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2009-06-08顾乃成

成才之路 2009年33期
关键词:心灵老师教育

顾乃成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的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所以,对教师的要求和以往也有所不同。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形象应该是:学识渊博、客观公正、平易近人,既是他们的师长,又是他们最可信赖的朋友。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塑造自身形象,做一名德艺双馨的教师。那样,不仅家长满意、社会满意,而且学生更会佩服你,他们愿意向你倾吐心声,乐于向你打开心灵的大门。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育是人与人心灵上最微妙的接触。”“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学校是人们心灵互相接触的世界。”这两句话揭示了教师劳动的本质是做人的心灵的工作的,所以人们把教师推崇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心态,以愉快、乐观、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去感染学生,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看做是自己的教学生命。学生需要理解,需要尊重,需要爱护,因此,教育学生就要待之以诚、示之以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教师还要在思想品德方面给学生以巨大的影响,寓德于教,用循循善诱、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去塑造学生的灵魂。

长期以来,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大都是一种“严师”的形象。其实,不应该是这样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严格自律,以身作则,言传与身教并重,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自觉消除或纠正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以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和人格平等的原则。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上的不良影响给教育带来了更多困难。现代教育面对更多的是独生子女及留守儿童,这部分学生有一种自私、叛逆意识,行为往往不能用常规的思维来理解。网络世界给学生带来的影响更大,给教师的工作带来的压力也就更大。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批评学生时,不能使用各种非人道的、侮辱性的语言,不能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歧视甚至辱骂,伤害学生自尊心。

我校六年级有一名学生,平时经常迟到,经常和别人发生矛盾,还搞一些“恶作剧”:欺负弱小、扎车胎什么的都有他的份,因而这个学生很快就“闻名”全校了。于是,班主任老师就经常把他带到办公室,凶狠狠地批评他。可是,他还是没有好转,依然我行我素。大家就开始怀疑这个学生是不是已经“不可救药”了。最近,班主任采取了另一种方法对待他,平时注意观察他、引导他,对他进行耐心细致地做工作。这一招还真管用,他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不再像以前那样顽皮了,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复习。由于前一阶段没有认真学习,知识衔接不上,老师就利用课余时间帮他补课,指导他学习。渐渐地,他对老师表示出极大的信任,无论什么事都愿意向老师倾诉。有一次,这个学生和父母吵嘴,一气之下,跑到班主任的宿舍,和老师进行了长时间的交谈。经过老师的说服与劝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犯了。就这样,他们竟然成了一对忘年之交。

由此可见,学生需要的不是高高在上的“师长”,而是和他们平等的“朋友”。和“朋友”和睦相处,谈心是少不了的。在谈心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个人思想,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了解学生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也便于及时纠正。同时,在谈心中,学生更能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尊重,感觉到老师学识的渊博,人格的伟大,情操的高尚,从而使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几千年文明史的中国,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讲究“师道尊严”。所以在平时工作中,很多教师在不知不觉中便按照这种方法对学生进行管理,一切都要听老师的,老师永远是正确的。所有这些,严重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我们教师要改变这种观念,以适应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变化。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师生之间的关系应该变成一种平等、和谐的朋友式关系,教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到底如何建立这种关系呢?我想主要在“爱”上下工夫。

爱学生,才能接受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与他们心灵相通;爱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爱,让学生乐于亲近。教师要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不足,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去关注学生的成长。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诚的情感,学生才会亲近你,自觉、愉快地接受你的教诲,接受你传授的知识,在爱的氛围中取得进步。

其实,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热爱学生。当老师把爱的阳光洒入每个学生的心田时,学生就会向你靠拢。但是不同的学生由于性格或家庭背景的不同,我们对他们的教育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因此,教师要平时注意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有针对性地与他们进行交流,做到有的放矢。

俗话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只要我们时时牢记着用一颗爱心去关注每一个学生,我们的教育就会取得成功!

(滨海县振东乡干河小学)

猜你喜欢

心灵老师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唤醒心灵
六·一放假么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