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间剪纸发展中的希望与挑战

2009-06-15马建飞马建华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挑战发展

马建飞 马建华

摘要:中国民间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经历千百年的口头和手工传承发展到现在之时。现代社会的变革,使民间剪纸面临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面对这一挑战,应注意充分发挥剪纸专业队伍的主体作用:注意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民间剪纸艺术;发展;挑战

中国民间剪纸是中国民间美术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像一朵奇葩绽放在祖国的东南西北的各个角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刻的文化内涵、独特的艺术风格。应该说,这一为广大、特别是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其生命力之顽强葱茂是毫无疑问的,但目前社会的变化却向这一传统艺术提出了挑战,时有学者、文化人发出担忧的呼声。

一、从历史和现状看发展

首先,从民间剪纸发展的历史看,它有两个基本因素在连续传承和存在,一个是从事剪纸的主体。二是剪纸反映的主题。民间剪纸是农耕社会中的劳动群体主要农村妇女所为,它既反映劳动群体的思想感情和人生理念,又是他们的一种浓厚艺术兴趣。民间剪纸所反映的主题,始终是围绕着爱母亲、爱家园、爱民族、爱国家来发展,这也是人类艺术的永恒主题,正是这一主题过去、现在都在支撑和左右着民间剪纸的连续传承和发展,将来也必如此。可见,从民间剪纸历史可看到发展的希望。

其次,从民间剪纸现状看,令人鼓舞。①剪纸群体从自发分散的个体方式变为有组织的群体。全国各地纷纷成立了剪纸学会组织,并定期开展展赛和交流活动,这无疑会对全国的剪纸活动起到组织、交流、提高、促进的作用。②剪纸队伍的人员构成有时代性的变化。有一批中年剪纸能手挺拔卓立于世,是剪纸群体的栋梁和领军人物。另外,还有一部分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中、青年,他们心灵手巧悟性高,不仅对学习和继承传统剪纸有利、而且也有利于剪纸的创新和富于时代特色。③出现民间剪纸的“特区”。这些“特区”往往是被文化部命名的“剪纸之乡”。在那些地方,往往民间剪纸的传统积淀很深,有不少名家甚至大师。活动多、交流多、作品多,有的大师和名家还被高等院校请去作报告,讲授剪纸课,影响颇大,还有的大师和名家出国访问,在国外现场展示剪纸风采,令外国人惊叹不已和连连赞誉。剪纸之乡的当地政府往往制定出特殊的政策加以扶持,使那里的民间剪纸活动在原有基础上达到了更好的发展。④民间剪纸已引起一些高等学府和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有的开设民间艺术专业,有的成立了相应的研究组织,中央美院还招收民间美术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这在培养和选拔剪纸及科研人才方面,当然会起到导向作用。⑤从上到下各级政府对民间剪纸的重视,极大地提升了民间剪纸的地位。国家为了推动剪纸艺术的发展,把剪纸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批准保存。这对剪纸艺术家和喜好者无疑是极大的鼓舞。⑥剪纸艺术不仅在影响国内人民,还得到国外艺术界和人民的广泛认可。常常有剪纸艺术家或随团或单独出国交流演示,国外友人常常为之惊叹,并纷纷购买和收藏中国的民间剪纸作品。从以上六个方面看出当今民间剪纸的现状真可谓生机勃勃、郁郁葱葱、大有希望,它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

二、从剪纸社会土壤的变化看挑战

中国的民间剪纸是产生和发展于农耕社会中的民间艺术,因为农村经济长期处在一种封闭状态之中,这也就决定了它独有的哲理内涵和艺术特色。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封闭的经济状况正在迅速改变,中国正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发展,农业人口急剧下降。这一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社会变革,极大地冲击和瓦解了民间剪纸赖以生存的农业社会土壤,它向民间剪纸提出了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

首先,民间剪纸的实用性功能锐减。这是因为从事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城市人口在不断扩大,而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人口却在不断减少,因此按照农村民俗广泛使用的剪纸作品也就大量减少,这使民间剪纸在实用性上大大减弱,而逐渐成为更大程度的纯艺术品,在这点上它有些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书法功能的大转变一样,从实用转向纯艺术。这向剪纸艺术家和爱好者提出了一个比之过去更高的要求,不能只适应农村民俗的需要,还要适应现代化农村和城市群众的需要,它需要考虑怎样才能在新的社会土壤中生存和发展。

其次,民间剪纸的继承方式在改变。这一艺术千百年来的传承方式是母亲给女儿的口说手示,因此人们也称它为一种母亲艺术,但现在农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改变,一些代表农村发展方向的新型农村已向工业化方向发展,中青年妇女所感所想的事今非昔比,民俗文化渐渐与人们远离而科学知识备受人们关注,小姑娘们也已是从小进入校门接受文化知识的义务制教育,在农村从老到小个有所忙,很难有时间静下心来由母亲向女儿手把手教学剪纸技艺。这一民间技艺的传承方式正在由个体的自发行为转向集体的组织行为。如何才能转变好,显然是一个令人不得不担忧的问题。

