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反思意识 发展反思能力

2009-06-05王玲丽黄慧珍

现代教师与教学 2009年2期
关键词:反思内容情境

王玲丽 黄慧珍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教研室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实验小学318000)

【摘要】反思是指“心灵以自己的活动作为对象而反照自照,是人们的思维活动与心理活动。”在实践教学中,实施反思教学,促进主体发展,首先要让学生明白所要反思的内容,其次是让学生掌握反思的基本方法,最后是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提供机会,让学生进行反思。如:营造民主和谐的反思氛围;注意留有空白,即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时间和空间;适当制造“逆境”;建立“反思本”;成立:“回顾日”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发展反思能力,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学习自己有用的数学,都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关键词】反思、内容、方法、情境、发展

Raise resonsideration consciousness development resonsideration ability

Wang Ling LiHuang Huizhen

【Abstract】The resonsideration is refers to “the mind to reflect by own activity as the object from illuminates, is people's thinking activity and the psychological activity.”In the practice teaching, the implementation resonsideration teaching, the promotion main body development, must first let the student understand must reconsider the content, next is enables the student to grasp the resonsideration the essential method, finally is the establishment effective study situation, provides the opportunity, lets the student carry on the resonsideration. For example: Building democracy harmonious resonsideration atmosphere; The attention leaves leeway the blank, namely lets the student have the full thought time and the space; Suitable manufacture “adverse circumstance”; Establishment “resonsideration book”; Establishment: “review date” and so on many kinds of ways, raises student's resonsideration consciousness, development resonsideration ability, achieves diligently lets each students study the useful mathematics, obtains the different development in mathematics.

【Key words】Resonsideration, content, method, situation, development

反思是指回顾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对学生主体而言,学习是一种经历,只有当经历提升为经验时,学习才具备了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人们的经历是有限期的,但只要我们愿意反思,就可以从这有限的经历中提炼出许多的经验来。因而,反思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那么,如何实施反思教学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呢?笔者从反思的内容、方法以及创设情境,提供反思机会等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1.让学生明白所要反思的内容

1.1对自身思维认知的反思

反思自身思维认知,可以从学习的得失入手。从“得”的方面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反思:这道题我做对了吗?我在哪个关键处处理得比较好?以前是否做错过……这样的反思绝非画蛇添足,它是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把一些正确的、好的做法进行强化, 从而由自发的状态上升为自觉的状态。至于“失”的方面那就更需要反思了:我是在哪一步做错的?为什么会做错?今后怎样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错误等等。对自身思维认知进行反思,可以揭示出许多“粗心”现象背后的思维品质或认知结构的缺陷。比如做分数加减法,学生容易忘记把不是最简分数的结果约成最简分数。经过反思学生不难发现其中的原因:一是急于求成的心理作怪,二是受整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因为做整数小数加减法是不需要约分的。

1.2对自身学习态度的反思

自身的学习态度也是反思的重要内容之一。谁都希望自己学得既轻松又拔尖,怎样才能达到这一目标呢?通过自身学习行为的反思可以发现:有耕耘才会有所收获,那些不认真学习的同学不仅最终没有收获,而且学习的过程也非常累,与其这样,不如一开始就认真学习。

1.3对自身学习习惯的反思

一位哲人说:“开始是我们创造习惯,后来是习惯制造我们。”可见习惯对于人成长的重要性,反思要落到实处,终究要在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方面下功夫。那么让学生对自身学习习惯的反思,也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

比如让学生反思自己每天的预习、复习工作做得怎么样了?做一天容易,难的是每天坚持下去。再比如课前是否都准备好了上课要用到的书本、文具等,一开始时,尽管老师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可是还是只有部分学生,特别是女生能比较细致地做好这些准备工作。对于此,笔者认为教师不可过于心急,因为,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养成的,必然要经过一个较长的时期,而一旦养成了,就难以更改了,因此,好的学习习惯是终身受益的。

2.让学生掌握反思的基本方法

2.1质疑反思

质疑是人的思维走向深刻的开始,人们认识事物的初始只是以领会接受为主,而要真正理解其内在价值则需要不断质疑才会有新的发现。不管是面对具体的数学知识,还是数学学习的方式,我们要建议学生进行这样的反思:“这样做对吗?”“这样合理吗?”“这是最佳的方案吗?”有质疑才会有发现,有发现才会有努力,有努力才会有发展。

如在学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之后,教师为了巩固学生的认知,提供了一个“操作情境”一个大三角形任意剪成两个小三角形。学生们争论起来,引发了不少质疑:每个内角和小于180°吗?其中钝角三角形内角和比锐角三角形内角和大吗?这时,有的学生就说要亲自折折、拼拼、量量,最后,学生们终于弄明白:无论什么形状、大小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锐角三角形少了∠1、∠3,但多了∠6,内角和仍然是180°;同样的道理钝角三角形和也是180°,∠1+∠3+∠5=180°,∠5+∠6=180°,因此∠6=∠1+∠3;同理,∠5=∠2+∠4。

2.2对比反思

人们常常是通过找到某一事物的对立面的特征来发现为一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过去的经历对我们来说虽不可逆,但我们可以通过反思它的对立面来坚定我们今后面对类似经历的态度。"假如当初用另一种方法思考会怎样?""假如我当初再认真些会怎么样?"这样的反思并非"马后炮",它暗示着我们下一次遇到类似情况时该怎么样去做。

如: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第三册教材第32页中有这样一组题:

①有2行桌子,每行4张,一共有多少张?

