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的语法化历程
2009-06-13郑绮蒲霏
郑 绮 蒲 霏
摘 要:从表示疑问言说义的状中短语到表示方式集合的动词,再到具有承接功能的话语标记和条件连词,“怎么说”经历了一个由实到虚的语法化过程。本文详细阐述了“怎么说”的语法化进程和语法化机制,并从语法化和语用关系的角度,着重突出了其主观认知性。
关键词:怎么说 语法化 词汇化 句法机制 认知机制 语用机制
一、引言
《现代汉语八百词》指出,“怎么”可以询问原因,也可以询问方式。《辞源》中,“说”有“解释、解说、告诉、讲、言论、主张、解释经文的一种体裁”等义项。按照现代汉语语法的结构分类,“怎么说”可以划分成“怎么+说”两部分,由状语和谓词性中心语组成,其间有修饰关系,是一个状中短语。这个结构代表了两种语法格式,一种是询问原因的格式,另一种是询问方式的格式,这两种格式具有相互对立的语法特点。例如:
(1)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①
(2)这孩子真不懂事,[怎么说]他才会明白呢?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作为人类社会化的产物,它是同人类社会一同发展的。本着经济性原则,同时为了加强自身的表达能力,语言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由实到虚的变化,语言的虚化表现为词汇的语法化。作为状中短语的“怎么说”,也同时发生了词汇化和语法化,成为一个多义形式,具有连词功能和话语标记的功能。
二、“怎么说”的语法化历程
(一)“怎么说”的疑问言说义
“说”表示“告诉、讲”等义项很早就有了。例如:
(3)夫差将死,使人[说]与子香曰“使死者无知,则已矣,若其有知,吾何面目以见员也。”遂自杀。(《国语》)②
而对于“怎么”的成型期,学界一般认为是在宋代。 “怎么说”就是将一个疑问代词和一个表言说义的动词结合在一起的状中短语。最初表示带有疑问语气的言说,其后带宾语。例如:
(4)国泰民安,只可说个兴,[怎么说]个败?(《三宝太监西洋记》)
(5)佛爷爷道:“他起先不合助桀为虐,[怎么说]天师枉刀杀他?(同上)
在以上两个例句中,“怎么说”都表示询问原因,带有“为什么”的含义。并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说话人对某人的言说表示疑问。这种疑问是强疑问句,一般不会以陈述句的形式出现,“怎么说”与所带宾语间一般会加上“个”或“得个”等助词,以加强疑问语气。例如:
(6)我和你提师海外,誓在立功,[怎么说]得个不吉的话?(《三宝太监西洋记》)
(7)借负往来,全凭文券,[怎么说]个没有?(《二刻拍案惊奇(下)》)
有时也会将“怎么说”移动到句末,以加强疑问语气。例如:
(8)哥哥,你急急忙忙叫回去是[怎么说]?(《西游记》)
“怎么说”在表示询问方式的疑问句中,后面一般不带宾语。例如:
(9)但不知国师四句诗,还是[怎么说]?(《三宝太监西洋记》)
(二)方式集合“怎么说”
在现代汉语中,“怎么说”经常会出现在肯定性的陈述句中,但并不表示疑问,这样的句子我们可以称之为“驴子句”(donkey sentence)③。其中的“怎么”是一个变项(variable),前后两个“怎么”的所指相同。后一个“怎么”的所指受前一个“怎么”约束,与其共变。前一个“怎么”指向一个集合,后一个“怎么”也指向一个集合,这两个集合完全重合,其中的成员一一对应。在这样的句子中,“说”仍是主要动词。例如:
(10)丹麦人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怎么说]怎么像。
(11)怎么看就[怎么说],有主见,不随别人脚跟。
在上述两个例句中,“怎么”已由一个疑问集合变成了一个肯定集合,但这个集合仍然是不确定的。疑问词“怎么”的含义是由话语双方的共识所决定,是临时语用义。
表示询问方式的“怎么说”在现在汉语中更多的用在陈述句中,此时的“怎么”不仅仅是对表达方式的询问,而更多的是一种表达方式的集合,这种集合只有话语双方在特定的语境中才能明白。例如:
(12)先听听政府管理部门[怎么说]。
(13)咱搁到后头吧,先看人家[怎么说]。
句子的不同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怎么说”的具体语义解释。而“怎么说”的词汇化就是从疑问形式大量用于肯定句中开始的。因为此时句子的核心含义已经从“说”字上转移,“怎么说”有了相对固定的含义,相当于“怎么办”。例如:
(14)方:那一家的姑娘,还有一家的女儿,[怎么说]?
