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奥尼尔剧作中意象的应用

2009-06-15张海霞王晓艳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海雾尤金奥尼尔

张海霞 王晓艳

摘要:意象是戏剧艺术创造的一个核心范畴。奥尼尔在戏剧创作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符号。经典的审美意象。既成为了奥尼尔剧作的标志,也成为其剧作的灵魂,是奥尼尔剧作远远胜于美国同时期其他剧作家的根本所在。在本文中。我试图从海、雾和月光这三个“意象”出发,来分析阐释其作品。

关键词:尤金·奥尼尔;意象;海雾;月光

绪论

尤金·奥尼尔(1888-1953)是美国现代戏剧的奠基人,他以自己的不懈努力,改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那种浅薄的通俗戏剧。奥尼尔继承了十九世纪西方批判现实主义的传统,也深受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思潮的影响。他擅长用各种艺术手法表现人类的心理世界。奥尼尔的剧作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符号,这一点可与莎士比亚相媲美,所以有学者称奥尼尔为美国的“莎士比亚”。经典的审美意象,既成为了奥尼尔剧作的标志,也成为其剧作的灵魂,是奥尼尔剧作远远胜于美国同时期其他剧作家的根本所在。他也是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唯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戏剧家。

意象模式不仅是为了烘托主题,更是主题的负载者。纵观奥尼尔的剧作,大海、雾、月光等艺术符号是其剧作中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审美意象,他们表现出尤金·奥尼尔对虚无命运的彷徨与无奈。

海——爱恨交织的命运之网

在奥尼尔最初的几部以海洋为主要题材的戏剧中,许多题材都是描写人与大自然的冲突,表现人与海的搏斗。这实际上是在描述人与命运的搏斗。奥尼尔一生苦苦追寻究竟是什么样的神秘力量控制与支配的人们,他把海看作是一种令人望而生畏的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即宇宙神秘力量的代表与化身。海永远是不可琢磨的,无边无际、又深不可测。既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平静,也不知什么时候会狂怒暴躁。海员只能够被它肆意蹂躏着,无从抗拒。人在大海面前无疑是渺小的,微不足道,无能为力的。人与海进行抗争。无疑是以卵击石,注定要失败。但是在奥尼尔的剧作中,主人公却是无时不刻不在与海进行抗争,不论是否成功。他们都是义无反顾的勇往直前。剧中主人公如同古希腊悲剧模式,无论怎样拼死抗争,却始终摆脱不了受大海捉弄的命运,最终成为大海的牺牲品。但这种与命运大无畏的斗争的品质,这种悲壮的崇高感便是奥尼尔早期悲剧力图所体现出来的。

奥尼尔对大海的恨无可言语。在《东航卡迫夫》中扬克临终前发出的感慨中可见一斑。在扬克(也是奥尼尔)心目中,死亡并不可怕,死与航海生活的痛苦相比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扬克憎恨大海,向往农场的心愿取舍。既表明了处于社会最底层、受欺压的水手们的悲哀,又反映出美国由农业社会转型为工业社会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下层人民对农耕生活的深深眷恋。

奥尼尔憎恨大海的同时对海又有着无限的依恋。人生活在海上是痛苦的,但又离不开它,因为新生还是要在海上去追寻。在《天边外》中,富有诗人气质的主人公罗伯特无限向往海上的生活,因为错误的爱情抉择,成为陆地生活的失败者,但他始终没有放弃自己一生所苦苦追求的梦想——去大海遨游。他始终认为自己本应是大海的儿子,只是为了一时冲动的爱情而最终没能投身到大海的怀抱中,命运因此给了他最严厉的惩罚——梦想缠绕了他一生,也毁掉了他的一生,最终,死亡成为他唯一获得解脱的方式,使他真正的“获得了自由”。

雾——现实与虚幻之间屏障

“雾”是尤金·奥尼尔剧作中极其重要的一个经典意象。《东航卡迪夫》中,一次又一次的提及到雾在存在,剧中“雾”作为一个主导意象,意味着捉摸不透的笼罩在人头上的厄运,主人公一死,雾就立即消散了,这象征着人与命运那紧张的对峙。在《安娜·克里斯蒂》里这层白色的遮蔽物也起了同样的作用,伯克穿过重重大雾,出现在了安娜面前,雾成为了这几部剧中的主要特色之一。因此雾的真正意义不在于它的有形存在,而在于它应该代表着主人公的部分或整个精神世界。

