9%,通过组织介绍的4.58万人,仅占4.9%。这组数据表明,劳动力的转移路径选择在相当程度上受到亲属、同乡的影响。

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风险的政策建议

在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以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主要标志的流动就业仍将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风险,加速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进一步降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本

虽然最近几年党中央进一步强调要“消除政策限制,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并且各级劳动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障碍在逐步消除,降低了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的成本。但从转移成本的组成部分可以看出,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的因素较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本仍然较高。需要进一步消除目前大中城市关于农村居民就业的各种政策限制,积极鼓励企业及其他团体吸收农村居民就业,创新流动人口的管理体制,从制度上、立法上建立保障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合法权益,既要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直接成本,也要降低其间接成本,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率,增加农村劳动力务工的预期收入,从而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选择的风险。

(二)扩大对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公共财政支出

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低,缺乏专业技能,这是阻碍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转移成本、影响收入水平、增加转移路径选择风险的根本原因。仅仅依靠农村劳动力自身的力量是很难解决这个问题,也难以大面积解决。因此,需要政府扩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公共财政支出,采取更为开放的政策和措施,鼓励私人或非国有机构投资于目前分布广泛的农业中专学校、农村职业高中,对需要和愿意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进行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素质,以降低农村人口流动就业的门槛和成本。

(三)实现由“兼业性”转移走向“彻底性”转移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了“农忙务农,农闲务工”的中国特殊“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在“两栖”劳动力转移模式下,劳动力回流严重,既增加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本,又增加了转移路径选择的风险,而且最终农村劳动力都未真正从农村和农业中转移出去。农村劳动力“两栖”转移模式的形成既有经济原因,如可持续性工资收入瓶颈与长期转移能力缺失,也有制度原因,如土地对农民的吸引、户籍制度的分隔作用、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以及农村劳动力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可持续性工资收入瓶颈与长期转移能力缺失问题要通过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等途径解决。制度因素对于劳动力转移及其路径选择的影响正在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步减弱或消亡,但是,某些制度的阻碍作用仍然存在,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当前需要加快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将农村的社会保障由依靠家庭和土地转向依靠社会和制度。在城市,应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使已经离土离乡但还没有城市户口的原农村居民也能享有安全网的保障,以增强农村转移劳动力抵抗就业风险的能力,并为实现由“兼业性”转移走向“彻底性”转移创造条件。

(四)加快小城镇发展

我国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总体水平比较低,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能力不强。虽然一些地区小城镇虽然修建了街道和楼房,但产业空心化、商业萧条的现象还比较普遍。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应该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情况,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挥比较优势,创造就业机会,吸纳由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范围,降低农村劳动力因长距离转移而带来的转移费用的增加,同时带动农村工业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易斯.二元经济论[M].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唐茂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创新路径及政策建议[J].经济界,2007(2)

3.倪广州,袁广华.孝感市就业形势分析[J].孝感财经,2007(5)

4.托达罗.经济发展与第三世界[M].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2

5.王军,武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路径分析[J].当代经济,2007(9)

6.万卫东,万福祥.孝感市农村劳动力就业特点[OL]. 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网

7.Todaro,M.P.(1969). “A Model of Labou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69,March,486-499

作者简介:

胡金林,男,经济学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及公司治理。

猜你喜欢

农村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亟需政策红利
农地处置意愿与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研究
国外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经验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