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学作品看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革命爱情绝唱

2009-06-15孙俊杰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杨开慧毛泽东

孙俊杰

摘要: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革命爱情,缠绵而又铿锵悲壮,它奏成了一曲人间爱情绝唱,千古留芳。

关键词:毛泽东;杨开慧;革命爱情;绝唱

毛泽东在其一生中,除去有父母做主、早年夭折的发妻罗氏外,共有三个妻子,即杨开慧、贺子珍、江青。在这三任妻子中,毛泽东与杨开慧的相知相亲相爱是无以复加的,他们的共同生活是短暂而幸福的,一首《虞美人》婉约缠绵,一阕《贺新郎》情重义长,一曲《蝶恋花》荡气回肠……留下的只是太多太多的遗憾!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革命爱情让多少革命者感慨万千,又让多少天下有情人扼腕长叹,热泪盈眶。

毛泽东出生于1893年12月26日,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毛泽东才在思想、政治、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独领风骚。他的一生,主宰过中国的命运,影响过世界的风云,他的精神品格,曾是时代与民族的人格化身;他的思想,曾塑造过几代中国人的心灵。而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革命爱情故事,更是谱写了一曲革命者的千古爱情绝唱。

杨开慧,号霞,字云锦,1901年出生于长沙县板仓冲。因父亲思想先进,她虽女儿身也能从小有名、有字、有号。杨开慧这位出身著名学者之家的闺秀,后来不仅是毛泽东早年革命活动的伴侣,也是一个贤妻良母,同时还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

1920年,对于毛泽东来讲,是他人生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这年冬天,他不但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最终信仰,还同他恩师杨昌济娇美的女儿、他爱恋已久的杨开慧结了婚。本来,毛泽东在1910年17岁的时候,便同比他大四岁的一名罗姓女子结了婚。但这次婚姻是父母做主包办的,毛泽东拒不承认,也没有和这名女子在一起生活过。这名女子在毛家只生活了几年便染上虐疾去世了。这一旧式婚姻之痛,使毛泽东在五四时期,曾高高举起了向旧伦理道德反叛的大旗。毛泽东同杨开慧的相识,始于1913年他20岁成为杨昌济的学生时,他就经常看到12岁的少女杨开慧。1918年6月杨昌济应聘到北京大学任教,毛泽东8月也来到北京。异地重逢,毛泽东和杨开慧突然生出了别样的情愫。革命者同样有对爱情的衷心渴望,1918年的毛泽东终于把这一渴望变成了行动,他频频给杨开慧写信,倾诉自己的相思之情。和杨开慧的爱情,使得1919年二、三月间北京的早春在毛泽东眼里格外有诗意,他这样写道:“当北海仍然结着冰的时候,我看到白梅花盛开。我看到北海的垂柳,枝头悬挂着晶莹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诗人岑参吟雪后披上冬装的树木的诗句:‘千树万树梨花开。”从此,毛泽东和杨开慧便往来情信不绝。

1920年1月,毛泽东组织驱逐统治湖南的皖系军阀张敬尧的活动,再次来到北京。适逢杨昌济病重,毛泽东多次到医院探护。不久,杨昌济病逝,杨开慧十分悲痛。毛泽东极力劝慰,并同杨开慧及其家人一起,于2月中旬护送杨昌济的灵柩回到了长沙板仓故里。这年春天,毛泽东在上海从事反张革命活动,他和杨开慧分隔湖南上海两地,热恋和愁闷中的他给杨开慧写下了一阙情意极其缠绵的词:

《虞美人·赠开慧》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怎难明,无奈披衣起坐薄寒中。

晓来百念皆厌烬,倦极身无凭。

一勾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首毛泽东有生以来所留下的唯一的一首婉约派诗词,通过深夜愁苦和拂晓抛泪的情景的描写。表达了毛泽东对杨开慧的无限思念和深情厚意,使毛泽东对杨开慧的一往情深跃然纸上。

杨开慧出身书香门弟,自小聪慧好学,一身傲骨,超凡脱俗的个性使她对生活和爱情有着自己非同寻常的见解。她本来是想过独身生活的,她是在读了他的日记和文章后爱上他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有关部门在修缮杨开慧故居时在墙的夹层里发现了她被捕前藏匿的一份自述。这份自述谈到了她和毛泽东的感情,她说到的十七、八岁。正是1918、1919年和毛泽东定情、恋爱的时候。引述如下:

“我大约是十七八岁的时候,对于结婚开始有了我自己的见解,我反对一切用仪式的结婚,并且我认为有心去求爱……然而我好像生性如此,不能改变,用一句恰好的话可以表现我的态度出来:‘不完全则宁无!