第三,民间剪纸出现断层现象。一些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国家文化部命名的剪纸大师相继去世,这些大师中的一些人长期处在下层,生活负担沉重。由于条件限制,没有形成嫡传弟子,当八十年代文化部门普查发现以后,她们年龄渐迈,没来得及通过有组织的方式口传手教她们炉火纯青的剪纸绝技,培养众多的接班人。因此自然形成断层现象:在她们之后逐渐成长起来的一些中年剪纸艺术家更多的是带有现代精细风味,而缺少古朴大气的气韵,对已故大师的作品缺乏研究和理解,也就缺少了应有的继承,这不能不是一种遗憾。

第四,有一些大师和名家的生存和心理状况令人担忧。前些年已故的剪纸大师中有的一生生活艰难、穷困潦倒,达不到生活的温饱水平,有些文化人曾拜见和造访过她们。写有报道,看了令人叹息。现在有些名家虽然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生活有所改善,但仍然有一些偏远乡村的剪纸名家或迫于生计、或作品无人问津而长时间没心劲动剪。这种生活和心理状态也足发人深思。以上一些问题如果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及时和妥善解决,必然会对民间剪纸的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基于上述诸多因素,有的学者感叹民间剪纸“正处低谷”,有的学者惊呼民间剪纸是“正在消失的母亲河”,还有的学者谓民间剪纸“正濒临消亡”。应该说他们的担忧很有道理。民间剪纸的前景应该引起人们深思。

三、从两种因素看应对挑战

如何面对新的挑战,主要应在两种因素上发挥作用。

1、要充分发挥剪纸专业队伍的主体作用。民间剪纸专业队伍的活跃程度和作用大小是剪纸艺术发展的关键因素,抓好这个因素需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问题。①一定要重视发挥群体组织的作用。从上到下的剪纸学会过去在挖掘、提高、交流、促进民间剪纸活动方面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今后仍然还应更好、更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不能不遗憾地看到有些地方的剪纸学会形同虚设,长时间不开展活动,对剪纸爱好者以至名家不闻不问,使剪纸活动仿佛还像农耕社

会时农村妇女自发的有群体但无组织的活动,这尤其对分散于偏僻乡村的剪纸能手无形中起了一种消极的挫伤作用。②一定要发挥剪纸骨干和研究骨干的作用。在任何一个艺术领域,处于最好和领军的人物始终是少数人,但是这少数人却代表着这个艺术领域的发展方向,影响并带动着这一艺术的前进与发展。就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看也不例外。即就在改革开放以前比较封闭的农村也是如此,那时固然主要是母亲对女儿的传授,但同时通过婚嫁和就近交往,也影响着其他的一些人,正因此,才出现了剪纸的地方性特点,从大的区域看全国有北方、南方和少数民族三大种风格,从小的区域看,各省各县以及一个县的几道川风格的不同。当然,有了这方面的组织和团体之后再加上书籍和媒体的交流,其影响力就更大。因此,可以说重视剪纸骨干的作用就是关心重视剪纸的发展,对那些生活在偏远乡村的农村剪纸能手尤其不可忽视和遗忘。此外,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的不少民间文化和剪纸研究骨干也有其重大的作用。这就像文学评论与文学创作的关系一样,评论可以帮助和指导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造成更大的影响力,同时它也可以影响到创作的发展。当深入了解一下安塞剪纸的发展,就会发现中央美院的著名油画家、民间美术研究室主任和民间美术博士生导师靳之林先生的作用够多大,是他首先从考古学的角度发现了安塞剪纸艺术老人的作品是中国民族历史的“活化石”和“博物馆”,是中华民族的母体艺术,是他第一个把安塞的剪纸艺术推向世界,不仅向来访的外国友人作了介绍,而且是他在1982年首次带领安塞的一位剪纸名家去法国访问和现场演示,产生了极大的轰动相应。这说明,必须注意发现、支持、培养民间剪纸的研究骨干,使他们在民间剪纸的发掘和发展上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③一定要重视运用推动剪纸的有效方法。三十年形成的主要方法有:定期举办剪纸作品展,举办培训班,组织交流活动等,其作用显而易见,不再赘述。

2、要注意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主导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文化部门对农民画的发掘、研究和培植比较重视,出现了农民画之乡和不少知名的农民画家,但对民间剪纸的发掘支持则不够。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从国家文化部到各省(市)、地、县的文化部门对民间剪纸的发展则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政府的支持就没有今天民间剪纸欣欣向荣的局面。毫无疑问,面对新的挑战,更需要政府的支持。首先,要支持剪纸专业群体组织的活动,通过他们来发挥专业队伍的主体作用,政府不能只停留在过去的光荣簿上沾沾自喜,不能只以那里的大师名家为荣,还需要更多地考虑怎样应对严峻的挑战,怎样从实际出发来支持专业队伍应对挑战,走出艰难困境,使民间剪纸在新土壤上根深叶茂。其次,要考虑民间剪纸的人才继承问题,为了防止断层。要从培养娃娃抓起。目前,有的地方已将民间剪纸列入中小学美术课的重要内容,如安塞就是这样做的,这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再次,政府部门要关照生活上至今还比较困难的剪纸名家,帮助她们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也帮助她们把作品推向市场。陕北的安塞和延川都有这样的先例,那里有的剪纸名家已凭此技艺与旅游业结合把作品推向市场,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这既是剪纸文化价值的体现,也是一种改变生活面貌的办法。

总之,只要清醒地观察民间剪纸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只要沉着地应对挑战,民间剪纸的希望之光就会永远闪亮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

猜你喜欢

挑战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我来挑战(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生存 挑战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第52Q 迈向新挑战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