(三)话题承接“怎么说”
“怎么说”从疑问形式肯定化中获得方式集合的含义,又在重新变为疑问句的过程中拥有了话题承接功能,但这时的疑问已经不同于其最初的含义,而是一种类似于自问自答的形式,其含义只有说话人自己才知道,这个含义也正是说话人想要传达给听话人的信息。例如:
(15)为什么呢,就是这个国家的这个,[怎么说]呢,就是变成国家的,变成管国家的库了。
(16)后来呢,就我的一个,就是[怎么说]呢,我老爷的母亲,啊,老爷的,可能是老爷的姥姥我也不知道。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怎么”是明确指向一个集合中的特定内容的,此时“怎么说”后面引进的成分由问句变成陈述句时,“怎么说”的疑问功能消失,情态功能凸显。“怎么说”成为了独立句,可以出现在相关的小句或句群前,也可以出现在句中,这时的“怎么说”不与其他成分构成句法单位,其后的小句也可以不看作“说”的宾语。也就是说,“说”在语义上已经不再是句子的焦点。当这样的用法反复出现时,“怎么说”完成了其“熟语化”(idiomatize)的过程,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类似词的单位。从功能上可以看作是一个认知性插入语,其辖域为整个句子,甚至整个话语。拥有情态功能的“怎么说”的词汇意义这时已经虚化,只是表示说话者对这个话题的不确定性,进行语言逻辑重新组织的过程。重要的是“怎么说”后面的部分,而不是“怎么说”本身,因此将其去掉也不会影响命题的真值,“怎么说”仅仅是一个话题的承接停顿。与作为状中短语的怎么说不同,此时的“怎么”和“说”已经成为一个整体,中间不宜有停顿。“怎么说”已经成为了一个话语标记式的存在。
(四)关联性“怎么说”
“怎么说”进一步虚化后,后面所跟句子是说话者非常确定的内容,这时“怎么说”通常跟在“不管”“无论”等表示无条件情况的连词之后,以增加后面话题的确定性。例如:
(17)不管[怎么说],培正和英国工商学会这次大规模地想把ABE推进华南市场的举措……
“怎么说”本身也能引进小句和句群,处于叙事的主线上,将叙述推向前进,此时的“怎么说”本身就具有了条件连词的功能,后面推出一种无条件的绝对状态。例如:
(18)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村土地被弃耕、抛荒问题的严重性,[怎么说]都不为过。
(19)说温州好,[怎么说]也不过分;说温州差,[怎么说]也不冤枉。
此时“怎么说”的作用是使句子的前后内容得以连贯衔接,指示读者更好地理解后面句子的意思,如果去掉“怎么说”,整个句子就只是平淡的叙述,表达出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无条件确定性。“怎么说”在这里可以看成是具有条件关联功能的连词。
三、“怎么说”的语法化机制
(一)句法机制
从上面对“怎么说”的分析可以看出最初作为“怎么+说”的短语形式,“怎么说”实际上有两种基本含义,一种是表示询问方式,一种是表示询问原因,而“怎么说”的语法化是从表示询问方式的含义演化而来的。这种演变受到“怎么”语法功能影响,对于表示询问方式的“怎么”我们称之为“怎么1”,表示询问原因的“怎么”称之为“怎么2”。疑问代词的指代对象一般来说都是事件的某一方面,而“怎么2”指代的原因虽然与句子所表述的事件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其本身并不是事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对所陈述事件有影响的另一个事件。也就是说“怎么2”在语义上具有其自身的独立性。正是这种语义上的独立性,使得“怎么2”与其后的言说义动词“说”的结合相对比较松散,短语“怎么说”后面固定带内容宾语,这种动宾结构的语法环境,对于“怎么说”的语法化是不利的。而“怎么1”与“说”的结合就比较紧密,“怎么1说”句法位置相对比较松散,可以放在话题小句前面,引出后面的话题,也可以放在句子的末尾,表达一种强调语气。
“怎么说”④经历了一个语义泛化的过程。“怎么说”最初的语义重点在“说”上,属于活动范畴。后来,随着“说”的言说义的淡化,语义上具有了“处理”等更为泛化的语义内涵,成了方式的集合。词汇化其实是语流中高频连用成分的并和和规约化,这种属于活动集合范畴的语义在语言的进化过程中本着经济的原则被反复使用,被规约化后又进一步语义化,从临时话语义的短语变为了固定含义词汇。再到后来具有了引出话题的功能,最终成为了衔接前后句子成分的话题标记,此时的“怎么说”属于性质范畴。
(二)认知机制
“主观性”⑤是指语言的这样一种特性,即说话人在说出一段话的同时表明自己对这段话的立场、态度和感情,从而在话语中留下自我的印记。“主观化”则是指语言为表现这种主观性而采用相应的结构形式或经历相应的演变过程。要研究语言的主观性,就要从三个角度出发:一是说话人的视角,二是说话人的情感,三是说话人的认识。由于表达认识情态,“怎么说”的语义主观化了,开始具有了主观性,关于这点笔者从说话人的认识角度进行分析。“怎么说”由言说义的动词用法变为语篇的衔接用法,隐喻在其中发挥了作用,即概念从“行动”这个比较具体的认知域投射到“认识”这个比较抽象的认知域。言说行为必须是有交际双方认可的内容的。“怎么”是疑问代词,因此与之结合的“说”的言说内容最初是个不确定的集合,当说话双方在认识上开始转变,说话人对“说”的内容开始确定,“怎么”就成了说话人认识中确定的方式集合,但这对听话人来说是未知的,说话人就是要将这个确定的方式集合传达给听话人,这样一来“怎么说”一词语义就有了一定的确定性。接着对话双方对“怎么”的认识都发生了改变,“怎么说”代表的认知域变成了无条件的确定性存在,这点得到了双方的认可。这种绝对的无条件变成了无限域,其含义进一步虚化,成了条件话语标记,推进话题的进程。而“怎么说”从短语变为话语标记显然包含了一个辖域扩大的过程:从辖域在命题内变到辖域涵盖句子并进一步变到辖域涵盖话语。
