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四章
2009-06-05李明
李 明(蒙古族)
荷花
广州不愧是花城,一年四季花开不断,把这座城市点缀得像美丽少女一样婀娜多姿。在我们的办公楼旁边有一个荷塘,每年到七、八月份,满塘里的荷叶几乎覆盖了整个水面,出水芙蓉,万蕊芳艳,争相绽放,给人以凉爽和美的享受。在荷花盛开的日子里,工作之余我们经常三五成群休闲漫步在沿荷塘的小路上,欣赏满目荷花的美艳,吸纳迎面轻拂的微风。
荷花在我国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栽培历史,早在周朝就有栽培的记载。《诗经》就有:“彼泽之陂,有薄与荷。”《离骚》中对荷花也有描述:“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叶以为裳。”荷花相传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的化身,当初玉姬偷出天宫,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美丽的风光使她到天亮还舍不得离开,王母娘娘知道后用莲花宝座把玉姬打入湖中,从此,人间多了一种玉肌冰骨的鲜花。荷花美丽高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人们经常把荷花看作真善美的化身,看作吉祥丰兴的征兆。
荷花除供观赏外,经济价值极高。藕和莲子营养丰富可食,莲心有降血压和强心作用,莲须是收敛性镇静药,藕节可以止血,莲子有镇静安神的功效,莲叶、莲蓬、莲梗、种子的胚芽都可入药,可以说荷花全身皆宝,能治疗多种疾病。
荷花与佛教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我们无论走进哪一座寺庙,总会看到庄严肃穆的如来佛祖端坐在莲花宝座上,手捧杨柳净瓶的观世音菩萨也赤足立在莲台上。凡有关佛教的建筑、绘画、雕塑、用品等等,无不以莲花为图案。佛教认为,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的圣洁是佛与菩萨超脱红尘四大皆空的象征。莲花属多年生水生宿根植物,花死根不死,不断轮回。由于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佛即是莲,莲即是佛,莲性即是佛性,佛教把莲花作为专用花。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美丽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佛祖降生时,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又有一位坐趺的小菩萨。佛教初始就和莲花结下了不解之缘。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主张废除古印度等级森严的制度,倡导种姓平等,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为了弘扬佛法,使广大群众能够理解和接受佛教教义,便以俗语传道,又迎合民众爱莲心理,将莲喻佛,使得佛教能够迅速传播开来,信众广泛。
佛教旨在解脱人生苦难,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此岸(人生苦海)——济渡(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正如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用来表达这种思想观念的最好不过的就是莲花。
人世间有来自多方面污浊的诱惑,稍不注意就会陷入泥潭而不能自拔。人要做到出自尘浊而不为污染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吾日三省吾身”的修养,需要抵御各种邪恶污秽事物的诱惑,需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怀,只有这样,才能在诱惑面前做到洁净不染,清廉有为,乐于奉献,事业有成。
开心佛
春去秋来,光阴易逝。每当我们不顾山遥水远去拜访佛山圣地的时候,看到的是云海聚散,流水飘香,松柏叠翠,花红草绿,庙宇连绵,香火缭绕的情景;也看到烧香拜佛的人络绎不绝,虔诚诵经,祈福祷告的情景,仿佛置身于另外一个世界。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很多人信仰佛教,经常念经拜佛,修心养性,祈求今世幸福,来世美满。佛教人物众多,有佛、菩萨、罗汉、金刚等,各有特点,各具千秋,各备法力,形成一个又一个佛教故事,流传于世,耐人回味。弥勒佛,用他那永恒的笑脸面对世界,给人们带来了欢欣,带来了快乐,带来了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不久前,妻子出差,请来了一尊玉石弥勒佛,有一百多公斤重,几个人费了很大的力才搬到台座上,运送佛像的师傅说是用丹东玉雕制的。你看那弥勒佛,大大的肚子,手里托着一个金元宝,黑里透着光亮,形象饱满,栩栩如生,笑得让人开心,我便把他称为开心佛。每天下班,一开门就看到笑容可掬的弥勒佛像,一天的烦恼顿时消失。自从请来弥勒佛像,家里人经常聚到弥勒佛像前,一边谈论着高兴的事,一边抚摩着佛像。仿佛经常摸摸佛像会给我们带来好运,家庭会越来越幸福,事业会越来越兴旺,钱包会越来越厚实。开心之余,一种强烈的求知欲驱使着我去了解人们信仰的这尊佛——弥勒佛。
