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诊断与有效改进
2009-06-08徐嘉勇
徐嘉勇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以及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措施及优化提高的对策。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 含义及必要性 问题及原因 有效改进
一、合作学习的含义及实施的必要性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在《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合作学习,提高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发展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组织下的以共同目标为学习追求,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以合作交流为基本特征,具有明确个人责任的互助学习活动。合作学习的内涵是:
1.合作学习。指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的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成绩为评价依据的一种教学策略体系。
2.合作竞争。小组成员在互动合作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引进竞争。
3.合理分组。按学生的多元智能或平时的学习情况进行分组。
(二)合作学习实施的必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合作学习为学习者提供了充足的运用目标语进行交流的机会。Krashen(1982)认为,要促进语言习得的进程,语言输入必须是能够被理解的。合作学习中,学习者为了达到交流的目的,尽量调整自己的语言,使之为听者所理解。合作学习中的语言交际活动近似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交流。学习者之间的意义协商涉及指导、建议、提醒、说明、核实、鼓励、赞扬等,练习用目标语做事有助于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2.有利于提高学生情感因素,形成学习与交往的合作技能。
与传统的外语教学方法相比,合作学习中学习者的焦虑感大大降低。这是因为:在合作学习中,每个学习者都是小组的一员,每个人都有一种归属感。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但要自我解读、自我理解,而且要学会表述、学会倾听、学会赞扬、学会支持、学会归纳,等等。因此,合作学习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学习和交往的需要,更有助于学生形成学习和交往的技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的发展。
二、当前课堂合作学习的问题及原因
(一)合作学习的形式化。
我经常在一些英语课堂发现一个怪现象:往往是教师一宣布讨论,学生总能以最快的速度组合成组,嗡嗡声四起,似乎合作的效果不错。可其实合作学习并不合作,在有些小组,要么个别学生“一言堂”,其他学生当听众;要么学生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争得面红耳赤,最后谁也不听谁的。这样的合作学习往往流于形式。
(二)合作学习的功利性。
由于合作学习目标是以小组共同达成某一目标为目的,因而为了实现小组目标,可能会导致小组的成员只重视小组的合作成果而忽视更加重要的合作学习过程。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一般会要求学生尽力运用英语进行交流,适当地利用母语。但为了显示本小组的合作效率,有些学生会钻这个“空子”,大量地使用母语,极快地完成任务,然后兴高采烈地举起手,向大家表明已经完成了小组的目标,这种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往往较低。
(三)分组不合理,造成“组内权威”现象。
学优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参与度要远远大于学困生。有时学优生的“一家之言”就代表整个小组的见解、思想和观点,致使学困生懒得参与活动,也不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久而久之,学困生会丧失学习英语的兴趣。此种“组内权威”的现象对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展有一定负面影响,教师不能只针对个别学优生而忽视学困生的学习与生活。
(四)“信息反馈”失真。
对于语言活动输出,由于实践对象不明,学生对于目标语掌握的反馈往往不尽如人意。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在小组评价时,往往只叫一个学生来汇报小组的交流结果,而这个学生在汇报时往往忽略其他同学的观点。这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为了任务而任务,学生只是做出合作学习和讨论的样子,反而削弱了合作学习的优势。
三、提高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有效改进
(一)科学分组,规范操作是提高课堂小组学习效率的基础。
接手新的班级后,我会深入班级,认真了解分析学生情况,并组织一次英语问卷调查测试。然后按问卷测试结果,根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组。一般说来分成9—10组,每组4—5人,以利于学生在不同的话题中都能够发挥各自长处,利于不同小组之间竞争。小组中只有两种角色:一种是学习的操作者,一种是学习的检查者,分别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职责分工协作,具体如下:
主持人(leader):掌握小组讨论全局,分配发言机会,协调小组学习进程;
记录员(secretary):记录小组讨论结果;
报告员(spokesman):向全班汇报合作学习的结果;
检查员(inspector):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
同时规定各小组成员允许定期交换角色,英语课上改变座位等。
这样,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事可做,班级的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了归宿感,这为提高课堂效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课堂实例:在《Go for it》Unit 7“How much are these pants?”教学中,在分组设计服装店的海报时,学生做到了分工明确,职责到位。有设计版式的,有负责英语内容书写的,有负责绘画的,还有向全班同学陈述的,这样自然分工明确,课堂教学活而有序,各小组也能够很好地交流与合作。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任务是提高课堂小组学习效率的关键。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任务时,应该把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自然融入到课堂教学设计之中。《新目标英语》题材多样,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好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言语交际活动。如在教学《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Unit One“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时,可要求学习小组结合本班同学锻炼情况,以Who is the healthiest? 为内容进行采访活动;教学《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Unit One “Will people have robots?”时,我设计了三个活动任务:1.Our beautiful hometown.2.Who is she/he?3.My friend in 10 years.让各小组认真讨论、评比,共同练习。小组活动时,教师应观察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并适时地为学生间的言语活动提供语言、句式等方面的帮助。另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如小组会话比赛、听力竞赛、单词接龙竞赛、段落记忆竞赛、辩论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意识和竞争能力。在教学《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下Unit Five“If I become an athlete,will I be happy?”时,我就把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开展辩论赛,通过辩论的形式,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文章的内容,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激发了学习兴趣。
(三)建立合适的评价机制是提高课堂小组学习效率的保障。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教师尤其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在许多公开课中,学生小组活动结束后,许多教师给予一个微笑,或是一个点头,或是几句“good,great,youre clever”后就结束活动,长此以往并未能有效地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发言积极性和主动性。我认为教师要留够充分的时间来听取各个小组的汇报,尽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安排各个小组的汇报。如在学习《GO FOR IT》七年级上Unit Seven时,我就设计了“Mr Cools Clothes Sell”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设计海报张贴在教室中并交流评比。教师要重视活动评价,既要重视对小组的评价,也要重视对个人的评价,还要运用学生互评与学生自评等。我在借鉴了许多同行好的做法后分别制定了以下几个调查表,以此进行课堂学习活动评比、学习效果自评等,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
表格一(小组评价)
教师可以建立一套积分制,让学生为小组的表现和个人的表现打分,定期地做好统计,形成一定的组与组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机制。教师还应把学生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将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与合作学习评价结合起来。学生成长记录袋收集学生平时的优秀作品、表扬卡、过失卡等。小组学习过程评价不仅要参照学习情况表中的得分,还要参考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态度和合作技能等。学习结果评价依据学生平时的测验,期中、期末成绩,通过几方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四、结语
《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教师要努力实现课堂从“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培养语言能力”转变。每位教师都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较快地提高课堂效率”这样一个关键问题。通过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之一。我们在组织小组活动时,一定要注重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能在小组合作活动中有序地讨论、发言,养成倾听、尊重他人的良好品德,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小组活动既要突出学生之间的互动,也要体现师生之间的互动,真正地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锻炼能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罗少茜.英语课堂教学形成性评价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6.
[3]董文风.合作学习理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http://ytzx.szftedu.cn/xkzd/English.
[4]耿向红主编.新课程与评价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5]杨久俊主编.新课程问题与解决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