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是快慢结合的艺术

2009-06-13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等待教育策略

周 宁

摘 要:本文以促进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某件事来说明一下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体验,也对孩子面对困难时的心理变化和本人所做的应对策略作一个剖析,试图说明教育要艺术化地处理好快慢结合、有为与无为、留心与介入等细节问题,才会追求到效益的最大化和全面化。

关键词:教育策略 教育时机 教育促进 等待

作为教师的自己从未停止过对教育促进的思考,而真正的实验推进是对自己孩子的研究。特别是在自信心方面的缺失,造成了许多原本优秀的学生未能有持续的发展,我对这方面的问题看得比较深。

儿子已读初一了,想想在学习期间未能对孩子的自信真正去促进过,心理总有些遗憾。儿子在学习成绩上未达到出类拔萃,内向的性格使他很少能出头露面。平时只是做些常规的熏陶,各方面的表现还不错,但都不优秀。作为教师的自己心里十分清楚,急不得,只能暗暗地跟自己较劲,耐心积极地等待是我坚定的家教策略思想。

终于机会来了。学校要选拔学生参加市初中生劳技制作比赛,要求学生会制作五连环。我对孩子的动手能力还是非常有信心的,自然不肯放过这样的机会。我就跟班主任商量,为防意外,你选一名学生去参赛,我带自己的儿子去参赛,各自做准备。回家后,我跟儿子交流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我对你的动手能力和聪明程度是有信心的,只是你自己不知道自己的水平有多高而已,这次劳技制作比赛是你展示能力的好机会,让自己也秀一次。他可能心里也是这样想的,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于是我把自己做的粗糙样品让他学一下,确实如我所想,他在几分钟内就达到了熟练装、解的水平,那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让他自己学会做出漂亮的五连环来。

第一关是选材,几经酝酿和尝试,先是放弃铁丝、包有塑料的电线,到五金店里去找,也没有合适的材料,光取好的环就没有,这对自己是一个挑战。然后就边想边逛地到各个店里去问,有没有比较亮的圆环。看来,“灵感来自持久的思考”这句话真的没错,我们可是真的体会到了。在一家小百货店的钥匙扣让我们发现了,真的是好东西,银光闪闪的。那柄和连杆自然也要这样的效果,那就找钢丝吧。这个东西真是难取啊,差点让我们改主意。不放弃会容易抓住机会,运气就这样来了。一家商店里居然有一把坏了卖不去的自动伞,老板知道我们的来意后居然送给了我们,看着发亮的伞骨,心里的高兴想掩饰也不行啊,就付了十元钱的小意思。再顺便买了固定用的钢尺,到修理店去借工具加工出一个成品,剩余两副钢丝(一份是学校中比赛用,另一部分准备宜兴比赛用,当时就有这个目标的,因为单从选材上来看就不可能会有人超过自己的了)。望着锃亮的五连环,心里却是喜忧参半。

第二关是自己操作,所担忧的问题也就接着来了。因为如果要是全部自己完成,用剩余钢丝尝试。下来的结果是儿子没有那样大的力气,自己是完成不了的。于是先准备用半成品(到时候去组装)在学校里拿下这个机会再说,到时候还有几周的时间可以完善。果然,学校内的比赛是凭器材的美观和熟练程度拿到了这个代表学校参赛的名额。但大家也看出了其中的不完善的地方。我自己也吸取了其他选手的合理成分:主要是紫铜做材料也是很亮的,用铁锤与钢管来绕环,也可以吸取其他老师的建议尝试给环上色(奥运五色),那样到宜兴去的胜算是绝对没问题的。唉!集体智慧的力量果然强大,让我儿子也不得不发出如此感慨。

第三关是确定方案进行训练,其中也是曲折良多。通过与企业联系获得粗细合适的铜丝并用机器拉直,用来做一全手工纯铜作品,用焊锡粘缺口。经历了向学校借电烙铁,向修理电器店主和多次借用松香,也尝试了用铝丝(去用电站取)做环(以弥补色彩单一的不足,后被证实不理想而放弃),分别用水性颜料和油性颜料上色(都难以在铜丝上固化和干燥,也被放弃)。最后发现焊接是一项新问题,没有人会提供合适的经验,以致焊一个环都要花费很多工夫,并且要用锉刀加工。后来通过技术攻关,每个焊接点都能达到一次性完成而不用锉刀,每个所用时间不超过1分钟,这个过程通过两个双休日彻底解决,到那时的成功感觉是不言而喻的。我心里已十分清楚,凭这样的技术去市里拿个一等奖应该不成问题了,除非也会碰上别的母子组合或是父子组合,光凭师生组合是能战胜他们的。儿子也能理解既是母亲又是老师的优势,这着实让儿子对母亲平时的教诲多了一层信任。

第四关是信心强化。通过模拟训练,儿子已能在半小时内完成全部流程,我就在学校里当着老师的面吹牛,一等奖是没问题的,同时把自己的做法告诉儿子,牛皮已先吹出来了,关键看你能否稳定发挥。果然,我私下里问他,有没有把操作流程记熟,他说躺在床上也想过了,心里已是很清楚了。为了增强他的自信心,我们在门前的水泥地上还推演了一遍五连环的解套步骤(没有用实际器材演练过,只是根据原理去心算),居然只要用207步,与电脑上看来的不一样,但不管怎样,原理自是十分清楚的了。临比赛前,我不放心地给他焊了两个环带上,如果比赛时发生意外可以填补一下,比赛结束后,儿子跟我说没有用我给的环(还不好意思地说我的产品不好)。进试场后,环顾左右,发现自己所带工具、器材和技术的先进性已经领先一大截了,我告诉儿子去看一下别人的材料,他看后自信地朝我笑了。

自信与细致的体验,让儿子在学习上的进步也不小。在期末考试中,好几门学科都考出了高分,我在欣慰的同时也观察其情绪及思想的变化,发现他并未出现一般的兴高采烈、喜形于色的行为。这大概也算是一种进步与成熟的表现了吧。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成才与成人都是最终的目的。具体的目标有学业成绩、人格塑造、心理健康等方面并使之能协调发展。多数人认为其间最易操作的目标是学业成绩,现今更有人把它狭隘地理解为唯一目标。这样做,非但完成不了这一目标,而且这些人常是最先放弃而认输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意思大概他们是懂的,但付诸实施时,需要耐性时,他们不是忘了就是手足无措。本人作为教师也同时是家长,通过与其他家长交流,结合自己长期的观察,深切体会教育有时需要及时地鼓励支持,大多数时间是需要慢慢地督促引导的,急只能生乱。

树要高大,必是经历缓慢而健康的成长历程,何况人呢?

参考文献

《江苏教育》.教育管理2009.1案例版 ■

猜你喜欢

等待教育策略
安静的教学,是一个不错的等待
安静的等待——观《归来》有感
弱势群体与特殊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及教育策略
谈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取向及教育策略探析
在希望与绝望的旋律中交织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