中国信奉弥勒佛历史悠久,始于南北朝,成型于唐末五代,影响至中国近现代,算起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据记载,弥勒菩萨为佛弟子,先佛灭度,居住在六欲天中的兜率宫,在那里讲经说法,由于释迦牟尼佛预计他在兜率天寿命终尽时将下生人间,继之为佛,因此他又被称为一生补处菩萨,即下辈子即可成佛的菩萨。由于他将来必定成佛,因此也被称为弥勒佛,即未来佛。
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民族,尤其表现在对佛教的接受和改造上,弥勒信仰也不例外。无论是在造型上,还是在发挥的作用上,都做了本土化民间化、世俗化的改造。在这一过程中,曾出现过白衣弥勒。晚唐五代之后,以游方僧人契此为原型的“大肚弥勒”逐渐流行起来,成为长期流传和普受欢迎的中国弥勒佛。
契此的家乡是今天的奉化,他生活在唐末五代时期,是一个下层游方僧人,由于经常背着一个布袋,人们又称他为“布袋和尚”。有关契此的来历还有一段传奇故事。据说,在唐末,奉化长汀村前的溪水中漂来一块木板,板上躺着一个白白胖胖的小孩儿,村民张重天从溪边走过,见木板沉浮之中那孩子仍摆就一副戏水取乐的童趣,便觉好奇,就近找来一竹竿,把木板拨到身边,抱起孩子一看,圆头大耳,生相端庄,朝着自己眯眼发笑,顿觉爱不释手。抱回家中,与妻子商量,认为这孩子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就决定把他收养下来,长大后给他取名“契此”,又由于生在长汀村,故号“长汀子”。后在与长汀村为邻的岳林寺出家为僧,四处云游,很有特点。
他的外表特殊,留给人们的形象是皱鼻梁,大肚子,身体十分肥胖。袒胸露肚,圆脸大耳,笑口常开。
行为上奇特。天将旱时便穿高齿木屐,天将涝时穿湿草鞋,以此得知天气,而且他随处寝卧,冬卧雪中,身上一片不沾。他没有固定的住处,经常到市场上乞食,不管荤素好坏,入口便吃,还分出少许放入口袋,更奇特的是他在哪里乞食,哪里的生意便分好坏。他平时说法不多,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于奉化岳林寺东廊下入灭,临终前说了“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四句偈语,人们才知道原来他就是弥勒佛的化身,从此把他作为弥勒佛供奉起来,完成了中国弥勒佛形象的塑造。
他的偈语虽然不多,却富有特色,思想超脱。比如他有一偈是这样写的:“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反映了游方僧人的生活。偈中引用了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阮籍分别用青、白眼对待知己和俗人的典故,表明他不为人知的寂寞和孤独。又一偈:“是非憎爱世偏多,子细思量奈我何。宽却肚皮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强调要大肚能容,与人和睦相处,不要计较人世间的是非憎爱。
大肚弥勒佛寓神气于平淡,示美好于丑拙,显庄严于诙谐,现慈悲于揶揄,代表了中华民族宽容、和善、智慧、幽默、快乐的精神,不仅成为中国佛教的形象大使,也是中华民族的形象大使。
快乐的生活无论古今都是人们想往的,而幸福总是青睐那些心胸开阔快乐的人。《诗经·榜木》中“南有樱木,葛蘸萦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榜木,葛蕞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榜木,葛菡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意思是:幸福向快乐的人问安,幸福护佑快乐的人,幸福成全快乐的人。可见,快乐和幸福相辅相成,好像是一对孪生兄弟。快乐的人幸福,幸福的人快乐。然而,人来到世间受到烦恼侵扰是不可避免的,俗话说:野花不种年年有,烦恼无根日日生。因此,人们需要调整情绪寻找快乐,既需要自我调节,也需要有一个精神寄托来帮助人们摆脱烦恼。
古往今来,人们关注信仰弥勒佛,不仅帮助人们营造和谐和睦的生活工作氛围,而且还能帮助人们医治因各种烦恼造成的心理疾病,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摒弃消极颓废的不良情绪,使人们生活工作开心快乐幸福!
