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09-06-17张广华
张广华
[摘要] 本文结合平时书法课教学,就如何在书法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个人品德情操的培养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和体验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研讨,从而说明了书法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书法教学 德育 学生
在我国的教育指导思想中,要求培养学生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德育首当其冲,蕴含于各科教学之中,书法教学亦不例外。著名书法家柳公权曾对穆宗皇帝谈用笔之法“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书法与德育,书艺与人品,在书法教学过程中必须追求高度的和谐与完美的统一。书法教育工作者只有在书法教学中先具备足够的德育意识,然后才可能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做到书以载道亦以载艺,从而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教育事业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多年来,笔者在书法教学中致力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及情操的陶冶和品德的培养,现将对书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和大家探讨如下。
一、书法教学中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思想教育的大好载体
书法是中华文明的精粹,也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五千年的文明史,亦蕴涵着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是精美绝伦的“龙之文化”的组成部分。撇开汉字响亮的音节、深邃的意蕴不谈,单单字形之美,已具备难以抗拒的魅力,线条曲直适宜、纵横有度,结构间架疏密自如、整散天然。而书法正是以汉字书写为表现形式的艺术,他把汉字的形体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它不是诗而有诗的韵味;不是画而有画的灵动;不是舞而有舞的飘逸;不是歌而有歌的悠扬。它是图解的诗、抽象的画、纸上的舞、眼中的歌……在国际上,书法享有崇高的地位,特别是在日本、韩国、东南亚这一被称为“中华文化圈”的地区,专门研究书法的政府机构和民间社团数不胜数。从专家学者到中小学生,从政府官员到家庭妇女,书法作为实用艺术得到推广,作为高雅艺术得到推崇。当学生了解到中国书法艺术的巨大艺术成就和思想价值时,时而如痴如醉,时而赞叹不已,他们心里油然升腾起对中华文明的无比崇拜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无比自豪。作为教师,自己在讲授和欣赏中国书法的同时,也感受到传播这一文化瑰宝的历史使命感和巨大的荣誉感!
二、书法教学饱含着品德情操的哲理精髓,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道德情操
在课堂教学中,结合书法史中的典型范例对学生进行品德情操教育,使他们深刻领悟“字如其人,心正则笔正”的道理。如中国书法里程碑式的人物,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威武不屈,敢于同权贵作斗争,不惜丢官,最终以身殉职。而颜字的豁达大度、雍容大方、浑厚有力,正是颜真卿堂堂正正之人品的生动写照。同样柳公权为人正直,当穆宗皇帝问其用笔之法,柳公权以“心正则笔正”答之,他认为学习书法必须把做人、把培养美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思想情操放在首位,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书法艺术水平。讲授这些内容,对学生都有很好的德育熏陶。由于这类熏陶的结果,加之书法艺术本身的引导作用,结果是受过书法教育的学生的道德素质明显提高,同时通过书法教育也使他们加强了自我约束,陶冶了性情,为他们将来走入社会奠定了良好的品德基础。书法教学应当坚持不懈地自觉渗透品德情操教育,同时更应该普及和推广,应该面向所有学生。教育部倡导的在中、小学1~8年级开展写字课看来是十分必要的。
三、书法教学是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上佳手段
书法练习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功课,特别是在初学阶段,日复一日临摹字帖,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甚至难以坚持。针对学书过程中这种普遍现象,为了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精神,上书法课时,我特地从历史上书法家学书的故事讲起,如讲“草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钟繇学书,划被成洞等轶闻。向学生阐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道理,从而说明毅力、恒心与练字的关系。
学习书法和做其它事一样,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在平时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对书法也颇有兴趣,终日伏案涂鸦不倦,刚开始按照老师要求从楷书入手,苦练基本功,但临帖练习时间不长,普遍觉得练楷书枯燥无味,便想练习行草。很多人以为行草龙飞凤舞,既好看又好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认真引导,强调练好楷书是学习书法的必由之路,只有练好楷书,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攀登书艺高峰。在老师的引导下,很多学生认识到了学习书法不能走捷径,从此安下心来,刻苦学习,尤其注意培养严谨扎实、一丝不苟的作风。有时一笔一画、一个偏旁、一个结构,他都要练习几十遍甚至上百遍。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学生们普遍掌握了毛笔的属性和点画结构特点,多人次在书法比赛中获奖,在平时举办的习作展中,获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领悟到凡事须从点滴做起,明白了“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进而养成了读书、做事认真严谨和求实的良好习惯。在实践中,我发现不少学生上书法课之后,在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上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为以后走入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书法教学是获得“真、善、美”形象体验的有效途径
书法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奇葩。中国书法由于受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所积淀的文化的滋养与哺育,它不仅具有东方文化艺术的特征,而且明显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在平时的教学中,其实教师只要稍加留心,注意融入,每堂书法课都是对学生进行真、善、美教育的良机。在平时讲解和欣赏字帖的时候,不但要学生了解字体结构的完美,还要了解书法字帖的内容,很多字帖内容要么是歌颂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秀作品,要么是文人骚客的诗词歌赋,要么是劝人行善的佛经典籍,亦或是脍炙人口的名言警句,这些作品大多言简意赅地体现了真、善、美的丰富内涵,蕴涵着太多的知识和道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有益的滋润。从中国书法的真、草、隶、篆等不同的创作形式中,学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在世界各民族文字中独有的书法艺术的魅力。书法艺术所体现出的内涵美、形式美和线条美,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随时都可以使学生深深感受。如在平时布置书法作业或指导学生创作参展作品时,我总是首先要求写健康向上积极有意义的内容。这样,学生在练书法的同时,极丰富文化知识,有升华精神境界,从而有助于培养高尚情操。其可谓是一举多得,相得益彰。
总之,书法课教学之中,随处都蕴涵着德育内容,只要教师认真把握,适时运用合适的方法手段,在潜移默化中滋润学生的心灵,这样艺术和德育有机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出既有高的艺术素养又有高尚品德的国家建设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潘善助,杨嘉麟.书法鉴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4.
[2]王壮.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书法教学[J].考试周刊,2007,(43).
[3]宫麟丰.略论书法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功用[J].高等农业教育,19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