不料我也有这样的幸运,得到了一个爱人……不过我没有希望过会同他结婚,因为我不要人家的被动爱,我虽然爱他,但决不表示,我认定爱的权柄是操在自然的手里。我决不妄自希求……一直到他有许多的信给我……

自从我完全了解了他对我的真意,从此我有一个新意识,我觉得我在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我想象着,假如一天他死去了,我的母亲也不在了,我一定要跟着他去死。假如他被人捉着去杀,我一定要同他去共这一个运命……!”

这份对爱情、对毛泽东情真意切的自述,毛泽东直到最后闭上双眼亦未能看到,这不能不说是历史的一大遗憾。

1920年7月,毛泽东回到长沙,担任第一师范附属小学主事。开始主办“文化书社”,创办湖南共产主义青年团,建立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等革命活动。这年冬天,杨开慧央着一个书包,来到湖南第一师范教员宿舍——妙高峰下的青山祠。不坐花轿,不备嫁妆,不用媒妁之言,自由地同毛泽东结了婚。婚后,杨开慧为毛泽东生了三个孩子:岸英、岸青、岸龙。1923年11月,毛泽东奉中央通知,要到广州出席国民党“一大”。他看着独自照顾两个孩子的杨开慧,想到自己为了革命经常东奔西走,不在家里,给开慧增加了不少的负担,还要受到反动派的威胁。尤其这次离别,是在开慧生下岸青不久,需要更多照顾的时候,心中着实难过。到广州后,他回想起开慧为他进行时那凄凉的神色,那强忍的眼泪,心头一阵激动,挥笔写下了那首《贺新郎》:

“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和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这首词通过写杨开慧对毛泽东的送别,和毛泽东对开慧的劝慰,表现了夫妻间真挚的爱情和舍小家为大家、舍个人为国家的崇高的革命情操。

1927年秋天,毛泽东匆匆别了杨开慧,带领队伍辗转上了井冈山,从此他们夫妻就再也没有相聚。1930年10月杨开慧被捕,“举止温婉”的她几乎每天都被提去过堂,二十多天后的11月14日被湖南军阀何健枪杀。她其实是可以获得自由的,条件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和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但高傲而坚贞的杨开慧坚定地拒绝了,她毅然答道:“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毛泽东得知开慧牺牲的消息极为难过,悲痛地说:“开慧之死。百身莫赎!”长久难以释怀。1957年,柳直荀的爱人李淑一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回忆那峥蝾的往事和他们之间真挚的友谊,并把她在1933年因怀念丈夫柳直荀而填的一首《菩萨蛮·惊梦》词寄给了毛泽东。原词如下:

兰闺索莫翻身早,夜来触动离愁了。

底事太难堪,惊侬晓梦残。

征人何处觅,六载无消息。

醒忆别伊时,满衫清泪湿。

李淑一的信和这首词,也引起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对妻子杨开慧和亲密战友柳直荀的深切怀念。他强忍悲痛,泼墨挥毫,填写下了那首回肠九转的《蝶恋花》词来答李淑一。词云: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这就是毛泽东和杨开慧的革命爱情故事,那么缠绵。而又那么铿锵悲壮,它奏成了一曲人间爱情绝唱,千古留芳。

猜你喜欢

杨开慧毛泽东
绵绵古道连天上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保姆孙嫂:与杨开慧同甘共苦
保姆孙嫂:与杨开慧同甘共苦
我爱毛泽东
毛泽东和杨开慧真挚的爱情故事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