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当前语文教学的新思考

2009-06-13席聪贤

新课程·下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情感美放手语文教学

席聪贤

摘 要: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如何将语文教学提高到完善学生素质的高度,如何将语文教学完美到学生愿学乐学的高度。本文结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从生活、放手、情感和审美四个方面对语文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语文教学 生活 放手 情感美

语文很美,语文教学很无奈。曾几何时,我们美丽的文章被我们肢解地破碎支离;曾几何时,我们的诗词古文被我们翻译地韵味尽失,把充满人性之美和人文之趣的语文变成枯燥无味的技艺之学。新课程实施已有六个年头,作为课改一线的老师,我经历了迷惘、抵触、叩问、理解到行动的过程。我深知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展示语文课堂教学的美丽,让语文从心底里打动学生。只有这样语文课才会熠熠闪光,我从以下几方面来实施:

一、以生活的角度延伸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初中学生正处在开始关注和思考生活的心理阶段。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和热情。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艺术是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与沃尔教学应该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缩短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开拓学生视野,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愿望,使课堂富有趣味性、知识性,使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学习《背影》时,许多同学对文中浸润爱子深情领会不够,有些同学读到爬铁道的段落甚至还笑出了声。如果用老师的威严或就文而文的话,这样的教育是无效的。我们不妨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给学生布置一道家庭作业:观察父母或爷爷奶奶的劳动情景并为他们洗一次脚,做完这些后,写一篇有感而发的日记。同学了解了父母长辈的不易,再也没有学生去笑文中父亲笨拙的动作了,相反在学习文章的课堂上读到动情处许多学生眼睛里闪动着晶莹的泪光。

二、以放手的勇气放飞

学生是一只小鸟,他的舞台在蓝天,不在老师的手中。教师要把做的过程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尝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八年级下中《变色龙》一文是自读课文且本单元已经学习了《孔乙己》《范进中举》等文章,对小说的学习有了自己的看法见解。我让班级同学自荐担当“小老师”。同学的设计给我有很大的启发。同学的设计十分老练,紧扣住“变”来做文章:

1.本文的主人公是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变色龙和主人公有何相似点?是什么让他在变?

3.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词语常用来形容人的性格?

问题虽少但围绕这三个问题已经把文章的主题解读透彻了。而且看到“小老师”上课,同学们更是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分析较简短的课文或自读课文时,我就让学生当“小老师”上台讲课,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如在《人生寓言》一课教学中,学生自己把白兔和月亮这一篇排成了课本剧,在精彩的角色演出中,将白兔的得失之患和明智之举演绎地淋漓尽致,故事的寓意也在阵阵笑声中感悟,这种感悟不是分析出来的,是体会出来的。我忽然觉得,过去,我们一味追求知识的本身,实际上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失去了兴趣。

总之让学生动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进学生主动地思维,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切实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在实践中增强学习能力并能获得“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意外惊喜。我们要给学生一个舞台,他们需要发展的空间,只有学会放手,才能放飞学生的理想和雄心。

三、以情的渲染贯穿

“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每篇文章的内容都会形成一定的情景和气氛。因此在语文课堂中需要渲染气氛,营造和文章内容一致的情境十分重要,这样能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形成一定的感情基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中。

例如在教《散步》一文时,激情导入,营造氛围:人们常说母爱如水,父爱是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感动我们所有的人。等到他们老了,双鬓斑白,两眼浑浊,身体不再灵便,孱弱的双肩不再能担起生活重负,他们如同风中飘荡的落叶,预测不了明天的行程,如同即将熄灭的烛火,把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做儿女的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莫怀戚笔下的这家人是怎样做的?它又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当然调动学生情感投入过程还可以用音乐、投影、录像等直观的手段。深知教师丰富的表情动作、积极良好的情绪、教育课堂的轻松自如、点拨知识的深入浅出,都可以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好学、反应敏捷、思维活跃,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殿堂中流连忘返。

特级老师于漪在谈教学体会时说:“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上高高亮起。”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必定多种多样。但我们在课堂上选择什么,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必须依照内容而定。只有以学生的学习原有状况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依据,找出学生和教材的结合点,辅之以恰当有效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动起来并打动学生,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四、以美的姿态呈现

我认为:语文的精髓为“真是生命,爱是核心,美是魅力”,学语文的意义在哪里呢?我认为就是通过阅读每一篇作品,从中获得新的美感体验。

中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内涵极为丰富,特别是唐诗、宋词、元曲,更是民族文化的极致,蕴含丰富的美育因素,充分加以利用,不仅有利于语文教学内涵的丰富,读之诵之,学生在吟诵中积淀、升华,情操得以净化,心灵得以熏陶,心胸自会开阔,情操得以陶冶。例如在讲《宋词二首》时,我给他们找了很多有关的音乐和动画,营造气氛,再让他们理解词义,最后让他们诵读,也能读出味道来了。他们体会到了《雨霖铃》的凄苦,体会到了《念奴娇》的豪迈和无奈。美育的熏陶就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摒弃机械地分析,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充分地朗读,以读代讲,以读促讲。实践证明,让学生有足够的读书时间,放手让学生自由感悟,让学生读出与众不同的美来。如学朱自清的《春》一课,教师就可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圈点批注,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空间,理解文章中字里行间所透露的感情,在如诗如梦的描绘中获得美的享受和体验,进而在审美的基础上感悟语言文字的技巧和功力。在有限的课堂里,学生在读中积极感悟的能力,超出老师分析教学带给学生的知识。 ■

猜你喜欢

情感美放手语文教学
例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大班自主性角色游戏的思考
“放手”炼出的独立与自主
浅谈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放”与“不放”
浅析敦煌飞天艺术形象的情感美
自然视域下的情感美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多措并举,提升信息技术课堂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