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评说30年来世道人心
2009-06-05邵乐韵
邵乐韵
“一个年逾七旬的写过点文字也见过点世面的正在老去的人”,这是直到74岁仍坚持每天四、五个小时写作的文学大家王蒙对自己的描述。 有着不凡经历、卓越才华、过人思辨和洞察力的王蒙,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对30年中国改革开放中世道人心的浮沉,给出了极富智慧、充满宽容的人性观写照与评说。
“我的一生当中,或者说在二十世纪,最大的一件事就是翻天覆地的革命。这场革命唤醒了中国人民,也带来了历史的高潮化和生活的高潮化。但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永远保持高潮。我们遇到了一个从高潮化向正常化的转变。正常化不是低潮化,而是有高潮有低潮,大部分时候是平常化,人需要过平常的生活。”这中间也有各种各样的高潮,像二00八支援灾区、举办奥运会、神七飞天,但不可能都是高潮。在评说世道人心变化时,王蒙用他的高潮与正常化理论来寻找深层原因。
“在高潮化中,世道人心有很大的变化,改天换地创造历史的时刻,使个人人生达到高潮,进入巅峰状态。但是,一旦不处在革命高潮期,而处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市场经济的时候,人性的另一面就会浮出来,比如贪欲、浅薄、精神生活的萎缩化、庸人化。”王蒙承认30年间中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社会病,但他始终宽容乐观地面对。
自诩是“不可救药的乐观主义者”的王蒙说:“凡事都有一个发展变化过程,把现在的世道人心说成漆黑一团,并不公道。中华民族是伟大民族,同时也是饥饿的民族。饥饿了那么久,见到物质的东西有股子往上扑的劲儿,情有可原。”王蒙不赞同“问题都是改革开放造成”的说法:“我不认为是改革开放使道德堕落,世风日下。我宁可把这些问题的理解转为对权力的监督,对核心价值的重建和确认。这个确认不是说通过领导的一次会议一个文件,而是在人心里得到重建和确认。”
历来被视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群体,改革开放30年来也发生了很多转变,也有不少追逐个人名利的现象受到外界非议。但在王蒙眼中,这30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的状态主流积极而正面。
“我从没见过像现在那么多的知识分子在谋求官职和级别。但王蒙并不简单看待这一现象,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堕落吗?”
“在改革开放之初,知识分子的想法并不一样,有人认为会有一个非常大的改变,就是相当的西化,这些知识分子占一少部分。进入到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知识分子面对体制的有效运作,大多数的人放弃了全盘西化或基本西化的幻想,开始思考在现行体制下如何做出对社会、民众有利的事情,也可以说,实现或部分实现了与社会体制的和解或一致。”
王蒙说:“中国大多数知识分子并没有如某些人所希望或想象的那样,采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势不两立的立场,这是国家之福。中国再也经不起折腾,她需要的不是新的暴力革命和分裂,而是改进、改革和改良。”
“中国已经动荡了168年,国人对社会的批判得已经够狠了,现在的人们渴望一种建设性。历史给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建设性的基础工作,就是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在现有基础上来寻找更好的环境。”
王蒙认为:“中国在特殊的局面下,暴露了许多问题,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在这样的现实下,中国的知识分子采取渐进改革和务实建设的姿态,参与精神生活的拓展、参与中国文化的提高、弘扬。所以,中国的知识分子用不着自乱阵脚。”
年过七旬的王蒙文思如飞,幽默睿智,显示了过人的记忆力。他的日常生活被写作、读书、巡回讲演占得满满。
这位”暂时”不老的老作家仅今年间就出版了三部著作,发表了两篇爱情小说。最近,王蒙还接受了一个挑战,用七十岁开始学的英语接受半个小时的英文采访。他要”争取在明年智力萎缩之前做好这些事情”。
摘自《文学故事报》(2008.12.21)B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