(三)语用机制
语法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需要反复使用才能实现,因此现代语言学越来越重视语用的研究。语用和语法是无法分割开的,语法规则就是在大量的语用材料中总结出来的,相反,虽然相对于语用,语法比较稳定,但当临时语用被语流化后,新的语法功能也就随之产生了。
H.P,Grice在1975年曾经提出了一套有关语言交际的、以准则为基础的总原则——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这些原则在“怎么说”的语义演变和语法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量的原则,说话人所作的陈述不应该比自己认识允许的程度弱,而听话人相信对方提供的已经是他所知道的最强信息。这点对“怎么说”的词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交际的目的之一是传递信息,“怎么说”原本是对信息的疑问,“怎么”对于说话人来说是个不确定集合,因此在话题中原本的信息量就是不完全的,是为了引导听话人将信息补全,使话题得以接续。但后来“怎么”变为了一个肯定的集合,说话人本身知道自己要说什么,相反听话人不知道这些信息。这样,“怎么说”的含义就从“如何解释/做”变为了一种信息的重新整理标志。对此过程我们可以用回溯推理来解释。
回溯推理(一):
事理:如果一件事情你不知道,我知道,我就要将我脑中的信息整理传递给你。
事实:你不知道这件事。
结论:我将我脑中的信息整理传递给你。
这样一来,话题的重点就由动词“说”转移到“怎么说”后面的内容上,此时的“怎么说”已经没有了具体含义,更多的是倾向于语气的停顿,开始虚化。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怎么说”发展出了话语标记的用法。
当所要传达的信息听话人和说话人都知道,是个无条件的绝对信息集合后,“怎么说”的含义进一步虚化,此时所要传递的信息量仅仅是一种强调,将交际双方都知道的背景知识调动出来。后面就不用针对“怎么”进行解释,因为在绝对条件下,交际双方对结果或行为是心知肚明的。至此,“怎么说”的含义变为了“无论如何”。
回溯推理(二)
事理:如果一件事情你我心里都知道是无条件的存在,就不需要对其进行解释。
事实:这件事情是你我都知道是无条件的存在。
结论:不需要对这件事情进行解释。
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下,“怎么说”具有了固定含义,但不再表示确切的实际意义,因为它后面所要表达的内容是无条件存在的,“怎么”这个时侯相当于一个无限集合,“说”没有了具体意义,而是依附于“怎么”而存在,由此“怎么说”虚化成连词。
四、结语
表示询问方式的“怎么说”从最初的状中短语开始,经过了一系列的语用实践。由于人在话语表达时所带的主观情绪,使得“怎么说”在语义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语义集合从不确定的疑问集合到确定范围的方式集合,再到唯一的命题集合,最后发展为无条件集合。“怎么说”在这一过程中很好地完成了其词汇化和语法化的进程,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具有潜在性,当这种临时的潜在含义被不断使用后,就产生了规约化效应,变成了显性功能,使得语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注 释:
①本文现代汉语例子均采自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现代汉语
语库,出处从略。
②本文古代汉语的例子均采自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古代汉
语语库。
③Cheng&Huang(1996):驴子句在语言学文献中是指“Every farmer
who owns a donkey beats it. ”这样的句子。
④后文所提到的“怎么说”都是指“怎么1说”。
⑤参见 Lyons,J.Semantics(2vols)[M].2 vol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739。
参考文献:
[1]黄伯荣.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J].世界汉语教学,2007,(1).
[4]蒋严.论语用推理的逻辑属性——形式语用学初探[J].外国语,
2002,(3).
[5]沈家煊.语言的“主观性”和“主观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4).
[6]肖治野.“怎么1“与”怎么2“的句法语义差别[J].汉语学习,
2009,(4).
[7]Heine.B.Claudi.U&Hünnemeyer.F.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8]Lyon.J.Semantic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7.
[9]Traugott.E&R.Dasher.Regularity in semantic change[M].
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2002.
(郑绮 蒲霏 成都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61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