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主义思潮对文艺复兴音乐的影响

2009-06-15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人文主义

杨 锐 孟 雪

摘要: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潮流。人文主义者提倡尊重人的尊严与个性发展,强调人的自然本性、自由意志。本文从音乐美学理论、世俗音乐文化、创作思维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人文主义思潮对文艺复兴时期音乐领域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人文主义;音乐美学理论;世俗音乐文化;创作思维方式

文艺复兴运动是14世纪至16世纪在欧洲兴起的一场思想文化解放运动。人文主义是其最具影响力的思想潮流。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个人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尺度,正如彼特拉克所说:“不认识自己。绝不能认识上帝”。人文主义在西方当时的哲学、文学等各个领域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对音乐领域也具有相当的冲击力。可以说,如果脱离开人文主义。就无法对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进行探讨。因此,本文从音乐美学理论、世俗音乐文化、创作思维方式三个方面探讨人文主义思潮对文艺复兴时期音乐领域所产生的影响。

一、音乐美学理论的发展

中世纪以来,神学家长期鼓吹“天体和谐”等形而上的神秘主义观念。当文艺复兴运动的大潮席卷欧洲之际,人们的思想进行了重新的价值定位,中世纪的神秘主义观念遭到了彻底的否定。在当时的音乐美学理论著述中,十分重视人的主体化地位,而且在音乐中所体现出来的和谐与人的审美听觉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

(一)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荷兰音乐理论家约·廷克托里斯(J·Tinctoris.1435—1511)将音乐艺术存在的理由归因为人的需要。他曾经表示:“无论任何时候。无论是谁也不能说服我。使我相信:离开发音就不可能想象的音乐谐和是从‘天体·的运动中产生的。”廷克托里斯坚定地认为,唯有被人接受、听得见的现实的音乐才是被承认的。音乐审美的标准掌握在人的手中。这种人的主体地位在音乐中的确立,是音乐美学理论领域的一大进步。

(二)对音乐的快乐与和谐的追求

意大利音乐理论家、作曲家查里诺(G·Zarlino.1517—1590)认为,音乐的审美,首先要依赖于人的耳朵。他曾专门谈到音乐的快乐与和谐的关系:“音乐是非常自然的,并且与我们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如果谁不喜欢音乐的和谐。那么他就是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和谐的人。”查里诺证实了音乐审美情感体验在主客体之间的双向交融,使得其音乐美学思想染上了浓重的人本主义色彩。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理论家们一反中世纪以神学为核心的音乐思想传统,他们坚持主张音乐艺术应以表达人们的情感、打动人们的心灵为目的,而这种主张同整个文艺复兴思潮的人文主义本质是息息相通的。

二、世俗音乐文化的兴盛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家们不再把音乐视为宣扬宗教教义的工具。他们热爱生活,认为音乐应当以表现人们的世俗生活情感为出发点。这种世俗化的观念,不仅促成了世俗音乐创作体裁形式的多样化,而且对严肃的宗教音乐也产生了冲击,导致世俗音乐文化逐渐兴盛起来。

(一)世俗音乐创作体裁的多样化

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创作,受此时的美学思想影响,产生了众多世俗音乐的体裁,较典型的有牧歌和尚松。在意大利作曲家杰苏阿尔多(Gesualdo,1560—1613)创作的牧歌中,注重对抒情的个人感情的刻画。他的作品受廷克托里斯美学理论的影响,从人自身出发,尽最大可能用音乐来表现人的内心情感。而流行于法国的尚松从一开始就把音乐的表情性与描绘性放在了首位,同现实的社会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音乐语言生动新颖。反映出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喜怒哀乐,符合文艺复兴时期对个性自由发展的追求。

(二)宗教音乐内部的世俗化倾向

在人文主义精神的带动下,音乐不再是纯宗教式的,而是更多地融入了世俗的因素,这极大地影响了宗教音乐的创作。德国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极力肯定音乐的情感作用。在他领导下创作的新教圣咏,音乐语言简明通俗、贴近大众。他将上帝的信仰同人们自然情感的表达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人情、展示人性的音乐美学观念明显的显露了出来。

文艺复兴时期蓬勃发展的世俗音乐文化,无论是在世俗音乐体裁中还是在宗教音乐体裁中,都以其形象化、表情化的创作,一步步实践着人文主义音乐美学的新观念,同时开创了一条通往新时代的、富于人文主义精神的音乐创作之路。

三、创作思维方式的突破

随着复调音乐技巧的日渐成熟,一些作品由于声部过于繁复而无法为人的听觉所把握。在人文主义美学思想的影响下。人们开始期待一种质朴、清晰的音乐风格,于是在音乐创作的思维方式上有了一个重要的突破——主调音乐思维产生了,这主要体现在词曲关系与和声效果两个方面。

(一)加强歌词的表现力

主调音乐的兴起同人们加强歌词表现力的愿望有着内在的联系。作曲家卡契尼(G·Caccini,1545-1618)曾说:“如果一个人要去打动他人的心灵并产生出令作曲家钦佩的效果,靠现代音乐中的对位法是不可能达到这一点的,……这样的音乐及这样的音乐家所提供的快乐只是能给耳朵些和声,由于没有对词的理解,就不可能打动理性。”由此可知,当时一些作曲家认为复调音乐不能够有效地传达歌词,而主调音乐由于旋律突出在一个声部,节奏清晰。从而能够把歌词的内容清晰地传达给听众。以产生出打动心灵的效果。这正映射了查里诺的美学观点:音乐的审美,首先要依赖于人的耳朵。

(二)主调和声风格的兴起

受音乐美学思想的影响,一些富有个性的作曲家开始倾向于简洁、悦耳的主调音乐风格。意大利北部流行着一种名叫“弗罗托拉”的短歌,这种乐曲高音声部的旋律性很强,其他声部则起衬托作用,明显带有主调音乐的特征。在帕莱斯特里那(Palestrina,约1525-1549)和拉索斯(Lassus,1532-1594)的音乐作品中,吸收了民间音乐广为采用的主调和声因素,旋律线条明快、流畅,更多地充满着主调音乐的倾向。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主调音乐思维的产生与发展绝不仅仅是一个音乐技术理论范围之内的简单问题,在这个现象背后有着深刻的美学观念上的转化过程,正是当时那种迫切需要以音乐的方式宣泄情感、表现人生乃至整个现实生活的美学观念,使得音乐创作的思维方式有了新的突破。

文艺复兴时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大洗礼,其人文主义思想是推动整个文艺复兴的动力。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音乐艺术家们不断地努力摆脱宗教神学理念的束缚,将音乐紧密联系于世俗的现实生活和人类天然的情感,发展了人文主义音乐美学理论,同时进行了广泛的以人性观念为基础的音乐创作实践,这对欧洲音乐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历史意义。

猜你喜欢

人文主义
民间资源、自然神性与人文主义立场——阿来小说论
宁夏人文主义戏曲现代化探索之路
“新史学”语境下的音乐新面孔——以16世纪意大利牧歌的人文主义倾向为中心
西方文论关键词:后人文主义
作为“人文主义正义”的性别正义 *——评苏珊·奥金的《正义、性别与家庭》
基于可视化技术的历史概念教学探究*——以《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为例
浅析亨利·摩尔雕塑
将人文主义教育渗透于化学课堂,有效实现三维目标
人格权位置之合理性分析
如何重构人文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