②有2行桌子,一行4张,另一行5张,一共有多少张?

学生学了乘法后,能正确解答第①题,但解答第②题时常列出“5×4=20(张)”这样的错误算式。面对这样一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我认为首先要进行对比练习,分析题目后,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小组里集体反思:为什么常常出现这种错误?如果第②题用4×5=20(张),计算题目又该怎样改?然后让做错题的同学发言。通过反思,集体讨论纠正的办法,最后通过针对性练习,学生的印象就深刻了,以后就很少再出现这样的错误了。

2.3归纳反思

过去的经历一般是在自然状态下零星地存在于我们的忘记之中甚至是忘记之外的,而一旦我们将它们联系起来,找出它们的共性之处,这些经历就会显示出一般性的规律了。

比如学了三角形面积计算后,在新课教学完毕后的几分钟里,启发学生互问互答;我们是怎样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你在推导时出过什么错?这个方法的关键在哪里?它跟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之间有什么关联的地方?还有没有其它方法吗?计算中特别要注意些什么?这一系列的互问互答,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有一部分学生会注意到“怎样提出更多的问题”,而另一部分学生则会在“所有的问题我都能回答”上下功夫。两者都是积极的思维活动,它不但对知识起到温故知新、举一反三的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引起学生对思维本质的重视,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3.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反思

要提高学生的主动反思能力,还要教师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学生才能在学习和反思中畅所欲言,回顾自己的思考及学习过程,真实反馈、表露自己的思维情况,同时提高反思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3.1营造民主和谐的反思氛围

现代教学思想认为:“只有给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容洽、宽松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才能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把教学活动视为他们自己乐意的生活。”激发学生反思评价意识的关键是要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增进教学民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如果我们想要孩子能够轻松自在地学习,提供他们最好的表现,评定他们自己的成长,我们必须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环境,必须使孩子感到他们的意见、观点和反应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反过来又能使教师看到更真实的行为表现,给教师提供更真实的关于学生能力的画面。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形成反思评价意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张扬个性,培养自己的信念、意识,解放出潜能,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

3.2注意留有“空白”

“空白”是美的,美在能让人去体验,去感悟,去揣摩,美在其意蕴无穷,令人遐想联翩。教学中也需要讲究空白的艺术。传统的职业良知使得我们总想把自己懂的知识教给学生,学生一有失误或疑难问题,教师就迫不及待的讲解。殊不知,知识的简单积累并不等于良好的认知结构形成,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适当留有“空白”给学生,反而可以起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作用。

3.3适当制造“逆境”

顺境使人顺应现实,逆境使人反思现实。无数事实证明,逆境对于人成才是有推动作用的。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针对学生的弱点(比如说浮躁,粗心等),人为地创造一些“逆境”,让他们品尝一下某些缺点带来的恶果,促使他找到这些缺点并决心改正这些缺点。

3.4建立“反思本”、成立“回顾日”

让学生每人备一本“反思本”,随时把学习中的得失,得失的原因,改进的方法记下来。可以以日记的形式记,一周后上交,每周五作为反思“回顾日”,利用10到15分钟时间集体回顾本周的学习情况,通过老师评价、自我评价和集体评价带动学生进行集体反思和个体反思,久而久之,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学生在反思本中可以写“本节课(或本周、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我的学习感受”、“我的问题仓库”等,也可以写“这道题启发了我”、“老师表扬了我”、“××同学的方法最巧妙”等等,通过写反思日记,提高了他们的自主意识、反思能力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加了学生自我发展的活力,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了发展。教师通过看“反思本”和“回顾日”,可从不同角度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学习、生活个性特点等信息,在教学上更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这有利于教师反思教学,改进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能力。通过写反思日记,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努力的方向,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积极的反思,培养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自我成长的能力。

总之,实施反思教学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师的教,无论是方法、手段,还是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及教学思想都从关注学生的发展,丰富学生体验来考虑。在问题的设计、操作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做到关注基础的同时,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以及对数学的认识;关注共性的同时更关注个性差异的发展。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学习自己有用的数学,都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2]陈永明.《现代教师论》.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林芝.《不想死用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4]《中小学数学(小学版)》杂志.中小学数学出版社.2004年版

[5]《教学月刊》.浙江教育学院出版社.2005年8月

收稿日期:2009-02-27

猜你喜欢

反思内容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感悟三角形的高