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重而道远

2009-06-15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理工科模式素质教育

徐 嫣

摘要:本文就许多理工科院校大学生的艺术素质教育存在着一些难于解决的问题,提出必须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优化理工科院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提高艺术素质教育的水平与质量。

关键词:理工科;艺术;素质教育;模式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文化素质教育尤其是艺术素质教育的开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明确地指出:“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跨世纪宏伟目标,我国教育必须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这是一次具有根本意义的重大转变。”作为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素质教育已经引起国务院、教育部领导的重视。在这种大趋势的指引下,普通高校尤其是理工类院校在学生的素质培养上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理工科高校由于学科的特点。在素质教育模式、方法、课程设置、师资力量较之其它文科、综合性大学都有着不小的差距,特别是艺术素质方面尤为缺乏。针对此现象,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以此来促进理工类院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发展,但现实的成效却不容乐观。那么,理工类高校应该建构起一个怎样的艺术素质教育模式?怎样才能开设出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人文艺术类课程呢?怎样针对理工类院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培养师资队伍呢?就此问题,笔者提出以下思考。

一、理工科院校艺术素质教育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理工类院校艺术素质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各个高校的培养模式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类是艺术素质教育水平高,在国内艺术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理工类高校(如北京理工大学、江南大学)。以北理工为例。经过多年的发展与建设,已经形成较为合理的艺术素质教育模式,学生艺术社团发展成近百个。校园艺术活动频繁,艺术氛围浓厚,为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及自身素质的提高营造了一个极好的校园环境。业已经建成一个较为完备的艺术素质教育基地,由于艺术素质教育建设的不断深入与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北京理工大学的艺术素质教育水平很快就超过了同层次的其他理工类高校,该校的学生合唱团在2005年的“全国大学生艺术歌曲比赛”中获得团体二等奖、女声小合唱一等奖和女声独唱二等奖等。

另外一类理工类院校则是艺术素质教育水平不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客观上来看是这类理工院校文科专业相对较少,学生人数不多,文理比例差距大,其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等与前一类院校相比均有不小的差距。如师资问题,因为任教教师人数少。艺术素质教育课程的种类及课时、听课的人数都必须限制,而在有限的课时内给学生传授一门艺术学科的基础知识无非是蜻蜒点水,略知皮毛,再者艺术素质教育的普及面也不容易扩大。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影响,此类理工高校的艺术素质教育水平迟迟不能得到提高。

为何这两类理工类院校艺术素质教育水平发展有如此大的差异?笔者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二点:

其一、认识问题。前一类有些理工院校的主管领导认为。理工科院校的任务是搞好优势学科,没有必要花费人力财力搞艺术素质教育,认为搞艺术素质教育无需更多的投入,购置几样乐器便可等等,严重影响了理工科院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发展水平。而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代表的理工类高校,从领导、教师直到学生。每个人对艺术素质教育都有着统一的认识,对艺术素质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无论是课题立项、课程改革、师资队伍见识都给予了财政与行政、人员上的支持,因此其发展水平之高也是必然的。

其二、师资问题。前一类理工院校教师素质普遍偏低。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中存在着“引进难,稳定难,扩大难,聘职难,有压力,没地位”等等问题,影响了艺术教师的教学、科研积极性。从而影响到教学方法、教材、基本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而以北理、江南大学为代表的理工高校,其师资力量强大,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合理,精品课程建设、教学名师的制度设立、国家级教研项目的立项等等,使其艺术素质教育已经进入到一个良性循环的轨道。

二、对理工科院校艺术素质教育的几点建议

高等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业务素质,同时也具有相当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现有理工科院校的教育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而艺术素质教育则可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回顾中外历史上一些著名的科学家。和当代科学界的巨擎,很多人都是酷爱艺术,如爱因斯坦,在小提琴演奏略有成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反观他的本职本业,非但没有受到影响。而是相得益彰。这不是偶然的。因此,如何在现阶段改变理工类高校艺术素质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开拓理工类院校艺术素质教育新局面,是值得令人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充分发挥理工院校艺术教师的专业优势,加强对艺术素质教育的领导,统一认识。

文化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艺术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而艺术教师更是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要全面推进艺术素质教育,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发挥艺术教师的专业优势。优化艺术素质教育的培养模式与教学资源的配置,为艺术素质教育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促进艺术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因为一个学校的办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提供艺术素质教育的能力。理工科院校办学资源有限,必须在现有的办学条件上,充分发挥艺术教师的专业优势,使他们成为现有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主力军,提升理工院校大学生的艺术素养,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艺术文化。最终主要还是要靠艺术教师来实施。

第二,重视艺术课程设置与改革,加强学生艺术社团建设。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必须对现有课程进行调整,必选与任选相结合。必选课可以保证学生掌握一定的艺术基础知识,而任选课则是使学生的艺术学科知识得到延伸与互补,满足学生自由选择学习艺术素质教育类课程的要求,引导学生广泛学习、掌握不同艺术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打通专业,拓宽基础、沟通文理、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强化人文精神和实践精神的教育。

大学生艺术社团,是大学生参加艺术实践的最好场所,许多学生对艺术的各个门类兴趣均有所不同,有的喜欢音乐。有的喜欢舞蹈,而各种艺术社团就可以为这些有着不同艺术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活动的平台。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提高社团之间的艺术交流水平则尤为必要。

第三,加强图书资料与教材建设,提高艺术素质教育教研与科研水平。

图书资料是学生自我学习艺术学基础知识的必要条件,必须把艺术素质教育类图书资料建设看得与理工科的实验室同等重要,为艺术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教材建设是艺术素质教育水平高低的标志,对其既要提倡“百花齐放”。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协调,还要给予必要的投入。

教研与科研是艺术素质教育工程顺利开展的智力保障,必须立足现实,研究学校艺术教育,亟待解决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要大力开展多种形式艺术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实践,并加以总结,加强对国外艺术教育的研究。以科研、教研促教学、促质量。

结语

艺术素质教育作为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自然科学的关系是共溶、并存的。在知识和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提高理工科院校艺术素质教育的水平,塑造具有敏锐地认识美、感觉美、鉴赏美、表现美的新一代理工专业大学生使我们值得思索的问题。

猜你喜欢

理工科模式素质教育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永续债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中学数学创造性教学的模式与策略研究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理工科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