有道是:腹大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
南澳岛
美丽的南澳岛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横贯,是广东省惟一的海岛县,和汕头隔海相望。俯视南澳岛,她像一颗绿宝石被湛蓝湛蓝的大海包围着,岛上沙滩沿着海岸线像一条白丝带环岛而嵌,山上的鲜花奇石像一粒粒珍珠,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闪烁,鸟儿像多彩的精灵,在岛屿自然保护区自由自在地飞翔。蓝天、碧海、绿岛、金沙、白浪,构成了南澳岛的主色调。
南澳岛的海洋性气候十分宜人,冬暖夏凉,海风习习,空气清爽,是避暑消夏的好地方。每逢夏季,国内外游客纷纷来到海岛,纳凉休闲,滨海沐浴,品尝海鲜。
南澳岛风光吸引着我们这些来自北方的行者。从汕头到南澳岛要乘渡轮才能上岛,每半小时一趟,来去比较方便。我们上了南澳岛时已是晚上,大海离驻地很近,抑制不住兴奋的神经,我们借着路边的灯光,迫不及待地来到海边,闻闻大海的气味。举目远望,黑压压的海水好像要把你吞噬;近看沙滩,细浪轻轻地拍打着沙滩好像在给海岛按摩。还有出海的渔船,在不远处抛锚休憩,在夜幕的笼罩下,依稀可见。大海的夜色别有风姿!
次日,天渐渐地亮时,我们又来到海边,在短暂的旅途中,尽可能与大海亲密接触。沿着沙滩漫步,大海褪去夜色露出蓝色真容。太阳出来了,大海苏醒了,她用那宽广的胸怀抚慰着海岛。海边的人渐渐地多起来,渔民在做出海前的准备,岛上居民来到海边晨练散步。我们一边散步,一边捡起随处可见的小海贝。一会儿,就捡了一堆,形状各异,我们回到房间用淡水洗净,准备带回去留作纪念。
当我们来到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的青澳湾,已是上午九点多钟了。天空没有一丝云彩,阳光伴随着清爽的空气,显得那样明媚。眼前,海湾似新月,海面如平湖,背依高山峻岭,金沙缓坡延伸,景色别有韵味。这里,没有礁石,没有淤泥,沙质洁净,海水清澈,盐度适中,是理想的海滨浴场。我们换上泳装,冲进大海,来回畅游,相互嬉戏,尽情地玩耍着,仿佛变成了天真的孩子!
南澳岛是一个有历史积淀的地方,岛上文物古迹有50多处,寺庙有30多处,具有“海、史、庙、山”相结合的立体交叉特色。就拿宋皇井来说吧,据史料记载,公元1279年,元朝大军南下,南宋皇帝赵炳在宰相陆秀夫的扶持下,仓皇出逃,南逃至南澳岛上,驻扎在前澳山。当时他命令百姓到海滩上挖掘了三口井,一名“龙井”、一名“虎井”、一名“马槽”,当地百姓统称为“宋皇井”。由于南澳岛上地震频繁,导致震后地面下降,宋皇井也随之沉陷在海中。只有当特大台风暴潮时。大量沙层被海浪卷走后,古井才露出原形。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古井曾先后出露过三次,而且每次出现的时间不长,很快就被海水淹没。尽管水井位于海浪翻滚的沙滩上,井中喷出的泉水却十分清冽甘甜,用来冲茶,味道甚好,当地人视为珍品。
南澳岛的风力资源十分丰富,有亚洲第一岛屿风电场。在山上,一个个风力发电塔杆矗立在山巅,叶片迎风转动,发电量不仅能满足自己之用,还能输出外用。当地人因有风力发电而感到骄傲!