在他最著名的个人自传体剧作《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中,所有的主人公都用大雾明指或暗喻周围的模糊不清的环境。“雾”在此剧中不仅仅是作为一种自然景观,更被赋予耐人捉摸的寓意。一方面,雾象征着隔在人与现实世界之间的一道屏障。玛丽和埃德蒙对雾这个意象的移情,充分流露出他们内心渴望逃避现实,遁入到自己内心世界的深渊中去的心情。玛丽对吗啡的依赖,以及男人们对酒的迷恋都与雾紧密联系在一起。雾分别与吗啡和酒这两个意象重合,使主题深化。耐人寻味。另一方面,雾又象征了蒂龙一家人无法摆脱的生活中的痛苦阴影。奥尼尔有意把雾作为这部剧的自然的背景,并把雾与蒂龙一家人的情感变化紧密相扣,剧中雾的有无和浓淡与人物的心情和家庭气氛的好坏相一致,以创造出一种特定的意象氛围,而且,这种意象氛围呈现出渐强递增的特点。

在第一幕中,家里人都以为母亲玛丽戒毒成功,长期笼罩在家庭上空的阴霆消散一空。此时的背景也是经过一夜大雾之后,天空终于晴朗。从第二幕开始,空气中开始烟雾蒙蒙,此时家人心情已渐郁闷起来。到了第三幕,大雾从海湾往上弥漫。到最终一幕时,窗外的雾越发浓重了。雾从淡转浓象征着一家人心情一步步走向低谷。雾是蒂龙一家人精神状态和关系的象征,是蒂龙一家人心情的晴雨表。雾使每个人的关系渐渐隔离,渐渐紧张起来。每个人都力图逃避现实,对雾情有独钟,此时雾成为了他们生活在空虚幻想中的最好的借口。雾是隔离现实与虚幻之间的屏障。而对于玛丽来说,无情的雾笛声却成为了撕裂这道屏障的利剑,一声声刺痛着她的心扉,把她从自我麻醉的虚幻世界拉回到残酷的现实中来。

月——人内心外化的镜像

月亮是世界文学中的一个经典意象。中国自古就有许多以月亮为主题的诗歌,且多半是富有哲理性的。通过月亮,把人生的短暂与自然的永恒加以对比:还可以用来表示人的寂寞、思念、世事的无常、自然的辽阔等情感。在希腊神话中,月亮是位美丽的少女,是一个女神。她爱上了人间的少年。这个少年因为得到女神之爱得到永恒,但他只能长年不醒,永远生活在睡梦中。月亮象征着爱,也象征着孤独。

奥尼尔他笔下的月亮与中国的诗歌和希腊神话有着相似之处。月亮帮助奥尼尔笔下的主人公对自己有了真正的认识与理解。神秘的月光使得人们无法躲避他们的本我,最重要的是他们被迫成为真正的自己。有些伤疤被重新揭开,但有些却得到了愈合。在《月照不幸人>中霍根相信月亮的所蕴含的能量。但他不是剧中唯一相信月亮能量的人,当詹姆斯亲吻乔茜的时候,她也同样提醒詹姆斯抬头看看空中的明月。虽然此刻的詹姆斯精神恍惚,并没有意识到月光那神秘的力量,但是在詹姆斯忏悔之后,月光与乔茜无私的爱凝成了合力,使他得到了心灵上的安宁。在神圣的月光下,乔茜的爱对心灵压抑的詹姆斯来说无疑是一个救赎。

结论

尤金,奥尼尔的创作生涯跨度近四十年,奥尼尔的剧作反映的生活内容极其广泛,其中涉及的问题很多,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思想和文化等各方面。实际上,奥尼尔往往力争通过个别反映一般,他所反映的具体问题都存在着普遍意义。他曾经从尼采、马克思、弗洛伊德、老子等思想家的著作中汲取养料,不断地探索人生的意义,企图从各种思潮中求得正确的解答,这些无不反映在他的剧作中。正是通过意象,奥尼尔给读者以及观众展示了一幅美国现代社会的悲剧图景,表现出人在悲剧处境中以绝望的努力追求信念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精神力量,并赋予他们精神美学价值。

猜你喜欢

海雾尤金奥尼尔
基于LoRa的海雾监测系统在漳州的观测精度分析*
回归的心路历程——奥尼尔戏剧叙事研究
特里·奥尼尔:捕捉此刻
“焦虑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的一部分”:《大闪蝶尤金妮娅》中的动物叙事与身份焦虑
基于FY-3B卫星资料的中国南海海区1—3月海雾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每天努力一点点
每天多努力一点点
我是鲨鱼 沙奎尔·奥尼尔自传
一次黄海海雾的集合预报试验
辽东湾西岸海雾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