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2009-06-15毛雪青

时代文学·上半月 2009年4期
关键词:和谐统一劳伦斯自然

毛雪青

摘要:戴维·赫伯特·劳伦斯是二十世纪杰出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的中期诗歌主要是描写自然界。他用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鸟兽花草的热爱,对大自然生命的礼赞。劳伦斯的中期诗歌表达了诗人希望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好愿望。

关键词:劳伦斯;诗歌主题;自然;人类;和谐统一

提及二十世纪最具争议和最独特的作家之一戴维,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他笔下脍炙人口的小说《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等早已闻名于世,我国的读者对他的小说也十分熟悉。他的小说在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殊不知,劳伦斯还是一位出色的诗人,诗歌创作贯穿于他整个写作生涯,他本人一直认为诗歌创作是他整个文学创作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是以写诗步入文坛的,可见在他整个文学创作过程中诗歌的确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劳伦斯的诗歌意象鲜明、寓意深刻、情感真挚,既具有现实意义,又富有浪漫色彩,诗歌技巧可与叶芝、艾略特等著名诗人相媲美。劳伦斯的诗歌是他一生欢乐与痛苦的记录,是他人生的真实写照,是他思想感情、人生哲学的重要见证。诗人劳伦斯是与小说家劳伦斯同步趋向成熟的,而这又与他人生的成熟正相吻合。劳伦斯的诗歌涉及面很广,他在诗歌中描绘了生命、爱情、自然和死亡等多方面的主题,这也正是他曲折生活的反映。劳伦斯一生的诗歌创作共有十几部诗集,其中著名的有《爱情诗与其它》、《瞧!我们走过来了!》、《鸟兽花草》、《三色紫罗兰》、《荨麻》、《最后的诗》等。在诗歌创作中,劳伦斯大多以自己的经历、体验人诗,以抒情为主体,具有浓郁的自我色彩,他的诗歌特点之一就是展现了在自我实现过程中心灵的内部活动与社会相适应的过程。作为二十世纪最独特、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劳伦斯曾经长期是政治、文学、伦理等方面的争论焦点,他也曾因为不被世人理解而痛苦不堪。不过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世界人民摆脱习俗的桎梏,从艺术上、思想上接受了这位天才作家。劳伦斯曾说过,他自己要在三百年后才能被人们理解。罗素则认为劳伦斯是“具有某种想象天才的人,他对人性的观察超过了自己”。

从劳伦斯的诗歌内容上讲,他的诗歌大致分为早、中、晚期三部分。他的早期诗歌中充满了矛盾,充满了爱与恨、兴奋与恐惧、美好与丑恶等对立因素。爱情是他早期诗歌的重要主题。而劳伦斯的晚期诗歌则致力于对生命问题的探讨,他歌颂死亡,赞扬新生,劳伦斯认为经过痛苦的死亡后,便会出现生后的欢乐。只有在死亡中才能复生。

劳伦斯的中期诗歌则是以自然为主题,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劳伦斯经历了战争的悲愤、疾病的折磨以及他的《虹》禁印的不幸遭遇,他的诗歌主题也发生了变化,他的目光转向了自然,在这个充满神秘的自然界中,诗人凭借着对非人生物的一种近乎神秘莫测的洞察力,发现了生命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它是一个神圣的历程。1920年劳伦斯移居到意大利西西里岛,在那里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叉一个黄金时期。诗人深深地被西西里岛的自然风光所吸引。那里充满生机的动植物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经历了战争和疾病的痛苦磨难的劳伦斯在这里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于是劳伦斯就试图从诗歌中获取医治心灵创伤的灵丹妙药,他将过去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深化,创作出了一种与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人所不同的自然诗,开创了新的诗歌天地。在这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诗集有《鸟兽花草》、《三色紫罗兰》等。尤其是《鸟兽花草》,被人们认为是现代派的划时代作品,诗集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礼赞。他的诗歌使人感到:植物有情,动物有智。诗人往往凭借自然界一个小小的动植物,来使自己的想象任意驰骋,天马行空,从而曲折地放映生活,反映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诗人用动植物来解释人与自然的深刻关系,探索了人类与非人类戏剧性的交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极为广阔的想象空间。在这部诗集中,《蛇》(Snake)是最独具特色的,诗中着意刻画了诗人面对蛇时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心理,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生命的热爱。诗中写道:

可是是否还要我来承认我喜欢他?

他怡然如一位贵宾,

到我的水槽边饮憩,

然后悄然离去,

也不道一声谢语,

返回他燃烧的地球深处,

……

在我眼里,他恰似一住君主,

遭放逐的君王,流落在阴曹地府。

而如今正是他再次加冕的时候,

失去了解释一位君王的

天赐良机,

我要忏悔

为自己的渺小。

蛇在诗人眼里就好像是一位神明,一位流落在阴曹地府的君王。蛇在这里是一个象征,一种神秘力量的象征。总之,代表自然界的蛇与人类一样同是上帝造物,他们不是不可相通,没有共同之处的。诗人认为。人与其他生物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重要的是应当相互尊重和爱护,人与自然是可以和谐相处的。在《鸟兽花草》这部诗集中,还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无花果树》、《乌龟的呼喊》、《石榴树》、《杏花》等,诗人描绘的这些动植物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他借助这些自然生命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大自然动植物的挚爱,对人类扼杀自然的愤怒。

赫利,摩尔在《劳伦斯传》中说他“在诗中表现了画家的眼力。也表现了诗人的眼力,不仅抓住了事物的形象,也写出了事物的动态;并且具有动力美感的一面”。劳伦斯也在《新诗》序言中写道:“诗歌通常传达的或是遥远未来的优美缥缈的声音,或是过去圆润的声音”。他在自己的诗歌中表达的正是这种观点。他的诗歌是他人生的写照。是他思想感情的见证。在他的诗歌中,鸟兽花草,江河日月都能获得象征意义。简而言之,作为英国最独特最具争议的作家之一,虽然他的小说早已闻名于世,但他的诗歌人们却知之甚少,其实诗歌同样是他人生的写照。但愿读者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述能对诗人劳伦斯有初步的了解,他的诗歌中所表达的人类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对国人同样具有现实意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正处于现代化过程之中,我们必须总结人类在处理与自然关系过程中的经验得失,像诗人一样充满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迷恋,避免传统工业文明发展给自然带来的破坏,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种真正的平等、和谐的统一。事实上,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这种理想需要我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思想观念等方面进行变革、创新,这的确是一项艰巨并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新世纪,我们要把这种理想作为指引经济社会发展的灯塔,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推陈出新,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的良好氛围,实现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新飞

猜你喜欢

和谐统一劳伦斯自然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的主题解读
试论报纸版面的和谐统一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
劳伦斯·许:我是个“造梦师”
詹妮弗·劳伦斯大好时光
人和自然的“神圣统一体”——论D·H·劳伦斯后期的泛神论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