据说,政府正在规划建造一座从汕头到南澳岛之间的跨海大桥,到那时,来往南澳岛更方便了,来岛上旅游的人更多了。我们期待着……
南社古村
这是一个在地图上很难找到的地方,这是一条狭长古旧的深巷,似时间隧道流向遥远的过去。它记录了一个家族走向兴盛的历史,它为研究我国古代乡村文化和岭南明清古建筑提供了实例,它就是东莞八景之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南社村。与东莞浓郁的商业气息相比,这里显得古老而凝重。
东莞市茶山镇属下的南社村,始建于南宋初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来到南社村,给你的第一感觉就是,祠堂林立,古树参天,水塘宁静,里巷曲折,民居素雅,乡情恬淡,仿佛进入了前世的桃花源。据《南社谢氏族谱》记载,南宋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谢希良之子谢尚仁因战乱南迁,几经周折定居南社,历经明、清两代发展,建成了面积为六万多平方米的古村落。
这个小村的民居大多沿水池两边而建,并利用自然山势错落布局。静静的小河,精巧的石拱桥,悠长的巷道,沉默的水坊古井,古老的雕花红石门框,雕饰精美的祠堂家庙,红墙青瓦的古宅,构成了具有岭南珠江风味的古建筑群,代表着珠三角地区的山乡水色。我们一边听着导游讲解,一边品味着古村风光。
在南社村首先要参观的就是祠堂。北方的祠堂很少,我们北方人平时对祠堂基本上没有什么体验,如何准确解释也很茫然,对它的历史更是知之甚少,旅游回来后赶紧翻阅有关介绍祠堂的资料,来弥补这方面知识的缺欠。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祠堂是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同族人共同祭祀祖先的房屋;另一种解释是,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社会公众或某个阶层共同祭祀某个人物而修建的房屋。究其源头,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都建在墓地,人们称墓祠。朱熹《家祠》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当时修建祠堂有严格的等级限制,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时“许民间皆连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过侯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祠堂有多种用途:用来供奉祖先、行使族权,还举办婚、丧、寿、喜等活动,亲族们商议族内重要事务也把祠堂作为聚会场所,有的还把祠堂作为教学场所。越有权势和财势的家族,祠堂越讲究,高大的厅堂、镏金的匾额、精美的雕饰、上等的用材,成为这个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祠堂的类型和布局都很有讲究,还有明确的家族规章制度,体现了宗族对忠、孝、节、义等各种价值观念的遵从,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宗教观念、宗法制度、伦理道德以及人们在社会生活和审美兴趣方面的许多特点和个性,体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之久的伟大创造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内涵。
常言道:“皇族有太庙,百姓有祠堂。”在南社村这个小村落就有22座谢氏家族的祠堂,分布在村社各处,这些祠堂虽然很古老,但还显示出“名门望族,乌衣人家”的昔日辉煌。南社村祠堂的名称一般都是祠主的字号,如任天公祠、简斋公祠、樵谷公祠、照南公祠、东园公祠、应洛公祠、少简公祠等等。祠堂里,龛台最上面的牌位是相当于“宗”的始祖,下面金字塔般的牌位代代相传,其中有的牌位还用绿布包裹着,不禁引起了我的注意。导游解释说,那些年龄小辈分高的人,要提前入祠占位,但要用布包裹起来加以区别,人死后就把布拿下来。给活人立牌位是南社村的一大特色。
明清是南社村谢氏家族的鼎盛时期。明清两代谢氏家族共出8名进士,可谓是人才辈出,这些进士对南社村的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值得一提的是清咸丰年间的武进士谢遇奇。他考上武进士后先被调往新疆跟随左宗棠,后又到广西镇压地方土匪,由于屡立战功,受到清廷赏识。回到广州后,谢遇奇主持香港深圳中英街边界划线工作,为了发展家乡经济,他将当时正在规划兴建的广九铁路改线,穿过南社村。
不知是什么原因,南社村似乎从明清时期就停止发展了,留下来的是古色古香,是陈旧的味道,是凝固的记忆,是历史的见证。现在,村里的大部分青壮年几乎都外出打工,剩下的老弱村民基本上还住在老房子里,他们守望着繁荣的过去,憧憬着美好的未来,陪伴着一片片稻田,过着百年如一日的恬静生活。
来南社村参观时,正是酷暑难耐的盛夏季节,一路走来虽然挥汗如雨,但我们还是仔细倾听导游的讲解,欣赏着具有浓郁珠江三角洲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品尝着空气中飘散的那一份古老意韵。也许受了民居、祠堂、书院、店铺、家庙、古井、里巷等幽景的感染,忽然感到心中纯净了许多,对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景仰之情油然而生。南社村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责任编辑 任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