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潜水排污泵密封可靠性和承载能力的探讨

2009-06-19李瑞宝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9期
关键词:承载能力

摘要:文章通过副叶轮流体动力密封技术及泵的无过载设计技术,科学地解决潜水排污泵的密封可靠性和轴承的承载能力的问题。

关键词:副叶轮流体动力密封;承载能力;潜水排污泵

中图分类号:TH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14-0151-01

潜水排污泵由于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安装维修方便、连续运转时间长、不存在汽蚀破坏及灌引水等问题、振动噪声小,电机温升低,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使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在市政工程、工业、医院、建筑、饭店、水利建设等各行各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由于潜水排污泵工作的环境,决定其最关键的问题是密封可靠性和轴承的承载能力。为了提高潜水排污泵的寿命,现在国内外大部分厂家都在泵的保护系统上想办法,即在泵发生泄漏、过载、超温等故障时能进行自动报警,并自动停机备修。可是我们认为,在潜水排污泵中设置保护系统是很有必要的,它能有效地保护电泵的安全运行。

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保护系统只不过是在泵发生故障后的一种补救办法,是一种比较被动的办法。问题的关键应该是从根本着手,彻底解决泵在密封、过载等方面的问题,这才是一种较为主动的办法。为此我们把副叶轮流体动力密封技术及泵的无过载设计技术应用于潜水排污泵中来,较大提高了泵密封可靠性和承载能力,延长了泵的使用寿命。

一、副叶轮流体动力密封技术的应用

所谓的副叶轮流体动力密封是指在泵的叶轮后盖板背面附近同轴反方向安装一开式叶轮。当泵工作时,副叶轮随泵主轴一起旋转,副叶轮中的液体也会一起旋转,转动的液体会产生一个向外的离心力,这个离心力一方面顶住流向机械密封处的液体,降低了机械密封处的压力。另一方面阻止介质中的固体颗粒进入机械密封的摩擦副中,减少机械密封磨块的磨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副叶轮除了起到密封作用外,还可以起到降低轴向力的作用,在潜污泵中轴向力主要是由液体作用在叶轮上的压差力和整个转动部分的重力所组成,这两个力的作用方向是相同的,合力是由两个力相加而成。可以看出,在性能参数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潜污泵的轴向力比一般卧式泵要大,而平衡难度比立式泵要难。所以在潜污泵中,轴承容易损坏其原因也是与轴向力大有着很大的关系。

而如果安装了副叶轮,液体作用在副叶轮上压差力的方向是与上述两力的合力相反的,这样可以抵消一部分轴向力,也就起到了延长轴承寿命的作用。但是使用副叶轮密封系统也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在副叶轮上要消耗一部分能量,一般在3%左右,但是只要设计合理,完全可以把这部分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二、泵的无过载设计技术的应用

在一般的离心泵中,功率总是随着流量的增加而增加的,也就是说,功率曲线是一根随流量增加而上升的曲线,这对泵的使用会带来一个问题:当泵在设计工况点运行时,一般来说,泵的功率小于电机额定功率,这台泵的使用是安全的;但是当泵扬程降低时,流量就会增加(从泵的性能曲线可以看出),功率也随之增加。

当流量超过设计工况点流量并到达一定值时,泵的输入功率可能会超过电机额定功率而造成电机过载而烧毁。电机过载运行时要么保护系统动作使泵停止转动;要么保护系统失灵使电机烧毁。

泵的扬程低于设计工况点扬程使用的情况,在实际中也是经常会遇到的,一种情况是在泵选型时,泵的扬程选得过高,而实际使用时泵是降低扬程使用的;另一种情况是,在使用中泵的工况点不太好确定,换句话说泵的流量需要经常进行调节;还有一种情况是泵需要经常改变地点使用。这三种情况者可能使泵过载而影响泵的使用可靠性。可以这么说,对于没有全扬程特性的泵(包括潜水排污泵),其使用范围会受到很大程度上的限制。

所谓的全扬程特性(也称无过载特征)是指功率曲线随流量增加而上升的速度非常缓慢,更理想的是当流量增加到某一定值时,功率不但不会再上升,反而会有所下降,也就是说功率曲线是一根有驼峰的曲线,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只要选择电机额定功率略超过驼峰点的功率值,那么在达到最大流量的整个范围内,你无论在那一个工况点上运行,泵的功率都不会超过电机功率而使泵过载,对于具备这种性能的泵,无论是选型还是使用时,都会非常方便和可靠。另外电机功率也不需配得过大,可以节省可观的设备费用

总之,在潜水排污泵越来越广泛应用的今天,只有以科学为依据,将新的技术应用到潜水排污泵的技术革新中,才能彻底地解决影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使其更好地发挥性能。

作者简介:李瑞宝(1980- ),男,武警水电第一总队后勤部物资运输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水电施工的现场协调和管理。

猜你喜欢

承载能力
预压装配框架结构节点承载能力试验研究
双曲拱桥加大截面加固方法的探讨
摩擦与配合间隙对超长大型液压缸承载能力影响规律研究
基于荷载试验的三跨简支斜桥承载能力研究
肋间距超限钢筋与混凝土间粘结强度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