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

2009-06-15王保红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英语教学

王保红

摘要:语言学习策略是影响学习者语言水平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对上百名非英语专业高职学生的调查,分析研究了学习者语言学习策略与语言水平、性格的相关性。调查表明,教师应该加强学习策略培训。鼓励学生学会独立学习。

关键词:语言学习策略;英语语言水平;内外向性格;英语教学

一、引言

许多研究者对学习策略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有的定义语言学习策略为“个体用来帮助理解、学习、获取新信息的特殊思想或行为”(J.Miehael O'Malley,Ann Uhl Chamot,1990,P1)。有的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学习更快、更有趣、更有导向、更有效、更容易进步到新的境界而采取的具体的行为”(Oxford,1990,P8)。事实上,研究者已经发现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和英语二语习得之间的联系。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频率和方法都会对语言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Cardner,Tremblay & Masgoret,1997:Green & Oxford,1995;Oxford & Burry-Stock,1995;Oxford & Nyikos,1989;Politzer & MoGroarty 1985)。在心理认知领域的研究已经表明学习策略能够加快学习者把新信息融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Carrel,1996)。恰当的学习策略的使用能够加强学习者对他们学习的责任心,从而使学习者学习更加自治、独立而有方向性。现在,许多教育者已经接受了一种假设。那就是学习策略的使用成为区分高能和低能学习者的标准(Btown et al,1983)。因此,在过去的二十多年,大量的研究用来发现学习策略是怎样影响二语习得的,以及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学习者是怎样在语言学习中运用学习策略的(Chamot,1987;cohen,1984;Wenden,199l;Wenden & Rubin,1987;Oxford,1990)。这些研究结果为证明学习策略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充足的证据。

关于学习策略的分类,不同的研究角度和标准会有不同分类。Oxford(1990)提出的学习策略分类是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Oxford根据语言材料和学习策略的关系把策略分为直接策略(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和补偿策略)和间接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交策略)。直接策略的运用和语言有直接联系:间接策略的运用与语言没有直接联系。本研究是以Oxford的分类为基础的。

许多因素影响着学习策略的使用。如学习者的年龄、性别、性格特征、智力水平、动机等。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回顾发现关于高职类院校学习者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比较少,大多数是对本科院校学生的调查。高职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外语教学培养目标、教学方法、学习环境及学生学习状况与本科院校有很大不同。基于此,笔者旨在从影响外语学习的因素之一的学习策略人手,通过调查研究,了解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及与英语水平和内外向性格的关系。

二、研究方法

(一)受试者

本研究受试者为山东外贸职业学院141名随机选取的一年级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其年龄在17-22岁。均参加过高考和大一第一学期的期中、期末及平日的一些测试。在对年龄、语言学习环境等变量进行相应控制的情况下,尽量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可靠性。

(二)研究方法及步骤

本研究采用国内外比较普遍采用的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表(由Eysenck编制)和语言学习策略问卷调查表(由Oxford编制),对受试者的内外向性格和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进行调查取证。受试者参加了入学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与所有的平日测试。通过问卷调查表和语言测试,我们了解到受试对象的性格类型、语言学习策略的选择以及英语水平(学期总成绩)。然后使用SPSS13.0版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统计,最后得出研究结论。

三、研究结果

表一受试者语言学习策略使用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被试对语言策略使用的频率平均值为3.1290,六种语言学习策略的均值在2.8392到3.5154之间,根据Oxford's(19901的分类,这表明参与调查的学生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属于中等水平,他们均使用了这样或那样的语言学习策略。通过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我们了解到语言学习策略使用最少的是记忆策略(r=1.44),使用最多的是补偿策略(r=5.0)。

表二语言学习策略与英语水平的皮尔森相关系数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和英语水平(学期总成绩)呈现正相关关系。特别是记忆策略(r=0.323)。认知策略(r=0.316),和元认知策略(r=0.304)的使用和语言水平关系更紧密。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越多,对语言水平的影响就会越大。此研究结果和之前很多研究二语习得的结果是一致的(Garden et al,1997;Oxford&Burry-Stock,1995;Oxford & Nyikos,1989;Politzer&McGroarty,1985)。语言学习策略和语言水平的关系在很多国家说各种语言的人们中得到了验证,比如南非、日本、泰国、中国、新加坡、美国和韩国等(Greyer & Oxford,1996;Oxford,2001)。

表三性格特征与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皮尔森相关

从该表中可以看出,内外向性格受试者对记忆策略的使用频率相同(r=0.053);外向受试者(r=0.059)比内向受试者(r=0.049)较多使用元认知策略:在认知、补偿、社交和情感策略方面,内向者比外向受试者使用的频率高。

四、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语言学习策略的使用与英语水平显著相关。虽然显著相关并不表明因果关系,但学习策略的使用与英语水平存在关联,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的越多,对语言水平的影响就会越大。这与国内外一些研究结果一致,

从研究结果看出所有被试均使用了这样或那样的语言学习策略,使用程度属于中等水平。在本次调查中,使用最多的策略是补偿策略,然后依次为元认知和社交策略,使用最少的是记忆策略。补偿策略的使用频率高应该与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关,与本科生相比,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遇到学习困难时,使用补偿策略能够弥补其知识体系的不足。元认知和社交策略的使用表明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已经能够有比较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并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这与教师们对学生的要求是分不开的。一般来说,英语精读教师会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后复习所学内容。听写、课堂会话、复述课文内容、讨论等教学形式以及四六级考试对无认知和社交策略的使用起到了促进作用。记忆策略使用的最少可能与学生对英语单词词组等语汇的学习方法掌握不好有关,学生不能通过联想、对比、图示等方法对英语语汇进行更牢固快捷的记忆,在这方面教师和学生应该加强学习,

研究结果显示内外向受试者对记忆策略的使用频率低,这一结果与表二显示结果一致。外向受试者比内向受试者较多使用元认知策略,这一结果与之前研究者对内外向学习者的假设不同。研究者认为外向型学习者在掌握基本的人际交流技能方面有优势;内向型学习者在发展语言认知方面有优势。结果证明,外向受试者并没有比内向者更多使用社交策略;只是证明了内向学习者在发展语言认知方面有优势。正如Ellis(1994)指出的那样:学习者的性格与学习策略选择之间是否存在重要关联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五、结语

通过对高职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及与英语能力、性格的相关性研究分析。本研究对高职英语教学有以下启示:1)思想上重视学生对语言学习策略的学习,教师和学生应通过书籍、杂志、网络等加强对学习策略的认识和了解。2)对学习策略使用频率低的学习者加以指导,使其了解学习策略的内容和使用方法。3)在课堂上融入语言学习策略的学习。有两种方法可行。第一种是集中训练。在课程开始或进行中,教师可以专门拿出时间进行学习策略培训,比如让学习者了解什么是“策略”:对学习策略进行解释并加以练习;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等。通过这些系统的训练来提高学习者对学习策略的使用频率。第二种方法是分散式学习法。这就意味着把策略的学习分解融入各种课堂活动。比如,当学生上阅读课时,教师可以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有意识的让学生决定什么时候“跳读”、“略读”或“仔细阅读”,

总而言之,我们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独立学习的能力和自我监督调控的能力。英语学习也不例外。正所谓“受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者是学习的核心和关键,教师要认识到学习者的性格差异。并鼓励学习者积极运用学习策略,这样才能使学习者真正的学会学习,贯彻“终身学习”的理念。

猜你喜欢

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多媒体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在英语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
浅谈英语教学中长短句如何有效拆分理解
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漫谈
构词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